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健英
由于中学和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再加上学生正好开始进入青春期,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可以说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就成为所有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许多事实已经证明: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解决不好,则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教育衔接”的含义
“中小学教育衔接”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若把“中小学教育衔接”放到“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基本矛盾中去考察,“衔接”的含义非常宽泛,任务十分艰巨。我这里主要努力解决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如何铺垫搭桥,导引小学生顺利过渡的问题,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二、“中小学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小学教育衔接进行研究探索。
新课程实施后,把初中三个年级依次称作七、八、九年级,虽然在体制上进行了初步的衔接,但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由于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不连续,这给进入中学一年级的学生造成了一定影响。调查还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入中学后的第一周内能静下心来,但四分之一的学生需要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少部分学生要在第一学年末才能适应。目前中小学之间的衔接还是处于一种学生个体的自然连接,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还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关键问题主要有下述两点。
1、教育思想的不衔接。虽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达标,但尚未实现高中的普及。由于小学免试入学,尽管毕业年级有质量抽测,但对学习结果的要求比较低,而初中还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办学者较多考虑学习的结果,造成了教学思想的不一致。
2、教学手段的不衔接。由于中小学教学对于师资学历要求不一,师资掌握的知识量也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学教学思维量大,集中思维比发散思维要求高,导致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不适应。中学、小学分段教学,其内容主要考虑了系统性、科学性,而忽略了知识的连贯性。
三、“中小学教育衔接”的对策
1、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主要任务落在小学教育阶段。要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心理姿态,正确的学习习惯、作业习惯,初步的科学探究习惯等。小学教师在教育中要了解学生进入中学后应作好哪些准备,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方法;而七年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情况、作业习惯,充分尊重和发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管理方式上的衔接
小学阶段的管理基本上是班主任老师的全天跟班管理,到了初中则不然,所以此时学生很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种既不同于小学又不同于中学高年级的管理方法,班主任要协同好各科任教师共同管理,抓好班委会的建设,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多开展集体活动,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做到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
3、教材上的衔接
学生一上初中,顿时感到学习任务加重,学习的科目多且内容也比较深。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状态,通过利用学生对新知识新环境的好奇心理,在知识的学习上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确定好教材的起点和教学的切入点,深入浅出,提倡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切忌做成“夹生饭”。
4、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由于初中内容比小学内容明显加重,涉及知识面广,所以我们七年级教师可适当保留一些小学的教学方法,将初中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渐地加以渗透;切不可急于求成,破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使他们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型的逻辑思维,对小学的教学方法采取逐步扬弃的方式。每一学科的教师都应当下大气力,教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使之尽快适应中学课程学习。
5、科学质量观的建立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要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意识。小学阶段由于取消了小升初考试,纯“应试教育”的痕迹可能不太明显,但调查显示多数小学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并不多,满足于“维持会长”,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显得非常苍白;进入中学后,由于面临初升高的升学压力,一部份老师的“应试教育”情结太过牢靠,一直不能钻出这个圈圈,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如何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不重视,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样不能适应新课程毕业考试。
6、思想教育上的衔接
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等。从小学进入中学,生理和心理都有发展。从生理上来说进入青春期,从心理上来说他(她)们已认为自己是大孩子,有了一定的主见,从空间上来说,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化了,他们寻求新的集体并且在新的集体中寻求自己的定位。所以,七年级的教師要重视这一系列情况,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爱护他们,同他们建立真挚的感情,取得他们的信任,达到心理上的沟通。对学生的教育中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7、家长工作的衔接
小学阶段,家长对学生关心较多,教育方法简单,孩子也很单纯。到了中学,学生对家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服从关系,他们有时要向家长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利用家长学校、家访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这种发展向家长进行介绍,要让家长能逐步倾听学生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家庭中逐步转变成员“身份”结构模式,使家长的教育提高一个新的层次,与学校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8、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在各个不同的学段,教师对学生要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小学教育要考虑初中教育,初中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高中学习。也就是建立起后续学习的能力。知识的学习要讲求弄清道理。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学生的成长很大一部分将依赖于教师的用心和努力,在教育这一块菁菁芳草地,希望越来越多的同仁都能抓好转折教育,做好衔接与过渡工作,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