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莉
【摘要】英语思维,并非想象中高深莫测、难以企及的目标。英语思维的培养,意为以英语组织语言表达思想时,应适时转换看问题的角度,以期使用纯正地道的英语交流沟通。英语思维,在英语词汇掌握不多的前提下即可表达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英语思维 词汇网络 表达
一、表达的新路
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应有意识拓展自己的词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词与词之间或多或少都有其相关性。一个结构合理、稳定、激活效率高的词汇网络对于学习者在语言输出时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所需词汇,进而流畅准确的表达大有裨益。
课堂学习、报刊杂志、互联网都是积累词汇的有效途径,但其中有很多冷僻少用的,也有虽常用但只有一、两个词义常用的,更不乏实用性强却鲜有接触的。以上因素是造成学习者词汇网络缺失,或结构失衡,或词汇之间关联性差的原因。布局合理又有张力的词汇网络对更高效率地吸纳新词汇不可或缺。
二、词汇的张力
1.介词。介词在英语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因其使用频率高。另一方面,因其使用范围广。英语在演化、发展的进程中,保留了词汇的空间意义,并充分地扩展到更加广泛的抽象意义。介词作为表达方位的载体,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介词除了与名词等连用表示方位及与动词搭配构成短语,还有一些用法。
(1)用于人名或人称代词前,表示主语和宾语的关系。
a.Im behind you.我支持你。
b.Youre still into Annie.你还是对安妮念念不忘。
c.Chemistry was always beyond me.化学对我而言太难了。
(2)用于抽象名词前或具体名词前表示抽象意义。
a.You can reach me at 9055642.你拨9055642就能找到我。
b.I read the magazine over dinner.我边吃晚饭边看杂志。
c.We were at the movies.我们在看电影。
(3)与系动词be独立搭配,灵活多变。
a.Short hair is in now.现在流行短发。
b.Are you still up? 你还没睡?
c.Dont you know mini skirt is out? 你不知道超短裙已经过时了吗?
习惯于汉语思维的中国学习者在理解和掌握英语介词时,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以下措施可有效解决此棘手问题。
首先,将汉语中没有对应词汇的介词,如over,across,through,against等词的空间含义加以重点分析,并通过字典或图示理解掌握。
其次,通过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逐渐把握汉语中的相关句子成分与英语中的介词进行转换的规律。
最后,学会从空间角度理解抽象事物。空间意识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但前提是大量的语料输入和集中训练。在语言输出过程中,亦需要有意识培养自己正确使用介词的习惯。
2.名词。名词在英语词汇是比例最大的,也是最难于记忆和把握的。除却专有名词,大致可以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划分。具体名词的词义大多是可感知的,便于掌握。有些具体名词看似简单,其义却多,这些词义或搭配在口语中大多可以代替抽象名词,以解抽象名词难于驾驭之困。具体名词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英语思维。
具体名词的各个词义之间是有关联的,大多是在一个基础词义之上通过借代、意象、隐喻等方式引申出新的词义。
(1)借代。所谓借代,是指用一事物的某一部分来代替整个事物。比如:汉语中的“酒”一词,在英语中既可表述为alcohol,也可以盛酒之容器bottle来代替。 Bring your own bottle.酒水自备。wheel意为“方向盘”,可借代“车”。 Nice wheels! 好车!
(2)意象。英语中有些具体名词不仅指某一具体事物,而是基于外形或功能的相似性泛指更多事物。例如,bridge直译为“桥”,亦可引申为“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纽带”。再如,home原意是“家”,泛指赖以生存、发展的基地。
(3)隐喻。隐喻,以人们最熟悉、最易被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比喻其在某方面具有相同特征的抽象事物。如,medicine,原意是“药”,比喻“措施”或“教训”,代替measure、lesson等。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笑是一剂良药。抽象名词在英语中所占比例不小,使用却颇多麻烦。有相当一部分可直接解释为某人或某样东西。如:She is such a delight.她真是个开心果。Press is my passion.出版业是我的激情与梦想。
三、结语
抛砖引玉地解释了英汉思维的差异和解决方法,当我们想用英语表达而词不达意或无所适从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确定想要选用的句式,即陈述、疑问还是祈使?
2.确定句子框架,即想表达的主要内容。
3.同一个句子里,英语只有一个动词,汉语却可以有很多。此刻,be,have,get,give等能体现逻辑关系的词及一些介词即可隆重出场担当重任。
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俯仰皆是,一些口语化的具体词汇和比较正式的抽象词汇之间也存在着可以替换的互换关系,而这些现象都是某种英语思维的体现。思维方式的转换,意味着在不同的词汇和词义之间架起了一座往来无碍的桥梁,进而使用一些简单词汇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07.
[2]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