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入园、入学、小升初、中考、高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这一个个路标似的节点,是为人父母者一次次冲锋陷阵的隘口。对经历了一次次战斗的过来人来说,回忆过往不胜感慨—那些还在路途之中的人们,充满了未知与焦虑。
本专栏将连载《中等生妈妈的高考打怪记》的部分章节,真实呈现一个妈妈在儿子升学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书中称之为“怪”的那些拦路虎,是焦虑的情绪、不合理的期待、亲子关系的僵持,等等。作者与“怪物们”厮杀鏖战,本书便是这过程中各种体验的真实写作。主人公中等生是南宁某中学的学生,本书为非虚构类文本。
本书在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京东网、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周末路遇的高考场景,第一次这么真实地在我耳边吹响了高考冲锋的号角。一年后的今天,我肯定也会在考场外守候,不知道那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高考真的要来了
又是周五,4:30提前翘班去学校接儿子。一周未见,心情有些急切。
路过一所中学,栅栏围墙外圈起了一道黄色的警戒线,人行道上站满了人,一些私家车、出租车停在路旁,后视镜绑着“爱心送考”的黄色丝带。突然想起,原来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6月8日,每年全国高考日的第二天,最后一科的英语考试刚刚结束。人群中有手捧鲜花翘首张望的家长,还有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的母女。
我开车缓缓通过,脑海中浮现出一年后孩子从考场走出的情形,突然有些被推上前台的紧张。一年后的今天,我肯定也会在考场外守候,不知道那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儿子他们学校没有被征用为考场,所以他们得照常上课。
“这两天高考哦,明年就轮到你们上场了。”我对坐在副驾驶的儿子别有用心地点拔,想和他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哦。”哼,没辙,他常常只用一个“哦”字回答我所有的问题。
“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天学校组织你们为高三的学长们送行了吗?”我继续找话题。
“学校包车队送他们去考场的,早上吃饭的时候看见了……”对,让他感受一下挺好的,我心想。
“嗯,学校统一包车直接送到考场比较保险,万一碰上个堵车什么的就麻烦了。”俨然高考的接力棒已经在此刻传到了儿子手中,我完全进入到了角色之中,有些莫名的兴奋起来。
周末路遇的高考,第一次这么真实地在我耳边吹响了高考冲锋的号角。
能够站在讲台上的都是尖子生的家长,每个家长都想知道,到底有什么妙招才能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作为一个中等生的家长有什么经验值得说的?我可能不符合多数人的想法,但我不想轻易放弃这个机会。我希望通过站上儿子班级的讲台,给儿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作为妈妈的我就以这样的姿态投入到高考后援军的角色中。
站上家长会的讲台
高二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儿子年轻的班主任老师邀请我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一个学期下来,通过和老师比较密切的沟通,老师对混在中等生堆里的儿子的认识比之前深入了很多,儿子获得的学习动力比之前明显充沛了许多。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一种良好的能量循环无疑唤醒了他更多的自信,学习被导入到稳定积极的状态,成绩已经由入学时全班的3/4以下的位置提升到了2/3靠上的位置。班主任老师认为我这个家长开明民主,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到位,与孩子的沟通有效等等,如此这般罗列一堆理由,邀请我在家长会上做经验交流。
对于这个邀请我其实非常矛盾。儿子从小学上到高中快毕业,我参加过十几年的家长会,每次站在讲台上的都是尖子生的家长。因为每个家长都想知道,别人的孩子怎么就能成为第一名,为什么每次考试成绩都那么好,到底有什么妙招才能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孩子成绩平平,学习能力也没有特别过人之处,作为一个中等生的家长有什么经验值得说的?还是把这种难得的机会留给有经验的家长吧—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但事实上我非常想把握住这个机会,我觉得,这应该是对儿子非常重要的肯定和鼓励。
我可能不符合多数人的想法,但我不想轻易放弃掉一个妈妈为孩子勇敢行动的机会。当然,我也认为这件事不能由我和老师决定,因为这件事最直接的关系人是孩子,我还需要听取他的意见。我期望家长会的发言能够给孩子带来鼓舞,如果孩子不认同这样的做法,那自然会有他的理由。因此,我第一时间征求儿子的态度。
“这个周末的家长会,你们老师让我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你觉得呢?”在周末接儿子回家的车上,我把处置权交给了他。
“你去说什么?”儿子问到要点。
“介绍一些经验,你觉得关于你和我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给其他家长的?”我也想知道儿子就此给我的打分。
“应该是沟通方面吧,好多同学都觉得没法和家长沟通。”儿子肯定了我们的沟通,我无比开心。
“我也觉得,我俩关系处得还不错。那我就说说这个?”我尽量轻描淡写。
“哦。”这算是他的首肯了。
到了晚上,儿子反倒主动催促我:“明天你要发言,还不去写个发言稿?”
