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晖 董荣荣
素质包括与生俱来的天性以及经过后天发展而造就的身体及性格上的特点。虽然最早在中国提出素质教育的人已无从考究,但是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呼声不断。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造就“四有”新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面向世界便是当今日益频繁的国内外教育交流,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当今热门的中小学生出国夏令营活动,大学、中学国际交换生项目,教师公派留学项目,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出国培训等,无一不是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走向世界。值得商榷的是,究竟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就有待时间的检验。笔者现就自工作来,有幸接触到的一些中外教育之不同来讨论一二。
一、从娃娃抓起
人的很多天性都是从小在周围环境中塑造的,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年时的很多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就目前中国国内孩子来讲,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很多家庭变成了“421模式”。过多的溺爱很多情况下都造就了小孩性格上的缺陷,同时还会使小孩有依赖性,造成孩子独立能力的缺失。在美国,小孩2、3岁的时候就会独自睡一屋,从小学会独立,而不是像我们的孩子,有的8、9岁了还不能独睡一屋。正是因为这种从小教育的不同,使得我们周边很多孩子长大后变的自私自利,而这儿时的习惯很多都会伴随人的一生,可见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
二、中小学教育的区别
记得小时候有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过去乃至现在中国中小学生的真实写照。所谓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终究变成了智的单一发展。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近视状况调查报告:小学生近视率达27.6%,初中生近视率达42.7%,高中生近视率达82.4%,居世界第二。这只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反映出学生的状况。试问,有多少中小学能够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要求?有多少中小学组织过学生进社区等实践活动?有多少学生的假期被无休止的补习班占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也逼着生怕孩子某方面落后的家长不惜花费金钱时间等来培养孩子。在国外,新加坡的中小学的课时安排与国内大不同。根据新加坡教育部的要求,学校早上八点左右开始上课,下午一点半左右就上完全天的课程。新加坡学校课外活动也非常丰富,特别注重学生的特长培养,诸如绘画、音乐、拳击、武术、跆拳道、柔道、游泳、射击、足球、篮球、网球、象棋、器乐等等,学生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课程。另外学生还有很多的社区活动,学生可以深入到社区中,去体验或者帮助特定人群,当然这可以算作学分而计入学生的综合考评中。有幸参观过几所新加坡的中学,校园里随处可見学生自己创作的绘画、雕塑作品,非常精美。课余时间,学校的角落里,席地而坐的学生们静静地讨论着功课,但绝对不会出现像我们国内一样大喊大叫、追逐打闹的场景。新加坡的学生养成了非常好的习惯:见了老师,一定会向老师问好;垃圾,一定会丢在垃圾箱里;吃饭用餐,绝对不会产生浪费的现象等。另外从老师的角度来讲,老师授课的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知识是老师主动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在新加坡,老师大部分时间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问题由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动手、自己解答,必要时刻才会请教老师。
三、高等教育的区别
国内大学,严进宽出;国外大学,宽进严出,当然所谓的宽只是相对的。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国外的教育是培育知识的创作者,中国的教育是造就了知识的奴隶。中国的学生经过了高考的洗礼,高分者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焦点,经过12年的应试教育,到了大学终于可以放下包袱。中国学生成绩好、考试能力强、会学习,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分数不等于能力,高分低能现象非常普遍,社交能力相较于国外学生明显不足,国外的学生在社交、演讲、交友等方面有非常强的能力。国内侧重于灌输式教育,这使得我们的学生的基础非常扎实,但是在创新意识上却很差;国外的教育强调学术开放、学习自主,学生的积极性由自己激发。国内的学生在大学课程的选择大多是奔着学分而去;国外的学生则是奔着自己的兴趣而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望我们的教育摆正航向,勇往直前。?笸(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苑旅行社 江西省瑞昌市花园乡财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