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已是73岁高龄的李克昌,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欲望和热情,穿梭于世界各地举办画展,甚至还驾车奔驰在澳洲大地,宣传中国文化艺术。有着“鲁派内画四大神笔”“亚洲太平洋地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他,为人却非常平和、谦虚,温润如玉。对于琉璃这门古老技艺的复兴,他坦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故步自封永无出路。
Q&A Q=《爱尚生活》 A=李克昌
Q:您字“燮”,意为“谐和、调和”。为什么会取这个字?
A:中国人的“字”都是长辈赏赐给孩子的,我的字是“燮”,是平和、正大、广阔的意思。因为自小我的性格就是“宁愿让也不愿争”,非常平和,所以,父亲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字号。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这个字也承载了他希望我能有一个平和、广阔的人生。
Q:出生于中医世家的您是如何与琉璃结缘的?
A:我的老家在博山西部的西冶街,当时博山的琉璃行业正好聚集在这一片地方。父亲是中医,他与很多从事琉璃行业的人关系很好,而且我祖上还做买卖,同琉璃行业打交道也比较多,所以我自小就对琉璃不陌生。此外,我从小就喜欢看古籍以及上面的插图,经常临摹那些画。长大后,父亲就把我介绍给了山东内画鼻祖毕荣九的亲侄子、也是我的老师毕恒远先生,跟他学习了不少琉璃内画的知识。
Q:您恰好见证了上世纪50至90年代初博山琉璃的辉煌,那时的博山琉璃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A:20世纪上半叶,由于多年的战乱,不少制作琉璃的传统工艺消亡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非常重视这门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早期的博山琉璃社发展成博山琉璃美术厂,而且在博山创办了专门的内画技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1960年博山琉璃产品就开始经过青岛口岸出口他国。20世纪80年代是博山琉璃发展的旺盛时期,产品供不应求,而且质量高、精品多,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比如,在当时的一次广交会上,我的作品——《红楼梦》内画瓶卖得了6000美元的高价。当时,博山美术琉璃厂对我们这些制作琉璃的人很重视,全力支持我们出去写生、买新材料、招募新的学员等等。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工厂效益与发展更好了,员工发展到了上千人,规模越来越大。
Q:您被誉为鲁派内画的“四大神笔”之一,对这一称谓,您怎么看?
A:这个概念是当时博山美术琉璃厂的厂长提出来的。琉璃内画是从清末的宫廷造办处发展起来的,其使用的工具很简陋——竹签和柳条,用竹签勾画,用柳条上色。1958年,我的老师薛京万发明了内画毛笔。内画鼻祖毕荣九先生首创把内画瓶的内壁进行磨砂处理,使得在瓶壁上绘画变得更容易了。与前辈们相比,我们这一代主要用毛笔在磨砂质瓶壁上作画,表达的内容更丰富、更精细,在国内外的影响也更大。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我们超越了前辈。因为我们四位各有独特之处,所以厂里给了我们“四大神笔”的称号。当时我只是觉着,自己也就是从事这个行当一个画匠,但是,这个称号给了我责任感,我对自己的要求随之提高——要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负责,要对得起这个称呼,每一件作品内容不能重复,必须是自己的创作,不抄袭、不临摹。
Q:1996年退休之后,您与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并在澳洲继续从事创作,宣传中国文化。这一切都顺利吗?对于从未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他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A:我先开了一家画店,接触到不少当地的华人,并开始在报纸上写专栏,内容是中国的文化与艺术。与他们相熟之后,我被推举为当地华人的艺术团体——东方艺术协会的名誉会长。再后来,人脉越来越广,宣传中华文化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手工艺,许多外国人都很震撼,觉得很神奇,因此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
Q:不少中国本土的艺术大师或大家都会不自觉地把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这种自觉性是如何产生的?您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A:中国自从远古时期就有文化和艺术作品,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可追溯到汉朝,现在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完全可以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相媲美。虽然我们具有这么高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文化,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在国际上的声音很小,作为中国人,我心中不平。在异国他乡,你想融入别人的社会,却又完全依附于别人是不行的,只有把自己民族最好的、最骄傲的东西展示给他们,才能得到承认和尊重。对此,我很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华优秀文化,也呼吁华人社会努力做到这一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人类的发展、对人类应该走的道路起到引导的作用。人类具有双重性——野性和人性。野性是人的本能,为了生存,这种野性促使人做一些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让别人痛苦的事情。人性则是控制、约束本能,做一些利己达人的事情,是一种规范和律条。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来的就是这些规范,让人类社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对善恶美丑都有引导作用。
Q:香港某杂志称您为“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杭州国际工艺美术大会评选您为“亚洲太平洋地区工艺美术大师”,您如何定位自己?
