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国
艾森豪威尔在得知这一事件后,并没念及米勒少将是自己西点同班同学,毫不犹豫地将他的军衔由少将降为中校,并命令他返回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事,由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并由德国战败而完结。
战地主要分为西线、东线和南线三部分,西线即德国和法国、英国、比利时之间的战争;东线即德国和苏联、波兰之间的战争;南线即意大利、德国和南欧、地中海地区的战争。
回眸70多年前这场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浩劫的战争,有太多惨烈的战役,值得后人唏嘘凭吊。
本刊记者特精心编撰了“三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
莫斯科保卫战的五大真相
74年前的12月5日,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转折点,苏联红军在坚守城池2个多月之后,开始转入大规模反击,彻底击碎了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关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一直流传着各种或真或假的说法。不久前,俄《论据与事实》周刊刊文,澄清了关于莫斯科战役的五大真相。
莫斯科城精心布防:一些历史著作称,斯大林对德军闪电进攻莫斯科缺乏足够的心理和实战上的准备,显得猝不及防。这一说法与事实不符,二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委员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回忆说,斯大林当时判断德国人有可能攻入莫斯科,因此做好了严密布防、拖住敌人、等待西伯利亚援兵到来的打算。
1941年10月12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组建了20支契卡战斗小组,负责守卫克里姆林宫、白俄罗斯车站等重要目标。为了日后开展地下抵抗运动,还在莫斯科全城设立了59个秘密军火库,并事先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局大楼、民族宾馆内埋设了地雷。甚至连圣瓦西里大教堂内都设置了爆炸装置,因为有人猜测德军攻下莫斯科城后,希特勒很可能会乘兴巡游这一著名景点。
有鉴于莫斯科城的精心布防,英国历史学家里德斯在1954年曾预言:如果德军真的攻入莫斯科,等待他们的将是类似“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样的人民战争。德军将被旷日持久的巷战耗得精疲力尽,最终来自远东的苏联援军赶到,德军将被迫投降。
领导干部带头溃逃:苏联官方拍摄的二战影视作品显示,在德军逼近莫斯科之际,全城百姓同仇敌忾,无数志愿者加入战斗行动,自发起来保卫家园。但事实上,莫斯科保卫战初期,很多官员和百姓还是选择了弃城逃跑。
1941年10月16日,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关于疏散苏联首都居民”的决议。很多人将其理解为:莫斯科城很快就被拱手送给德国人了。城内很快便乱成一糟,地铁关闭,有轨电车停运。一些苏共官员们首先仓皇逃离出城。据史料记载:第一天便有779名领导干部逃出首都,随身携带了价值2500万卢布的金钱和贵重物品,他们还动用了100辆轿车和货车运送家属。
看到领导们都逃离了,普通市民们也收拾细软,想办法出城。接连三天,出城的公路上人满为患。
德军无法望见克宫:大家普遍认为,当时德军在距离莫斯科城32公里处进攻受阻,不过已经成功拿下莫斯科近郊、毗邻洛布尼亚的克拉斯纳亚·波里亚纳镇。有传闻说,当时德军将军们登上钟楼,拿望远镜远眺克里姆林宫。
应该说,这个传闻听起来极具可信度。可实际情况是,只有在睛空万里的夏天,方能从克拉斯纳亚·波里亚纳镇用高倍望远镜远望克宫,在飘雪的冬季根本办不到。
1941年12月2日,驻柏林的美国记者威廉·希列尔曾煞有其事地报道说:据他了解,当天德军第258师所属侦察营攻入莫斯科近郊的希姆基镇,并从那里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克里姆林宫塔楼。
