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中大众文化新趋势

2015-05-30 10:48:04朱沁
今传媒 2015年8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影视

朱沁

摘  要:新媒体是一种媒介终端,是一种传媒的新功能,因其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趋势与其衍生的大众文化相依相存,网络价值观与大众文化逐渐形成社会号召,其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又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有一定联系,既而,笔者想通过新媒体的日异月新来看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发展中的新趋势和深层联系,立足在分析门户网络剧,通过网剧视点来理解新媒体环境的跨媒介理念,更好的汲取大众文化之精华,以此得到一些新观念和新趋势的想法。

三、去批判和“去”批判

就新趋势来说,无疑是给后现代主义一个大的滋养环境,暂且不谈后现代主义渊源已久的哲学精神本体,单单对于新媒体环境而言,单单对于中国当代影视文化而言,后现代主义大概的标准就是标志着一种新文化形式、文化风格、文化逻辑,显而易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本身紧密相连。那在很多网络影视艺术作品中,去批判不仅仅对自我和艺术本身的审视,也是对社会文化、大众价值观的批判和观察。而“去”批判是消解一种初始的批判形式,去除固态的批判,让艺术呈现最本真和原始的状态。追求娱乐性、艺术性、作者性的理论都使其开放和自由,进一步把受众和艺术捆绑在一起。作为一种思想风气,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4]。时代的变化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大众文化在跨媒介传播中的差异,也促进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演变。

为何要以门户网剧为代表,一是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受众程度非常惊人,就《报告老板》网剧为例,播出以后累积点击量超过了九千万,几乎成为了自制网络喜剧的代表作品;二是因为它的表现方式有很多涉及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元素,它所引发的一系列大众舆论性的话题已成为了某种潮流的倾向。因此这里的“某种”潮流,应该就是大众文化和新媒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去寻找后现代主义表达解决伦理问题的一种倾向。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环境下最大的动力:营销。

任何戏仿作品所戏仿的对象都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神圣性,它的崇高感已经牢固地积淀为大众心理定势。所谓戏仿就是瞬间抽掉神圣脚下的崇高圣坛从而享受极速心理落差的刺激和快感。这就是戏仿文体的极速矮化[5]。笔者认为《报告老板》《名侦探狄仁杰》等都有这种戏仿主体性,也有戏仿的创作前景。是源于受众,并立足于受众的。把传统定式的形象进行解构和重塑,服务于大众文化本身。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在这里,网剧有了一个多种角度的思考。它可以是洪水猛兽,主体性的负面可以带来高度自由化的偏激附属,如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伦理感,消费性元素,黄色暴力普遍化等。它也可以是先驱者,带领群众去思考自己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内涵,也可以承载和回溯本身的传统文化,更可以对整个影视媒体环境进行批判和褒扬。这些都离不开人本身对价值观的一种思考。很多门户网剧试图想要去批判或者说形成“去”批判的趋势,所带来的大众文化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就事实而言,纵观当下整个新媒体网络影视环境,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并没有形成体系和有意识的完善,对于每一个艺术作品本身,其背后的消费性、娱乐性、政治消解、伦理逃避等问题并没有随之消失。

四、结 语

国人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重视又热忱,围绕着科技创新,引领网络信息化朝着科学而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未来的趋势。因此,对当下影视艺术的思考和展望已经无法避免跨媒介的前提。大众文化的新趋势必然是个体牵制着媒体,媒体引领着个体,人们喜欢看什么样的故事是新媒体创作者提供和选择的,而新媒体影视艺术具有自发性意识和潜质,创新能力能够前瞻舆论导向,因而引领受众,培育大众审美环境。当然,当下可能还缺少一些制约和平衡。当下很多门户网络剧都有很强大的力量去引领某种文化的走向,无论以任何形式,如戏仿、暗喻、拼接,与传统或近或远,都在建构一种新的叙事模式,也在解构任何一种不利于传播本身的模式在未来,新媒体跨媒介网络剧是否会真正解决人类的伦理问题等,还有待考察。

参考文献:

  • 龙迪勇.叙事学研究的跨媒介趋势——“跨媒介叙事”学术研讨会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8(8).
  •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 颜小芳,晏青.新媒体与文化发展的困境及路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华明译.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戴锦华.雾中风景 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影视
影视展
环球时报(2023-03-15)2023-03-15 17:22:12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江南(2022年3期)2022-04-30 08:23:53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 06:29:26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现代装饰(2018年2期)2018-05-22 02:50:47
影视风起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