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帆
【摘 要】高中阶段美术的学习更加重要,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在愉悦的审美中获得快乐,有益身心,艺术欣赏甚至会成为学生的终身爱好和习惯。
【关键词】兴趣 体系化 专业知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37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和专家学者注意到美术的学习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美术教学的任务也从最初的让学生认识名家名作转变为具有审美能力和素质,这是当代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对其今后的发展以及人生的方向都具有指引作用。很多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步重视起美术的教學,但是由于教师多是美术专业出身,对于普及化的美术教育总是拿捏不准,也没有具体可以参考的教学范式,不免出现一些误区。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四点关于审美教学的意见,希望对其他教师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教过高中美术的教师都会发现,大部分学生上美术课都会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剩下的也没有几个认真听讲,不是聊天就是做小动作。经过调查了解学生其实并不是不喜欢美术,也喜欢欣赏《大卫》、《创世纪》等名作,但是实在觉得美术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很多画的挺好,但是学生由于自身局限并不能真正欣赏这些世界名画。导致学生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也失去兴趣,
很多学生觉得美术和高考没有关系,学不学不影响自己的成绩,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破这种错误的观念,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和自己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你懂得建筑的基本知识,就能在今后自己买房子的时候派上用场,让学生发现美术和自身利益的密切联系,就会主动听讲。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建议展示自己拍的一些名作照片或者合影,高中学生一般对这些都比较热衷,会认真观看。而最重要的是一些西方的画家尤其达芬奇的作品很多都和圣经故事有关,高中学生很少了解《圣经》因此阻碍其理解画作的精神内涵,教师要为学生详细讲解画作的来源出处,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而且那些曲折生动的故事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学习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如何让学生看出摩西的沉稳和沉思状呢?又如何解释摩西深锁的眉头呢?尝试给学生讲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世纪创举,以及过程中人民拜偶像引来神的震怒,学生被故事深深吸引,受到极大的震撼,才知道原来摩西是因为人民的举动才如此忧愁,在此基础上他们准确的理解了摩西的性格,领悟了画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还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画作,因为有些课本上的图片由于光线原因显得昏暗,影响学生的鉴赏,教师可以选取拍摄质量更好的版本为学生展示,通过对比总结两个版本的差异,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另外多媒体的视觉冲击功能可以攫取学生的眼球,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将一些作家比较有趣的故事,以作家的奇闻轶事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不仅了解画作还对作家的性格特征有所了解,例如达芬·奇由于对自己的艺术水平要求过高,并且对人体解剖、科学、物理等方面都很有建树,所以一部作品往往耗时多年,并且还有许多未完成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家创作时的殚精竭虑,会对作品和作家产生敬畏之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主动跟随教师的进程。
第三,美术教学切忌散乱,学生这个画作看一点,那个画作懂个皮毛,最终导致知识混乱,并且一个学期下来没有实质性的收获,美术教学不求广但求精,教师要在课本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带领学生对经典画作详细鉴赏。一方面在学习西方画作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把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作品以及精神实质相结合,不仅促进学生对作家的理解,还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例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有名的圣母画像,教师先以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回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在此基础上鉴赏圣母像会更深入也容易理解。借助历史和时代的特征把知识体系化,帮助学生科学建构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每节课要为学生进行教学大纲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本节课内容有总体的把握,分为几个模块,包括哪几个作家。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并且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体系的知识链,并且注意模块与模块,链条与链条之间的联系,是类似还是对比,便于其有效记忆。例如先学习西方画作,然后是中国的山水画,比较突出的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魏晋时期,教师在讲完两个时期的作品之后可以设置讨论课,比较两个时期画作的联系和区别,学生会发现西方主要画人,而中国主要以山水画为主,西方讲求真实,中国讲究意境,进一步探究原因,一步步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和文人精神的本质不同。不仅把基础的知识升华为高层次的文化对比,而且使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发现美术天地的丰富之处,培养自觉审美的好习惯,把审美提升到文化高度。
第四,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是多维的,不仅要会看还要具备专业知识。学生必须对关于绘画、书法、建筑等基本的专业基础有所了解,这是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综合素养,也是生活的基本常识,更对其审美产生促进作用。例如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法,中国绘画中的散点透视,以及各种书法字体、建筑的基本构成,教师要一一详细地让学生掌握,在此前提下展开审美教学会容易得多。再者美术并不单纯是审美鉴赏课,还是实践操作课。很多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不知任何作业,只需要学生上课听老师讲,不动手不动脑,养成懒惰的习惯。每个学期教师都要开展1到2节的实践课,可以进行课外素描,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校园的自然风景,教师先讲解素描的基本要领,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画出自己心中的校园,在课外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把日常学到的审美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当中;再开展一节书法竞赛,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字体进行描摹,推动学生认真观察字体的走向和力度,在动手中体会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经过以上几方面的论述发现高中美术的学习之于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会看,而是要会用心去品味画、书法作品、建筑等。当然以上只是从教师方面入手探究教学方法,我们也要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在美的熏陶下建立审美情感,培养发现美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纯粹美好的心灵,像许多伟大的画家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刻苦奋斗,在人格上也实现升华,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