这个说法也不靠谱,从希姆基是无法远眺克宫的。更何况当天德军第258师并未参与围攻莫斯科的战斗,德军档案库里也没有找到该师攻占希姆基的证明材料。
那个冬天不太冷:德军第2坦克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曾将兵败莫斯科城归咎于俄罗斯的严冬。他说,如果不是严寒的阻遏,德军11月份就在克宫饮酒庆功了。由于冰雪天气,德军坦克深陷雪地,大炮也因燃油被冻无法牵引,攻击力大打折扣。但事实情况究竟如何呢?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度,而11月8日的最低温度是零度。虽然11月11至13日气温曾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至零下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被称之为“严寒”。
真正严寒(零下40度)的降临是在12月5日红军转入反攻之际。也就是说,严冬气候只是在红军转入反攻追击德军之时,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惨烈的莫斯科城下阻击战,却是在并不太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
死命令难阻德军溃败:博罗季诺之战是莫斯科战役中一场最关键的战斗。一些著作将这场战斗描述得非常惨烈,事实情况却是,驻守博罗季诺的德军是一帮乌合之众,在红军的凌厉攻势下很快便败下阵来。
1942年1月21日,俄罗斯人与法国人时隔130年之后,在博罗季诺战场再次相遇(编者注:1812年夏,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在博罗季诺曾与俄军进行过一次恶战)。这些法国士兵其实是德军的法籍雇佣军,共计2452人。他们的任务是守住博罗季诺,阻止红军的进攻。德军元帅冯·克鲁格在向雇佣军们做战前动员时说:“要像拿破仑那样英勇战斗!”
事实上,这支雇佣军根本不经打,几天后便被彻底击溃:一半士兵阵亡,数百人被俘,余者被失望的德军遣送后方。
其实,早在1941年12月16日,惊讶于德军溃逃的希特勒曾发布了一道类似斯大林当年签署的死命令:“不许后退!坚守阵地至最后一名士兵战死!”并威胁称如果溃逃,将枪毙负领导责任的师长。德军第4集团军参谋长布鲁门特里特在《致命决策》一书中写道:“希特勒已经意识到,部队在雪地上的撤退,将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我们的军队将重蹈拿破仑军队的覆辙。”
结果不出希特勒所料,仅仅3年半之后,红军便攻入了柏林。
“诺曼底登陆计划”曾五次险遭泄密
众所周知,二战中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加速了法西斯战败,为二战史添上了光辉的一笔。但有谁会想到,在这次作战发起之前,其行动计划却险些五次泄密,差点造成整个行动的破产。
第一次险情出现在伦敦盟军统帅部内部。当时,在统帅部工作的一个情报员(德裔美国人)由于工作过度紧张,又想念他生病的姐姐,鬼使神差地把本该发往进攻部队的相关文件,写上了他姐姐的地址,误送到了美国。
幸好此人姐姐的一家都是忠实的美国公民,家庭历史清白,与纳粹组织没有丝毫瓜葛。美国军方给出的结论是,这件事纯属偶然,情报员本人也没有受到很重的处分。但那些偶然看过文件的人则走了“噩运”,不仅受到严格审查,而且一言一行都有人监视,电话被窃听,还被告之不得随意离开住所,一直到“D日(登陆日)”之后才重获自由。
第二次险情出现在伦敦克拉里奇饭店的一次宴会上。当时,美国第九航空队主要指挥官亨利·米勒少将,由于在出席宴会时喝多了酒,把握不住自己,“信口开河”地三次大声说到“霸王(诺曼底登陆代号)”行动的具体时间,声音大得连侍者都听得清清楚楚。还好,当时出席宴会的还有美国高级情报官埃温特,在听到米勒少将的这些讲话后,立即报告了上级,并及时做出了相应处理,才使“霸王”行动计划的内容没有进一步外露。
而艾森豪威尔在得知这一事件后,并没念及米勒少将是自己西点同班同学,毫不犹豫地将他的军衔由少将降为中校,并命令他返回美国。
第三次险情出现在伦敦一辆出租车上。当时,统帅部通讯署长官的副手在乘火车回家的路上,把装有“霸王”作战所有通讯方案的文件包搞丢了,而且他又说不清是在何时何地怎样丢失文件包。通讯署长认为副手是喝醉酒才丢了包,怒撤其职。可这是非常重要的文件,记载了盟军进攻时使用的全部通讯网和通信密码,如这些文件落入敌人手里,“霸王”行动就要前功尽弃!
