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2015-05-30 05:22曾忠江泽
关键词:表现手法杜甫想象力

曾忠 江泽

在中国,文学与绘画紧密联系。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来源于事物的描画,唐代王维的诗歌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用绘画诗句招考宫廷画师。这些都说明文学与绘画结合源远流长。许多高明的文学家,在作品里描绘一幅幅画面,讲求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感染打动读者,因之他们的作品被看做是流动的绘画。一些画面感很强的作品入选到高中必修课本,如《登高》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单靠语言的讲解,很难让学生体会诗文的画面美。我们尝试把绘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用绘画画出课文描写的景物,效果很好。

【分类号】G633.3

一、运用绘画感受景物描写

在收上来的作业中,我们看见许多学生画到一个老人坐在高山上,山上长着树,猿猴蹲在树梢,树叶飞动,鸟在空中飞翔,江水奔流。这样的图画能够表现诗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景象,这说明学生细心阅读诗歌,参考注释、翻阅参考书,读懂了诗歌的内容;调动生活经验,一一画出意象。再现诗境。这种艺术的再创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极为重要,想象力能丰富充实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作品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新课标提出“发展想象能力”“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语文课堂要想方设法、拓宽渠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运用绘画讲解表现手法

文学从绘画借用许多手法,如白描、工笔、渲染、烘托等,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手法,如果从这些方法的本源------绘画来讲解文学的表现手法,学生也许容易接受。如“万里悲秋常作客”,转化成图画,“万里”如何表现?可以用“天高”“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悲秋”如何表现?可以用“风急”“猿啸哀”“落木萧萧下”,“常作客”如何表现?可以用“鸟飞回”。学生会发现“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句抒发四处漂泊的悲哀感情的句子,与前面两联描绘的景物有着密切联系,写景为了抒情,抒情借助写景,这就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进一步讲解用“鸟飞回”寓意“常作客”,绘画时,把鸟设计为一只,而且来回飞,对应作者是孤身一人;鸟是次要的,人是主要的,这就是正衬的表现手法。天空高远,景象壮阔,只有作者孤零零观赏,这就是反衬的表现手法。这样用绘画讲解表现手法,直观、形象,比起死记表现手法的概念,生搬表现手法的作用,效果显然好多了。

三、运用绘画讲解字词

教师在诗歌的字词教学上,往往用语言着重讲解意义和作用,没有引发学生想象力,感受语言的美。而绘画再现的直观、形象,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渚清沙白”,用铅笔钢笔作画,黑白线条,画不出“清”“白”的颜色,在白板上添加绿色,加重白色,画面鲜艳,语言的色彩感就能体现出来。如“下”“来”是普通词语,学生容易忽视。在点评“无边落木萧萧下”时,提问学生“下”如何绘画?学生会感到应该画上许多的树木,非常多的叶子随风落下,展现“下”的壮观气势。“不尽长江滚滚来”如何“来”呢?有的学生提议画宽江面,江水流向对着作者,浪头涌起,体现“来”的宏伟气势。用绘画讲解字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诗歌语言讲求对事物准确描摹,对感情精确表达,绘画能把诗歌语言特点直观呈现,学生一下子能够感受、体会到语言的精妙,远胜于传统的口头串讲。

四、运用绘画讲解作者形象

对作者形象,学生感觉抽象,往往按照教师的结论,给作者贴上标签。比如问起杜甫的形象,学生张口就答“忧国忧民”,如果再问为什么,学生哑口无言。“忧国忧民”是教师在讲解前两首杜甫诗歌得出的论断,学生跟着鹦鹉学舌,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切身体会。这违背新课标的精神。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绘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形象。

课前学生绘制的秋意图,重在环境,人物画得渺小。我们在课上布置练习在课文插画杜甫画像上绘出“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些诗句表现的作者形象显得抽象,比前面的的秋意图难度大,例如“百年”怎么画?学生发挥想象力,想到身形佝偻、胡子長。“多病”是整个人瘦削,“独登台”是坐高台。“艰难苦恨”应该是脸上布满皱纹、眼神迷茫,“繁霜鬓”鬓发白。“潦倒”是衣帽褴褛,“新停浊酒杯”是酒杯倒在一边。最后用语言描绘杜甫的肖像:头发花白、眼神迷茫、胡子老长、衣帽破旧、身形瘦削,整个人斜坐在高台上,酒杯丢在一边。这样当时杜甫年老、多病、艰难、潦倒的状态跃然纸上,作者形象的直观再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多年后,提起杜甫,脑海里立刻呈现出这幅图画。在绘制、叙述作者形象图时,我们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按照一定顺序说明,抓住典型部位深入刻画,尽可能描绘精神状态。

五、运用绘画总结课文

这节课结束前,我们对这首诗做总结,把秋意图和作者图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登高》图画,以画索诗、以诗证画,在诗画印证中自然总结出诗歌主题是伤时叹己,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运用绘画总结课文可谓水到渠成。绘画已将课文内容完全展示,教师用绘画引导学生回顾讲课内容,归纳主题、艺术特点和学习规律,诵读课文,拓展延伸。有了绘画做基础,这一切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在教学中,我们很好地处理了绘画和语文之间的关系。绘画是手段:是让学生进入诗境的方法,是让学生更好理解炼字、表现手法的途径,是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形象的工具,是为语文服务的。语文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是把绘画当做引子,利用绘画和诗歌的共通点,用绘画把诗歌变得更形象生动,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歌的知识。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才不至于把语文课上成美术课。

这节课,我们也让“杜甫很忙”,与恶搞、怀旧不同,我们艺术再现和创作,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个性解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杜甫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打开新的想象力
杜甫改诗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