【摘要】对于一首作品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固有观点,要从最基础的对作者的了解到其创作特色的研究,逐步深入发掘,反复思考,在既定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创新性的见解。
【关键词】刘庄;钢琴变奏曲;创作特色;曲式结构
刘庄(1932—2011),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8岁开始先后跟随父亲和外籍音乐教师麦克洛克学习钢琴;195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被派往中央音乐学院跟随苏联专家继续深造学习作曲,195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1960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1969年任中央乐团驻团作曲家,1989—2003年在美国锡拉丘斯大学任教,04年回国任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她的个人小传曾载入《美国亚洲名人录》《中国音乐家名人录》等辞书。六十年代初,曾为《小兵张嘎》等影片配乐,1969年与储望华等人合作,创作了钢琴协奏曲《黄河》……“文革”后,是刘庄创作的“黄金时期”,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并以音像资料的形式出版发行。
一、作品的创作特色
《钢琴变奏曲》是作曲家1956年学生时代创作的作品,作曲家生长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这奠定了她从小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熏陶的民族性基础;自幼就读于教会学校接受西方教育,又奠定了她西方式的思维理念;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读书期间,她又学习了系统的西方作曲理论技术,这些经历,形成了作曲家擅长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和器乐形式来表达具有民族意蕴的音乐语汇的创作特色。这首作品就是以中国的民族音乐为导线,结合了西方复调、倒影等作曲技法,将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华丽、自由的变奏之中蕴含了淳朴的民族本色。
二、作品的曲式结构
《钢琴变奏曲》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为主题进行改编创作的,保留了原民歌主题的优美、抒情的风格,使用了性格变奏的手法,由主题与八次变奏外加一个结尾部分组成。
主题是由四句呈“起承转合”关系的乐段构成,F徵调式。主题的作曲技法很淳朴,保留了完整的《沂蒙山小调》旋律主题,加入了单纯、简洁的和声作为伴奏,渲染了主题部分舒缓的旋律格调,表达了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变奏一的速度较主题稍快,二段式,F徵调式。采用了增加或减少音,保留主干音的变奏方法,在原主题的基本轮廓上,左右手各加入了一个中间声部,左手的低音变为八分音符波浪型的伴奏音型,使主题的音乐听起来更加丰满。变奏一的前7小节是该部分的第一乐段,之后的16—19小节是第二段的第一乐句,20—24小节是第二乐段的第二乐句。这两个乐段所表达的风格稍有不同,前段承接了主题的抒情、优美风格,后段较前段欢快,但速度不变,要在情绪上适当把握。
变奏二是小快板,乐段结构,F徵调式。在原主题基础上,将原来的四四拍变为了四二拍,采用了减少旋律音的方式,对原主题旋律进行了简化,25—28小节多用休止,29—32小节对前句进行变化重复,35—36小节对33—34小节进行高八度重复,加大了音区的跨度,为变奏三作准备,37—41小节对原主题旋律进行再现,紧扣主题。
变奏三,快板,F徵调式。该变奏在原主题中加入了一些经过音或辅助音,对旋律进行了加花变奏,使旋律变为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左手跳跃式的伴奏与右手一气呵成的连绵旋律使人联想到载歌载舞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对家乡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该部分可视为相互融合、变化重复的三大乐句,第二句(50—57小节)是第一句(42—49小节)的稍加变化,第三句(58—65小节)是前两句的综合。
变奏四速度回归到主题的速度,三段式,F徵调式。变奏四对原主题进行了“倒影”处理,在作曲技法上对主题旋律进行变奏。呈示段是66—73小节,中段(74—81小节)对呈示段旋律进行引申发展,再现段(82—89小节)中的dim(渐弱)与rit(渐慢)是为了与变奏五形成强烈的性格反差。
变奏五为快板,调性转为A徵,对变奏四进行了再次变奏,采用了复调模仿的手法,加入跳音,描绘出一幅热烈的景象。118小节开始,有二部轮唱性质,力度从mp—cresc—f—ff,速度渐快之后,情绪推动到极致,最后127小节,激动的情绪才得以逐渐平息(rit)。
变奏六是A徵调式,由八小节的平行乐段加上七小节的补充组成。右手以八度和弦的方式在高音区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结构较独立,左手以弱起的十六分音符作为伴奏逐步向上推进,将整个作品推向高潮。
变奏七速度极快,篇幅长大,与变奏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结构独立,运用“托卡塔式”的演奏方式来模仿民族的弹拨乐器,使旋律产生颗粒性效果,通过织体变化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属于三部性结构,表现了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
变奏八中速,主题的轮廓逐渐明显,调性回归F徵调式,有再现的意味。
结尾主题旋律更加明显清晰,调性保持不变,再现意味更加明显。
综上来看,如果我们对全曲进行分组,会有两种理解:其一,主题到变奏三有主题旋律的轮廓,我们将其分成第一组,有“起”的意味;变奏四虽然失去了主题的旋律轮廓,但是它是对主题的“倒影”处理,有很紧密的联系,变奏五是对变奏四进行再次变奏,与变奏四关系密切,故我们将这两个变奏分成第二组,对第一组有“呈”的性质;变奏六与变奏七都有各自的旋律,是较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将其作为第三组,作为全曲“转”的部分;最后的变奏八与结尾有很明显的再现性,我们将其当做“合”。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首结合“起承转合”结构原则的自由变奏曲;其二,主题到变奏三是第一组,有明显的呈示性;变奏四到变奏七是第二组,这一组由于主题旋律被淡化甚至完全没有主题旋律的影子,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展开部分;变奏八与结尾的轮廓逐渐清晰,我们将其作为第三组,有再现部的意味。所以,这首作品也可以看做是结合了三部性结构原则的自由变奏曲。
三、结语
对于一首作品的分析,我们的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固有的、既定的层面,我们要先从最基础的方面着手,逐步去剖析、挖掘作品更深的意蕴,在原有观点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创新性的见解,这是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妍冰.触动心灵的诗意变奏——怀念作曲家刘庄[J].人民音乐,2011(12).
[2]白玉霞.刘庄《钢琴变奏曲》分析[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9,18(5).
[3]宁勤亮.融合的情态美——析几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变奏曲[J].艺术评论,2008(4).
作者简介:潘晓玫,女,河南新乡人,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