正当署长为寻找文件包万分焦急时,伦敦警察局失物招领处来了一个救命电话,告知拣到一个标有“绝密”印章、印着通讯署地址的文件包。原来这位副手乘出租车去火车站时,把文件包遗落在了车上。
第四次险情又出现在伦敦盟军统帅部内部。当时,正值春末夏初的季节,大西洋的海风经常光顾伦敦。一天,盟军陆军司令部办公室的两扇窗户突然被一阵大风刮开,放在桌面上的12张绝密文件竟被风全部挟裹出窗外,在大街上飘飘悠悠地翻动着!
这可是“霸王”行动的机密材料!军官们立即下楼去捡,好不容易找回了11张,剩下的1张却怎么都找不到了。
两小时后,有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市民找上门来,见到司令部卫兵室的卫兵说,他拣到了一张纸,上边密密麻麻印着不少内容,但极不容易看懂。说完,把这张纸交给了卫兵——正是那遍寻不得的第12张。
第五次险情出现在“D日(登陆日)”之前的大规模演习期间。当时,由于德国海军的快速鱼雷部队混进了美军参演舰队,并对美军登陆舰发起攻击,造成美两艘坦克登陆舰被击沉,一艘受重创。经查,被击沉的两艘坦克登陆舰上共有官兵1000多人,其中503人失踪,在这些失踪者中,有10名军官知道“霸王”行动的秘密,如果不找到他们,就无法确定其是否被德军掳走,“霸王”行动计划就有失密的危险,怎么办?
统帅部决定委派倍兹将军领导进行尸体打捞,彻底查清失踪者的情况。倍兹将军连夜组织打捞队,连续打捞了两天,可只找到了其中的9具军官尸体,还有1具没找到。
就在艾森豪威尔犹豫是否改变行动方案时,第3天晚上,海浪冲来了第10具军官的尸体,“霸王”行动才没有被推翻。
除了这五次险情,还有一次乌龙事件,也让统帅部惊出一身汗。
北伦敦一所小学的校长特里,发现孩子们似乎都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他亲自编写了一套字谜,因为谜底新颖有趣,受到孩子们的欢迎,甚至连《每日电讯》报都报道了特里的独创。
1944年5月底,统帅部一位高级参谋在乘火车上班的时候买了一份当日的《每日电讯》。他看到副刊上的字谜,觉得十分有趣,就猜起来。然而,当他猜出第一个单词时,吓了一跳,因为谜底的第一个单词是“奥马哈”——诺曼底登陆的一个登陆地点代号。不过,这位参谋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
然而,随着谜底的进行,这位参谋几乎无法安坐——第二个谜底是“犹他”,这是两个登陆地点的另一个,也就是说特里的前两个字谜,就准确地说出了诺曼底登陆的登陆地点!随后的字谜中,这位参谋竟然看到了“霸王”!
