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群 林勇 张峻峰 何亚都
野生动物摄影激动人心引人入胜,野生动物摄影却又饱尝冷暖尽历艰险。一张照片背后,或许是几百公里的跋涉,几十小时的等待。然而正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照片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生灵的美丽,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除了人类及身边猫狗之类的宠物外,还有更多生存在世界其它地区、不同环境内的动物。尽管现在从动物园中,我们也可看到不少生活圈外的动物,但那已非最原始的风貌,且不说活动地区受限,生存环境气候条件毕竟也很难完全重现原始风貌。
真正的野兽之美
动物园里的动物快乐吗?我们不是它们,无法揣测它们心理。生存在野外的动物快乐吗?我们一样无从得知。安逸却不自由的生存环境、逐渐变化的气候条件,没有谁能100%断定哪个对它们来说更好,但无可否认的是,在野生自然环境中、无人干涉惊扰的它们,比较能表现出原始的自我,展现出生命的美感,并带给生存在不同环境中的我们非同一般的震撼。
人和动物是自然界的共生伙伴,自然不应该完全按照人的标准去给动物划分善恶美丑。如果回到生态系统的概念上,人类终究不是自然界的导演,大家都只是演员而已。即便人是主角,也不能改变剧本、指令其他角色。
中国文人强调写意自然,因而在认识自然时不求甚解,失误也成为了“传统”:国画上,有老天爷都没见过的松鹤延年、草原虎哮;成语“螟蛉有子、蜾蠃负之”里本是螟蛉天敌的蜾蠃反被认贼作父;文学作品里,不管是草原上的狼群还是城市里的鸟群,种种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勾心斗角、你争我夺,一应俱全,就连道德标准,也与人间如出一辙;更有许多对动物本来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研究的作家为了创新,将动物荣幸地推到了主角之位,按他们的逻辑来安排动物心理。
作为文学创作,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却在无形中误导了大众心目中的动物之美。这样的动物之美,说到底都可归到一个源头上,即用人习惯的审美观来安排和解释动物或者只是将动物作为托物言志的“物”而已。
这种文化到现在仍在发扬光大。现在很流行的某动物类综艺节目中,不仅有嘉宾的各种“行为学分析”,甚至也有编导“发现”的动物之美。而电视机前坐着的,往往是如一张白纸一样等着节目去影响的观众,包括对这类节目兴趣最大的孩子。很多人当然只是因为好奇,毕竟轻松地坐在沙发上观看别人或殚精竭虑或出生入死换来的生动画面,也是一种视觉旅游。但正因为这种异常轻松且不加置疑的心态,各种误会乃至强加的动物之美就越发地刻骨铭心。尤其在儿童成长的环境里,有乐于助人的大象、被小孩戏弄的狼、善良温和任人骑来任人打的马。为了“让世界充满爱”,野生动物被塑造得太拟人化,当成了玩具和看起来聪明、处起来温和、抱起来舒服的道德模范,似乎只有这样的美才能赢得好感。
这种教育方式本来自有其良苦用心,但也必须看到另一面:动物的本性被“误会”了。没有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适时提醒:野生动物甚至某些家畜不是宠物,是凭进化出的一技之长艰难地在生存竞争中谋生的生命,即使它们咬人,也只是一种生存本能而已。它们的生存不靠人所赐,当然不必屈尊于人们的这些虚情假意,不必按人们的美丑标准来打扮自己。
单就行为学来说,动物有百万种,生活在千差万别的地方,被各种食物链牵扯,因此行为的最终目的明明只是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却不得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也就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之美。例如,有些生态条件恶劣的地方,狼群在受到威胁时,母狼常常会先照顾别“狼”的孩子。如果用人的道德观去评判,这也许可以演绎出一段故事,但科学的解释似乎就“乏味”了:为了狼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存另一个血统的幼狼,更有利于后代的品种优良。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了这个事实,难道你就不更为狼的“舍身取义”而感叹吗?