A:我追求的就是绘画,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画家。现实上讲,我出身琉璃内画行当,或者说是工艺品行当。但是,我从小就喜欢绘画,即使从事了内画行业之后也一直在坚持画画,绘画是贯穿我生命始终的。从事琉璃内画行业的时候,我的作品从来不重复,对自己内画的要求与绘画的要求是一样的,内画对我而言只是利用一种材料来画画。所以我是画家,不是内画家。内画家的局限性太大,我没有不画的内容,也没有不用的材料,内画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Q:您经历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博山琉璃最繁荣的时期,当时想到过它会处于今天这样一个被冷落的境地吗?为什么?
A:我以前就有这种预感,因为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呈波浪式起伏状的。历史上,琉璃一直备受重视,是皇宫贵族们的专属用品。随着工业、科技、技术以及艺术审美的发展与变化,琉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直至上世纪90年代没落。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其他材料制作的产品多了,比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完全取代了琉璃的小摆件。之前人们用琉璃,都是出于猎奇或实用,但是现在完全没有了这种需求。
Q:对于琉璃这门古老的艺术而言,您认为它应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A:要考虑时代的审美与时尚。人们审美的需要和变化很大,作为一门行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从事琉璃行业的人,不断学习现代的技术,运用现代的材料,甚至去借鉴别人先进的东西,多学、多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陈旧的东西是必然要被淘汰,故步自封必然落后。
Q:中国琉璃源自博山,时隔近20年重返故乡,谈一下您对家乡现在琉璃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A:就目前来看,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比如,以前技术上做不到的现在都做到了,而且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也多了不少。但是,这种发展仍然不够。材料上,博山的材料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但是比琉璃业很发达的台湾地区还是差很多;工艺和形式上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形式与工匠的学识有关,制作琉璃的人,没有一定的学识,即使技术很好也是不会往前发展的。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只会照着葫芦画瓢。
Q:上面谈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如此高的价值,那您认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哪些?
A:传统的东西有优秀的一面,在体现本土的精神文化方面它有自己独到之处,现代的作品反而不一定有。具体到琉璃作品,具有本土的、民风的、古典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些内涵可以用现在的技术手法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借助现代的手法。
Q:您的哪一件作品最能表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A:目前我正在展出的油画作品《祝寿图》,内容是中国传统神话中众神为王母娘娘祝寿。故事很古老、很传统、很中国,但我运用的是油画的形式与手法。再比如,我创作的冬季雪景图,用的是中国的画法,内容是怀旧的,形式是运用暖色调画冷的元素,充分运用西方绘画中的透视、色彩、光学等技法。
Q:您的创作过程一般是怎样的?
A:有时候是灵感一现即兴创作,很多时候是一种长期创作,因为有了想法之后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画出来。对于创作的过程,我最享受画成的那一刻。巴尔扎克说,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十月怀胎,最后一朝分娩才看到了光明。
Q:在您看来,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A:生活与艺术是分不开的。生活也是一种艺术,我喜欢古琴,就随身带着播放器,随走随听;喜欢花草,就每天打理,看到独特的、顿时有了感悟的就画下来。生活与艺术创作其实是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