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路、佟麟阁路、赵登禹路三条特殊道路的命名

2015-05-30 19:21王贞
北京档案 2015年8期
关键词:张自忠惠东冯玉祥

王贞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景仰,例如颁发“荣哀状”、举办追悼大会、举办征文活动等。北平市政府作出了将三条胡同名分别改为张自忠路、佟麟阁路、赵登禹路的决定,以永久纪念三位抗日将领。而在这三条道路命名过程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冠全名纪念三位将军

张自忠(1891-1940年),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是国民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1940年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时年49岁。佟麟阁(1892-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他是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在南苑战役中(1937年7月26日)壮烈殉国,时年45岁。赵登禹(1898-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中将师长。在南苑大红门战斗中,副军长佟麟阁殉国后,赵登禹奉命率部向大红门集结,准备反击。当他乘坐的汽车行至大红门御河桥处,遭遇日军伏击,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9岁。

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记载,1946年8月北平市政府收到北平市临时参议会会长谷钟秀、副会长许惠东关于以先烈命名街道的第一封联名信,“府交147,谷钟秀、许惠东函请改南沟沿为赵登禹街、北沟沿为佟麟阁街、铁狮子胡同为张自忠街”。8月28日由工务局承办拟稿、9月7日用市长熊斌的名义发出给谷钟秀、许惠东复函,对二人提出的“将街道改名,表彰忠烈,作永久纪念”的建议,表示赞同,并交工务局、警察局办理。熊斌在信中写道:

“九峰先生、惠东仁兄大鉴:

接展大函,嘱将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三先烈,列入本市街道名称,冀作永久纪念。事关表彰忠烈,自应照办。兹将本市南沟沿改为麟阁路,北沟沿改为登禹路,铁狮子胡同改为自忠路。除交工务、警察两局照办外,相应函复,即希察照为荷。此颂

勋祺

弟熊○”

10月4日,市长办公室函中提到“奉市长交下谷议长钟秀、许副议长惠东函一件节开:关于纪念佟、赵、张三先烈,将北沟沿改为登禹路、南沟沿改为麟阁路、铁狮子胡同改为自忠路一案,仅用其名而遗其姓,年代稍久,即不知为何人,似宜各冠其姓”等由奉。批:“复照办,并通知工务警察两局”等因,除函复并分函外,相应函达查照此致。对9月7日熊斌函件中“仅用名而遗姓”来对道路冠名的决定提出了异议,认为“宜冠其姓,俾垂久远”。因此,三条道路的冠名确定使用三位将军的全名。

10月22日,行政院例会决定调熊斌另有任用,任命何思源为北平市市长。何思源于11月1日到任。11月16日,市临时参议会通过决议:“查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三位将军为国成仁,忠勇可钦。拟将本市铁狮子胡同改称张自忠路,北沟沿改称佟麟阁路、南沟沿改称赵登禹路,以资纪念。前经本会谷议长钟秀副议长许惠东联名函请熊前市长办理,业荷同意。惟事隔数月,迄未实行。兹经本会驻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函请市政府查照办理。等由。记录在卷。至改称各路,请先更换各要路口路牌,其户口、门牌,如一时限于时间物力,暂缓更换,亦无妨碍。相应函达,即希查照办理为荷。此致,北平市政府”。1947年3月13日市长何思源签发政府公报,先更换各主要路口路牌,户口、门牌等暂无妨碍的限于时间物力,暂缓更换。于是以三位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街道伫立在北京街头。

冯玉祥提出三条道路改名

在上面提到的各份往来函件中,涉及熊斌、谷钟秀、许惠东、何思源等人,是谁最先提出用三位先烈命名道路的建议?事实上,最先提出以三位将军的名字命名道路的倡导者很有可能是冯玉祥。

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最早出现关于以三位将军命名街道的档案、北平市政府工务局档案中残存的案卷封皮上显示:“冯副委员长函示,拟变更城门街道名称,用彰忠烈案卷第一册,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十五日起”。而此卷档案既没有案卷也没有目录,只能大体推断时间是在1946年6月。

1946年6月,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致函北平市市长熊斌,提出建议变更城门街道名称,以彰忠烈。由于那时冯玉祥与蒋介石的对立公开化,熊斌虽然是冯玉祥的老部下,却不敢贸然亲近冯玉祥而见罪蒋介石,所以对于冯玉祥的函示,没有按一般公文的运转程序处理,没有经市政府秘书处办理,相关函件也只记录了名称,未对文件本身进行归档。因而只能找到冯玉祥提出修改路名的建议,而具体建议内容还有哪些就不得而知了。

佟麟阁路、赵登禹路谁在南、谁在北

在熊斌市长、谷钟秀议长、许惠东副议长关于道路命名的历次往来函件和参议会决议中,以及北平市政府的文件中,关于佟麟阁路、赵登禹路谁在南、谁在北各有不同。是各自意见原就不同、还是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误?

在1947年3月13日由市长何思源签发,于4月1日印发的北平市政府公报“为北沟沿等处更改名称令仰知照由北平市政府府民户字第59号训令”中显示“……奉准将北沟沿改为赵登禹路,南沟沿改为佟麟阁路,铁狮子胡同改为张自忠路……”

在1947年6月北平市工务局的档案中,民政局与工务局的往来函件中有标题显示,民政局提出“为佟麟阁路及赵登禹与路两巷口牌按钉错误,请查照改钉”,工务局即“饬工程队改钉”。但由于只有标题而没有内容,无法确认路牌按钉错误是怎样的错误及错误原因。而佟麟阁路在南、赵登禹路在北作为既成事实,几十年一直保留下来。

梳理一下三条道路命名的时间脉络,1946年6月,冯玉祥提出修改路名的建议;8月参议会提出具体建议;9月,时任市长批准。经过往来讨论,1947年3月完成此项工作。

解放后,这三条道路的名称也发生过变化。文革初期,把张自忠路改为“工农兵大街”、赵登禹路改为“中华路”、佟麟阁路改为“四新路”。1972年北京市整顿街名时,又将这三条路分别改为“地安门东大街”、“白塔寺东街”和“民族宫南街”。

1984年,市政府办公厅根据群众来信要求、人大代表提案和有关地名命名更名规定,提出恢复三条道路的名称。10月12日,市政府经讨论予以批准。

60多年过去了,世事变迁,北京的道路变化很大,但是以三位英雄的名字命名的道路依然静静地在那里,仿佛提醒着人们铭记这一段英勇不屈的抗敌历史。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张自忠惠东冯玉祥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冯玉祥智斗日顽
寄冯玉祥书
惠东渔家
惠东港口
惠东渔歌的渊源、艺术特色及发展新思路
不同氮素水平对惠东甜玉米生长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
冯玉祥的“五虎将”和“十三太保”
冯玉祥治军特点初探
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