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2015-05-30 20:15左保升刘晓斌舒相才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动态变化森林资源

左保升 刘晓斌 舒相才

摘要 基于2001年和2006年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光镇有林地面积迅速增加,活立木蓄积量减少,林分结构趋于不合理,林分质量迅速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林种区划、大力实施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通过调整采伐限额指标调整林分结构等优化森林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明光镇

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143-0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1-4],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于一体[1]。分析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信息和变化规律,对调整林业政策和森林经营技术措施,促进林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基于2001年和2006年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分析研究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以期为明光镇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明光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北部,距县城59 km,地处25° 25′~25° 50′E ,98° 31′~ 98° 47′N,东西宽12.8 km,南北长54.4 km,总面积698 hm2,境内最高海拔3 568 m,最低海拔1 703 m,高差1 865 m,主要水系为明光河,气候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10 ℃年积温4 800 ℃,年平均气温12.5 ℃,全年无霜期200 d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 800 mm。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山顶苔藓矮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凉性灌丛、暖性灌丛等。

2 研究方法

利用2001年、2006年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在Excel中进行数据整理。对森林资源面积、蓄积等数量特征,起源、林种、龄组等结构特征,以及单位面积蓄积量、用材林近成过熟林的出材率等级和径级结构等质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明光镇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类土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 2次调查技术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统一口径,利于比较,把林地划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林地5类进行比较分析,将2006年调查结果中的乔木经济林和灌木经济林归并为有林地中的经济林。2001~2006年,土地总面积减少259.0 hm2,减幅0.65%;林地增加2 485.7 hm2,增幅9.66%;非林地减少2 744.7 hm2,减幅19.73%。增加的地类包括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其中:有林地增加10 159.7 hm2,增幅44.51%;未成林造林地增加713.3 hm2,增幅68.4%。减少的地类包括疏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其中:疏林地减少558.8 hm2,减幅835.28%,灌木林地减少7 075.9 hm2,减幅846.70%;无林地减少752.6 hm2,减幅77.72%(表1)。

3.2 活立木蓄积量变化情况 活立木蓄积一般包括林分蓄积、疏林地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2001~2006年,活立木蓄积减少168 144 m3,减幅达9.86%,除林分蓄积稍有增加外,疏林地蓄积、散生木蓄积、四旁树蓄积均大幅减少(表2)。

3.3 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变化

3.3.1 林分起源结构的变化。2001年调查时林分起源分为天然林、人工林,2006年调查时林分起源分为天然林、人工林、飞播林,由于飞播林的经营水平和林分特征更接近天然林,因此把飞播林纳入天然林进行比较。2001~2006年,明光镇天然林和人工林面积和蓄积均呈增长的趋势,但天然林面积比例下降,人工林面积比例上升。林分面积增加10 453.2 hm2,增长86.11%,蓄积增加67 344 m3,增长4.63%。其中:天然林面积增加9 784.9 hm2,增长83.47%,蓄积增加33 392 m3,增长2.34%;人工林面积增加668.3 hm2,增长160.65%,蓄积增加33 952 hm2,增长127.89%。天然林、人工林面积比例从96.57%、3.43%调整为95.20%、4.80%,蓄积比例从98.17%、1.83%调整为96.02%、3.98%。

3.3.2 林种结构的变化。2001~2006年,除用材林面积和比例增加外,其他林种的面积和比例均有所下降,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结构比例从19.71%、0.64%、73.61%、3.95%、2.09%调整为5.96%、0.10%、92.51%、0.30%、1.13%。

3.3.3 龄组结构的变化。龄组结构呈幼、中龄林增加,近、成过熟林减少的趋势,幼、中龄林面积、蓄积比例大幅增加,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比例大幅减少。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从17.56%、39.48%、19.44%、23.52%变化为31.26%、65.80%、2.46%、0.48%,蓄积比例从6.29%、36.23%、22.5%、34.98%变化为15.11%、77.99%、6.06%、0.83%。

3.4 森林资源质量动态变化

3.4.1 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从120 m3/hm2减少到67 m3/hm2,下降53 m3/hm2,其中除近熟林有所增加外,幼龄林、中龄林、成过熟林均出现较大的下降(表3)。

3.4.2 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出材率等级变化。在用材林近成过熟林中Ⅱ级出材率蓄积比例增加,Ⅰ、Ⅲ级出材率蓄积比例大幅下降。Ⅰ、Ⅱ、Ⅲ级出材率的林木蓄积比例从75.63%、17.37%、7.00%变为51.26%、47.77%、0.97%(表4)。

3.4.3 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径级结构的变化。中径组蓄积和株数比例增加,其他径组蓄积和株数比例减少,小径组、中径组、大径组、特大径组蓄积比例从6.87%、28.72%、31.52%、32.89%变为0.05%、84.18%、15.77%、0%,小径组、中径组、大径组、特大径组株数比例从46.77%、33.33%、13.96%、5.94%变为0.07%、89.65%、10.28%、0%,特大径组林木消失(表5)。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有林地面积大幅增加。在土地总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明光镇有林地面积增加10 159.7 hm2,灌木林地、疏林地、无林地、非林地大量转化为有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

4.1.2 林分蓄积增加,但活立木总蓄积减少。明光镇林分蓄积量虽然增加了67 344 m3,但活立木总蓄积却减少了168 144 m3,由于灌木林地、疏林地、无林地、非林地的减少,导致疏林地、散生木、四旁树蓄积大幅减少。

4.1.3 林分结构趋于不合理。从起源和树种来看,明光镇天然林面积、蓄积比例分别下降1.42%和2.19%,树种结构变化不大,对林分的复杂性影响不大。从森林类别来看,公益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比例从20.35%下降至6.06%。明光是一个川长坝窄的乡镇,2个坡面夹1条大河,地势比较陡峭,公益林比例仅占6.06%,远不足以提供必要的生态服

务功能。从龄组结构来看,中、幼龄林面积、蓄积比例大幅增加,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比例大幅减少。可见明光镇可利用资源大幅减少,不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

4.1.4 林分质量呈下降趋势。2006年明光镇林分蓄积量仅67 m3/hm2;Ⅰ级出材率等级的近成过熟林木蓄积比例从75.63%下降至51.26%;大径组、特大径组近成过熟林木蓄积比例从64.41%下降到15.77%,其中特大径组林木消失,这些数据都说明明光镇林分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4.2 建议

4.2.1 调整林种区划。明光镇公益林比例低,故应对现有林种区划结果进行调整,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和当地社区的实际需求,把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以发挥生态和社区效益为主的森林区划为公益林,把符合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林地区划出来纳入公益林管理,提高公益林的比例。

4.2.2 实施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明光镇中幼龄林多,单位面积蓄积量极低,要加大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力度,加强抚育、补植,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通过营林措施增加森林蓄积量。

4.2.3 通过调整采伐限额来调整林分结构。明光镇成过熟林资源比例极低,可利用资源极少,要及时调整采伐限额指标和采伐政策,增加中幼龄林抚育限额指标,减少主伐利用指标,逐步调整林龄结构,通过长期的调整,使林分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 马益斌,范桑桑,刘强,等.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295-14299.

[2] 赵田义,陶桂云,张懿.南木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浅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5):27-28.

[3] 黄平.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J].林业经济问题,2013(2):178-182.

[4] 农胜奇,张伟,蔡会德.1977-2010年广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4,43(2):171-178.

猜你喜欢
动态变化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外出务工、家庭老人特征及农村家庭贫困的关联研究
侦查阶段“证据材料的动态变化”监督与控制研究
广西木材产量动态研究
动态变化的网络系统安全处理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脑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研究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