这位参谋回到统帅部后,立即带宪兵将特里抓了起来。不过经过多次审讯,保密部门认为这纯属巧合。特里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他根本不知道这些谜底的特殊含义,而且他从未接触过德国人。
摆拍出来的《攻克柏林》
2010年2月16日,苏联红军老兵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去世,享年93岁。作为当年在德国柏林帝国议会大厦楼顶竖起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红旗的英雄,伊斯梅洛夫的去世,不仅使世间又少了一位反法西斯战争的功臣,那张使他一举成名的二战经典照片《攻克柏林》的拍摄故事,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1945年4月,德军在东西两线战场都遭受到盟军优势兵力的沉重打击,覆灭在即。为了先于美英盟军攻占德国的政治中心柏林,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心快速实施柏林战役。
4月16日,柏林战役正式开始,红军集中了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强大兵力向柏林发起了猛烈攻击。虽然德军依托阵地和工事进行顽抗,但仍难以阻挡红军进攻的步伐。
4月27日,红军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第三帝国的标志建筑物——国会大厦。
4月30日的黎明,进攻中的红军接到命令:5月1日之前一定要把红旗插到帝国议会大厦楼顶,以向“五一”国际劳动节献礼。
官兵们被告知,只要把任何一块红布固定到大厦楼顶,就象征战争取得了胜利。
在摧毁了德军4个加强营和1个宪兵大队的抵抗后,第3攻击集团军第79军的第171步兵师和第150步兵师,几乎同时冲进了国会大厦。很快,国会大厦的一楼、二楼的每一个窗口,都飘起了红旗。这时,150师第1步兵连的米哈伊尔·米宁等5名战士护卫着红旗,在火力掩护下,沿着楼梯边打边上。
4月30日21时50分,他们终于攻上了帝国大厦的楼顶,用裤带将红旗固定到大厦楼顶雕像王冠上。
得知攻占了国会大厦,朱可夫元帅立即下达命令,要求战地摄影师拍下这一名垂千古的时刻。这个任务交给了塔斯社摄影记者叶夫根尼·哈尔杰伊。
在柏林战役前几个月,哈尔杰伊在苏联报刊上看到了美联社摄影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美国士兵将国旗插在硫黄岛上的照片。他被照片的构思、意境和展现出来的精神,所震撼和感动,并梦想自已能拍一张更好的。因此在接到命令后,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急忙赶到了国会大厦。
然而,此时柏林市内的激战仍未结束,原来树起的那面旗帜,也被德军狙击手射落。而且哈尔杰伊认为那面旗有些小,不足以与这个伟大的胜利相匹配。为此,他立即乘坐专机飞回莫斯科去找一面够大的旗帜。但战争期间,苏联的物资十分匮乏,最后还是塔斯社一位官员急中生智,用3块红桌布,拼成了一幅足够大的国旗。
5月2日,哈尔杰伊飞回了柏林,他挑选了伊斯梅洛夫等3人来到国会大厦楼顶。为了拍好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哈尔杰伊可谓煞费苦心,为防止发生事故,他让一名军官抓住伊斯梅洛夫的膝盖,把旗帜尽可能地插在最高处。
哈尔杰伊从不同角度、不同姿态整整拍了一个胶卷。为了让人们感觉战争仍在继续,他在底片上还制作出了黑烟的背景。除了时间对不上以外,一切看起来都是完美无缺的,一张伟大的照片就要诞生了!
当天晚上,哈尔杰伊兴冲冲地将照片的底片送回了莫斯科。但没料到,一个天大的洋相也随之而来。当照片被冲洗放大出来后,细心的塔斯社主任、高级记者帕尔吉诺夫突然发现,照片中那位军官的左右手居然各戴了一块手表!
此前早有传闻,说率先进入柏林的红军大肆抢掠,如果这张照片一旦发表出去,苏联政府恐怕百口难辩!
哈尔杰伊惊出了一身冷汗,当时他太兴奋了,竟然忽视了这个足以毁掉他一生的细节,他立刻在底片上划掉了那块多余的手表。
尽管这张照片掺杂了太多的人为摆拍成分,但因拍摄水平高超,画面具有历史意义,一经发表就广受赞誉,成为战争摄影作品的经典之作,也被苏联人民视为胜利的标志。
而三个与这张历史照片有关的人此后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第一个真正在国会大厦上升起胜利红旗的米哈伊尔·米宁在柏林战役结束后的第二个月获得了“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二战结束后进入军校学习,2008年1月12日在故乡普斯科夫市去世。
摄影师哈尔杰伊由于险些酿成大错,事后不久就被从塔斯社调到了《真理报》,从此再未被重用,1997年10月18日以80高龄在莫斯科悄然去世。
而伊斯梅洛夫在战后担任了一个集体农庄的主席,直到1996年才被发现是照片《攻克柏林》中的人物,被授予俄罗斯英雄勋章。在他去世当日,达吉斯坦共和国官方网站评价说:“他非凡的人生经历和对祖国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资料来源:西陆军事、新华军事、铁血网、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