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培养

2015-05-30 10:02:14汤旭
大观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实践教学改革

汤旭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设定不合理。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部分学校和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与体育教学基本理论、技能学习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失偏颇,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不利。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应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等设定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二)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相符。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不好,体育基础也较差,在平时体育教学中,教师仍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日后的工作。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更甚者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方法过分模式化,教学手段单一。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一上体育课不是打打篮球就是跑跑步,显得陈旧单一,缺乏生动活泼。

二、中职体育课的教学创新

(一)创新体育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体育教学观从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发展到心理的、社会的多维体育观,体育思想也渐渐从健身体育演化为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体育教学应突出健康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的体能与个性、身心与健康都得到均衡发展;树立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学会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使之终身受益;提高学生体育的观赏力、简单动作创编能力和身体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有明确的运动动机并发展其个性,塑造完美的自我;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团结、积极进取的热情;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等,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二)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授,提高中职生体育认知水平。在体育教学中,学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十分的重视,对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充分的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讲解,并把我国对于体育的相关规定和精神融入到体育理论知识课当中,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的理解体育项目的特点以及锻炼身体所带来的益处,并能选择适合自己自身条件的锻炼方法,制定自己在不同时期的锻炼内容;为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育,可举办一些体育的专题讲座、墙报、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等方式,中职体育教学目前还没有属于适合中职生特点的理论体系。

(三)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内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根据不同职业对职业者的不同要求来设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体育教学内容加以改进,把实用的技能项目和娱乐、休闲、健身项目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跆拳道、街舞、滑板等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

(四)構建体育模块教学模式,增加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中职教育由于其学校的特殊性,对于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就需要和学校的专业相结合。如服装设计专业会长时间的伏案进行设计学习,对背部肌肉和颈椎的健康要求就会很高;卫生护理专业则注重对手腕的灵活性;旅游及商贸专业对形体和仪表举止方面要求高;汽车驾驶和计算机专业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耐力和敏锐的反应能力。这些要求都与职业相关,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要将专业与体育教学有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旅游商贸和护理专业课程上要加强仪表和形体方面的训练,比如进行形体训练、韵律操、课程,根据职业以及学生的身体特征,结合毕业后的工作方向,设计职业体能训练的内容及体育项目。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基本,调整教学内容的主次,将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多增加具有专业特色的内容,提高学生职业体能,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五)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师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除了在课程内容上进行创新,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这不但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与发展,还能使学生形成自主运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老师在备课或设计教学方案时便要大胆的进行创新,例如在进行跑步练习时,可以进行小组分散练习,教师在旁边鼓励学生之间的和谐竞争与探讨,并适当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借鉴、模仿、探讨,不仅能增加相互之间的友谊还能将知识记忆的更加牢固,还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通过类似的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不仅可以很容易的对体育课程有所掌握和理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授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并不应拘于方法、方式,大胆的创新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技巧,还能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的看法,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六)引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见活力的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规范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可能一次性达到规定标准,因此,教师应借助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技巧中“鱼跃滚翻”教学,用“蹬摆如兔跃,臂部比肩高,支撑作退让,滚动紧束腰”的形象语言描述,同时结合优美的动作进行示范,通过直观观察和语言启发,使学生感悟动作的要领,了解动作的程序、结构,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概念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七)实现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学生的身心、思想、文化素质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而又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中身心素质则是处于基础地位。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真正懂得身心健康对个人生活乃至将来自身发展、社会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从这方面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心态,以磨练自身意志,培养自己的努力拼搏精神和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通过体育锻炼和实践,领悟到体育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使学生在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更加自尊、自信、自强。同时,为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真正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教师应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发挥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维.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2012(10)

[2]秦金.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1)

[3]刘玉彬.浅谈职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3)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实践教学改革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2:17:41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0:55:40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