保护濒危动物从“舌尖革命”开始
人类,这个地球上最顶级的食肉动物群、所有食物链的终端,用其二十万年的历史,暴殄地球四十亿年累积的遗产。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在2010年的坎昆会议中,呼吁各国共同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仅举海豹皮草和活熊取胆为例,这都是鲜血淋淋的事实。海豹皮草、海豹油、活熊取胆、日本人杀鲸鱼和在猎人枪口下充满母爱的藏羚羊跪拜,都是对人类人性的挑战。在金钱的利益下,它们已是濒危野生动物,在贪婪的人类面前,却惨遭毒手,成为了人类无限制暴涨的欲望。
濒危动物被无情捕杀,传统饮食文化是最大推手。风靡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将国人对美食的偏好推到了极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是美味佳肴的食材,更有甚者,对于野生动物有着特殊的嗜好,总想着把野生动物弄上餐桌,成为大快朵颐的野味。这些人对野味的偏爱,导致野生动物被少数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大肆盗猎,给野生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然而,尴尬的现实在于,当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只对销售、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实施了相应处罚,但是对禁食濒危动物却只字未提。因此,除了修补法律之外,要想彻底杜绝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应出台相关规定,明确餐饮行业强制性告知义务。相关职能部门更要切实担起责来,将经营性的饭店餐馆作为重点清查对象。
下世纪50%的地球动植物会灭绝吗
科学家们做出了悲观的预测,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影响,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栖息地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稀缺,大约50%的地球动植物在下个世纪会走向灭绝。
一项由三位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合作完成的预测表明:大约50%的地球动植物在下个世纪会走向灭绝,这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正在进行中的灭绝正削弱乃至破坏着地球生命维持系统的关键部分,经济繁荣和所有其他层面的人类福祉都依赖于地球的生命维持系统。”研究的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学环境科学教授格雷琴·戴利介绍道。
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长久以来一直假设:一旦自然地貌被人类发展或农业生产所改变,野生动植物的迁移通道将被破坏,野生动植物觅食和繁殖的过程将受到阻碍。一项理论认为,森林的剩余部分将会被农田包围,类似于自然栖息地中的孤岛。“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是生物学研究的支柱,这项理论推动了通过标明自然保护区来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策略。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这项策略并不能充分保护在大量的人类占主导的自然地貌中岌岌可危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检验岛屿理论与一种更全面的农业或乡村生物地理学的理论相抵触,研究者们开始分析蝙蝠对森林采伐的尖锐敏感度。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精确地预计了蝙蝠对于巴拿马岛屿系统中的森林消失的反应,但是却没能进一步精准预测在哥斯达黎加乡村环境中发生的类似反应。
总的来说,随着森林覆盖面积的逐步消失,在岛屿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灭绝率已在实质上大幅度提高。研究还发现,与乡村生态系统相比较,物种丰度正越来越不均匀,根据研究参与者的看法,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原本是以真实的四面环水的岛屿为基础的,而并不能解释一些因素,例如乡村自然环境维系更多物种和降低生物灭绝率的能力。尤其是在热带地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应用正“扭曲着我们对于农业的理解和保护策略,对于未来生物多样性的进取心已被大大束缚。”研究者写道。
许多野生动物的命运已经在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中走向生命的终点,这是由于自然环境受到日益增多的化学药剂的威胁,例如除草剂和杀虫剂等。生物多样性不是仅有的遗失者。人们正在失去许多自然界的馈赠,例如由森林和湿地提供的水净化,由鸟类和蝙蝠带来的害虫防治等。
研究结果直指对新方法的需求,要求整合保护措施和粮食生产,以通过减少化学药剂的方法使农业用地对野生动植物更为友好,维系森林和其他自然栖息地的剩余部分,使得农民和农场主从这些结果中获益。
爱宠物适可而止
现在社区里有很多人养宠物,把小狗弄得花枝招展,比小孩打扮得还漂亮。有一位女士养了一条名贵的玩具狗,是她的心肝宝贝,人见人爱。女主人除了定期给它注射疫苗、检查身体外,还喂以专门的美食,室内有美窝,经常给它洗澡,皮毛修剪得非常美丽,头像狮子头,尾巴尖端像朵花,脖颈儿挂个响铃,每天牵住它遛弯,可谓寸步不离。她常说:“我这不叫狗,是‘宠物,可爱极了!它非常听话,叫它干啥它干啥,还能和我交流思想,我的一举一动它都懂,只是不会说话。它要是会说话,那就更好了。”有的狗主人说:“养一条宠物狗,一年在它身上要花好多钱呀,每年注射疫苗、体检就得花600多元,买一件毛衣也要二三百元钱,光狗食1000元钱下不来。话又说回来,我对它好,它和我的感情就深,它能不听我的话吗?”
狗生活在如此富贵人家,果真快乐吗?如果小狗会说话,它会按人的意志去做吗?你牵住它遛弯,它能舒服吗?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假如有一种比我们更加高级的动物,按它们的意志去修整我们,我们会愿意吗?吃的、穿的再好,失去自由,成了人家的玩物,心里只会痛苦,哪来的快乐!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只羽毛华丽、体型硕大的鸟飞到了鲁国,鲁国国君见了高兴坏了。他没见过这种鸟,不知道怎么伺候它才好,于是拿出招待上宾的礼仪去招待它,给它摆上宴席,表演歌舞,天天如此,结果那只大鸟惊恐万状给吓死了。鲁国国君不解,我对它这么好,它怎么会死呢?有位大臣说:“是人养也,非鸟养也。”意思是说,这是对人的养法,不是对鸟的养法。
不知什么时候人才能懂得动物的心理,站在动物的角度想想,人再宠爱动物,也是按人的意志去爱,人的意志高于一切,从不考虑动物的感受。其实,人与动物相处,无非是高级与低级动物相处。无论是喂狗,还是养鸟,人们似乎没有明白,我们真的越来越高级了吗?人们不要以为自己拥有物质,拥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强迫动物按人的意志生活。其实,动物自有动物的生活方式,它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爱,甚至比人单纯。
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动物值得我们师法的地方很多。如果我们真的尊敬动物,懂得动物,就应该和动物和谐相处,不要把它们当成玩物,还它们自由,这样,越来越高级的人才不会做出这么低级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