哈哈,儿子的态度让我禁不住有些暗自得意了,潜藏在心里更多希望达到的预期就这么自然地逐步实现了。其实,我是想用对班级活动的积极参与给孩子做出一些表率,还希望通过站上儿子班级的讲台上,对儿子的进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作为妈妈的我就以这样的姿态投入到了高考后援军的角色中。
不知道在参加补课的学生中有多少是为家长所迫,更不知道家长和孩子对于为什么补课是否有过理性的思考。当然,一味认为课外补习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使课堂内外的关系产生颠倒的看法有失偏颇。但是,对于“别人补了我就补”,而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补课的目的和需求分析,不深入了解补习老师特点和方法的唯补课论尤其不赞同。
补课那些事儿
现在孩子们的补课和我们当学生那会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功课极差的学生才会在课余时间找老师补习,而现在学生的“第二课堂”比正式课堂少不了多少。补课在当今学生中占有比例之高,占用每个学生课余时间之多,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我没有做过严谨的书面调查,但我却有意识地对我熟识的朋友、同学、同事进行过认真的征询。我的调查样本里,中学生从未补过课的人数是零。这样的口头调查缘于我被朋友多次问起:“你认识好的数学补课老师吗?”“你儿子在哪里补习语文?”“你儿子需要跟我们搭伙补物理吗?”做了父母的人扎堆儿聊天,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是最常见的主题。直到某一天,我猛然觉得对补课这件事我似乎有些后知后觉了,若再不给孩子补点什么,我们就会被某股汹涌的潮流抛弃,不由得感觉到惊慌。
我不知道在参加补课的学生中有多少是家长逼迫孩子,多少是孩子主动要求,更不知道家长和孩子对于为什么补课是否有过理性的思考。被朋友们频繁问及补课一事,是在儿子考入重点高中之后我才明显觉察到。因为很多人认为不补课不可能考入重点高中。后来我才通过儿子的同学和学校的老师了解到,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课余补课的比例反倒越高,实验班的“超人”们会有更高的目标,那是为了争夺状元而补。我从上个世纪带来的“差生才补课”的观点已经严重out了。一味认为课堂学习足够,课外补习反倒会让孩子形成某种依赖,使课堂内外的关系产生颠倒的看法有偏颇。当然,我对一窝蜂地补课,别人补了我就补,为了补而补,不根据个人情况对补课的目的和需求进行认真分析,不深入了解补习老师特点和方法的惟补课论尤其不赞同。
初中三年间我请过一个家教。那时正处于孩子12岁到15岁青春叛逆期,请家教与其说是为了给孩子补课,不如说是为了给孩子找个大哥哥陪伴,弥补儿子成长过程中成年男性在他生活中的缺位。
出于以上的考虑,我把寻师视野放在高校勤工俭学网。人选首先得符合我对性别的要求;接下来的电话沟通中我倾向于谈吐稳重、内敛、成熟的学生;最后的面谈就放在了对其男性气质的考察,看重坚韧、有责任意识的男生。两个小时的试教,我会暂时离开家里,把空间留给儿子和家教。试教结束后,我把家教送到小区门口的公车站,利用这十分钟的一段步行路程,了解他大概的成长经历,听取他对儿子的评价。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孩子对他的认可程度,教学经验和方法我反倒放在了最次最轻的位置。这种寻找匹配家教的过程看似太复杂太挑剔,或许是运气好,我并没有费多少周折。由于诉求特别具体,目标定位精确,所以在网上看简历和电话沟通的环节就可以锁定我的需求。
来家里试教的第一个家教就得到了我和孩子的共同认可。我儿子初中三年的每个周日上午都是在这位大学生家教的陪伴下愉快地渡过,他们之间既是师生关系,也像朋友一样地亲密,每次下课儿子都把老师送到公车站,直到老师上车才离开。在这期间家教和我保持着很好的沟通,我的一些需求通过家教的渠道传递给儿子,往往能够顺利达成,很有效地避开了孩子对父母的逆反。
孩子从初一升到初三,家教老师也从大二读到大四毕业。师生俩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位大学生老师把他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都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给了我的儿子。至今,这对师生都还保持着联系,互相通报和分享彼此成长路上的忧和乐。
在我儿子的补课经历中,除了这位大学生家教的潜移默化,还有化学一姐的最后托举,两段补课都达到了良好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