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敏
【摘 要】 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在初中起始阶段逐年呈扩大趋势,师生导师团队在教师导师和优生导师的带领下,学生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通过师生导师团队形成的良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氛围,促进了初中英语起始阶段学生共同进步。我们按照“学生需要——找到方法——要素实施——达成目标”的逻辑思路,找出“初中英语起始阶段学生共同进步”的实施路径,构建师生导师合作团队,探究着师生导师合作团队的教学方式,摸索着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
【关 键 词】 师生导师合作团队;评价;学习;初中英语;课标
学生在成长中有人进步,有人原地踏步,甚至有人掉队。在学生的初中生涯中,最容易导致他们掉队的科目是英语,一种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语言。从2013年起,我们年级英语组教师团队着手思考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自主参与英语学习,快乐学习,所有的学生都能有进步,特别起始阶段,没人掉队。我们想找到一种孩子喜欢的英语教学方式,我们追求师生都能做到,学生都能快乐接受、愿意参与的一种英语教学方式,让初中起始阶段的孩子们能共同进步。
一、问题提出:构建师生导师合作团队之缘起
义务教育法要求教育要均衡发展,按照各小学、初中承担的义务教育学位数与生源分布情况,依据相对就近原则,确定各学校的生源覆盖范围,划分学区。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在相对就近的小学、初中有对应的义务教育学位,所有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初中起始阶段,学生由于英语学习背景的不同(起始时间、持续时间、所用教材等),英语知识积累的悬殊(已学与未学),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等原因在起始阶段已被拉开差距,此差距已日趋明显地成为影响学生整体进步的隐患。传统英语教学常常是老师单枪作战,老师一人独挑责任,结果是老师工作压力极大,工作强度大,老师累,顾了优生还要顾后进生,学生也累,优生觉得太简单,无所事事,后进生觉得太难,无处着手,后来则索性放手。如何切实有效地缩短初中起始阶段学生的差距已迫在眉睫,广大外语教师也已越来越关注。
我集团学生来自教育局所划片区,他们来自不同的居住环境,拥有不同的家庭文化,他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及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我校的生源决定了学习队伍的多样化,我校的教育宗旨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社会也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学?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教学相长的前提是师生关系和谐,我校老师,特别是英语老师一直在思考:在和谐师生关系中建立一支支由教师任导师的师生合作团队会不会让教学进步更明显?我们在找方法,我们也在实践。
二、构建师生导师团队之意义
“师生导师团队”指由教师作为指导者,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助学者,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队,助学者为导师,其成员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她以学生每个个体的成长为取向,以师生的合作精神为核心,成员分享彼此经验和资源,最终实现互促共进。师生导师团队具有三种基本功能:
1. 社会强化。建立师生导师团队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师生导师团队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师生团队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团队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2. 信息交流。学习者既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3. 有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团队学习进步中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这时需要有人来解决问题并指引方向,而助学者老师则能完成这一任务,这是师生导师团队所具备的最大优势。
三、行动与实践:构建师生导师合作团队之方法与实践
(一)构建师生导师合作团队的方法
1. 经验总结法。根据师生导师团队活动事实,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更理性地总结提炼师生导师团队建设的一些策略。
2. 个案研究。观察并追踪一个小团队的原始学习成长过程,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一些积极的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师生导师团队的良性发展及个体的更好发展。
3.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把握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到创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
(二)构建师生导师合作团队的实践
1. 问卷调查。根据学校特点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初中新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2个表格共发放401份,不记名填写,共收回384份有效问卷。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起始阶段对学习英语并不排斥(仅有8.94%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示厌烦),对课程设置也基本满意。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外活动。
从2个问卷可以看出,起始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有待提高。初中英语起始阶段,学生跟老师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并磨合,英语教师仅一人,而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英语学习能共同进步而不掉队,这是横在初一英语老师面前的大难题。
2. 科学合理分组。《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学习是在有意义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人际互动发生的。师生导师团队合作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形式。师生导师团队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决定师生导师团队成员们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合理安排好师生导师团队,注意组员们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是师生导师团队活动成功的第一步。唯有这样,才能在师生导师团队合作学习中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每位学生的学习信心,让每位学生在师生导师团队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3. 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参加师生导师团队的热情,科学合理的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评价时要对学生态度、参与、合作、学习能力、方法、作业、课内外表现等作出公正、科学的评价,才能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认真参与师生导师团队。有的学生活泼不够、严肃有余,学生主动参与率不高,积极性不强。所以,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合理积极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制定的激励机制要面对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4. 及时点拨引导提升师生导师团队效果。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与学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学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关系中,在以下几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引导点拨即为“搭桥、铺路和导航”,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产生积极效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我们做得较有成效。
(1)在课前自主学习中点拨引导。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不同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方式,有时是课本预习:第一步,看本,即照本看本;第二步,悟本,即独立思考;第三步,慧本,即用心去感受。有时是导学案,导学案必须具备主体性、引导性和探索性,必须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的要求明确,拒绝习题化。
(2)在合作交流中点拨引导。在课堂上我们采取“即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运用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周密有序的组织。注重营造课堂气氛,巧设问题情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思虑、推理,使得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体悟活动中点拨引导。当遇到难点无法破解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解决难题,开展逻辑思维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操作性强、符合学生探究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只有引起学生主动,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成效——师生导师合作团队的初步效果
(一)教师理念改变,师生关系更和谐
在师生导师合作团队实施过程中,教师导师需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内容跟学生更贴近,使教师学会了换位思考,从而让教师更了解学生,学生更理解老师,师生关系更和谐。
(二)学生变化大,生生关系更融洽
在师生导师合作团队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在帮助小组成员时,优生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后段学生得以提高,在互帮互助中,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友谊得以增强,道德得以提升。
(三)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提高,学校英语学习氛围更浓
在师生导师团队活动中,同学学习英语主动性提高,变得主动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学校英语学习氛围更浓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抓紧时间进行互帮互助,在课间休息时,在教室外总能看到他们间合作学习的身影,听到他们在活动中使用英语,同学间英语交流使用也多了,有更多同学参加学校英语节活动,甚至有团队在组织周末的party。
(四)年级英语成绩提升
师生导师团队实践操作一年以来,我年级英语成绩在区里稳中有升,特别后段不合格同学的人数在减少。初一上期中考合格率79.89%,不合格105人,初一上期末考合格率80.38%,不合格102人,初一下期中考合格率81.70%,不合格95人。按照以往经验,随着课程增难,在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情况下,后段即不合格学生会越来越多,合格率会降低,但我年级组英语不合格学生人数并未扩大在呈减少趋势,学校的整体发展得以提升。
自2013年探究开始,经过一年不断实践探索,实践证明取得显著的成效。集团英语课堂在师生导师合作团队带领下,有效地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内驱力,有效促进了初中英语起始阶段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 学习的革命(修订版)[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2] 戴尔·H.申克.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三版)[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 杨九俊,吴永军. 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设想[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
[6] 刘芳. 情绪管理学[M]. 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7] 赵永平. 外语教学中的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J].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12(3).
[8] 肖礼全. 英语教学方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9] 潘勇.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中小学德育[J]. 中小学德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