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乔
对青旅的最初概念是来自西藏,五湖四海的背包客聚集一处,白天在墙上涂鸦留言,晚上通宵唱歌夜宵侃大山,第二天还能风风火火地爬起来直奔纳木错湖。但归根结底,我依然是那个钟爱睡眠的懒人,还是喜欢在藏式宾馆里安安静静地躺着,再说,我真的无法忍受睡在一百八十斤大汉的下铺,听着床板吱呀吱呀的声音,难以入眠。
没错,多数的青年旅社是男女混住。在拉萨,最有名的是东措青旅的一间容得下28张床铺的大房,我的小伙伴S就住在传说中的206疯子天堂,他说,纯是为了追求那种热闹的体验,才忍耐了那么燥热的夜晚。
事实上,到了旺季,登山客和骑行军占领藏区,游客们为了看一眼雪山,看一眼庙堂,基本其他的什么都不顾上了,几天洗不上一次澡也没关系,在人前换衣脱裤子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大家在此刻打成一片,各回各家后,兴许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也许就叫做背包客的一期一会吧。
曾经,和朋友去南京旅行的时候,也是光顾了青旅,因为是在紫金山北面刚刚开业的一家店,所以床铺和台球桌都很新,现在想起来,窝在房间里边吃着蟹黄包和糖葫芦边看电影的日子,其实也很不错。更何况啊,我这个人适应能力超强,再陌生的地方我也能心无挂碍,呼呼大睡,很快就有了家的感觉。
有次作为记者,我采访过几个背包客,在他们的记忆里,看过的风景也许定格在相机中,但在青旅遇到的人和事却能深深地铭刻在记忆里,尽管终将离开,尽管很快物是人非,但大家就像流水,流过山石,流过花枝,无多羁绊。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青岛自然也少不了青旅,几家名店要么是依山傍海国际范儿,要么是深巷之中白塔别墅,不过价格还是很亲民的,有时候姐妹们千里迢迢来看我,我们就约在这些青旅,而我也能假装成一次游客,假装第一次看海,第一次抓螃蟹捡海星,以便和土著小哥搭讪……
回忆起青旅的故事,也是因为老朋友阿哲,那个理想主义者,今年三月,他也开了一家青旅式的青年空间,我从看这栋能在天台上烤肉望海数星星的房子里,了解了一家青旅从雏形到艰难开业的点点滴滴。
阿哲买了质量最好的被子和窗帘,买了家庭影院式超大屏幕的电视,专门空出房间给自由职业者办公,给文艺爱好者办影展和讲座,还有琴房和练习室,还有午夜聊天室……这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家庭Party专用场地吗?他带着我看开店前的装饰和准备时,我就在心里这么想:简直就是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人来人往的会客室。
但仔细想想,好像一些情怀满满的青旅,也都是这样,店家并没有特别强调“客人”的概念,而是奉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背包客来了又去,留下的是暂无完结的连载剧集,由店老板和店员演绎。不过,刚开始总是艰难的,地点选择的偏僻和淡季的客流量不高,使盈利份额好看不起来,对于阿哲来说,这栋房子的租金相当于每天要花掉几百块,有时候住了好几个人也照样是在赔钱。
“那怎么办?”
“先做做看,反正我签了三年。”
来日方长,也许这家青旅会成为青岛的特色地标也说不定,也许会开辟出更好玩的东西,比如定期的琴友会和咖啡鉴赏,比如涂鸦大赛,比如经常的聚会里经常地遇见新鲜血液,而在此过程中,会突然感到,有着青旅作为理想的人还真是不少,他们普遍的特点是简单干净,是想要组建大家庭的纯粹心愿。
阿哲的青年空间开业那天,我送去了满天星和百合,我相信花朵都是很美的,而且会义无反顾地展颜盛开,我想他也能理解我的祝福,希望他的理想之园遍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