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芳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尤其需要注意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钢筋工程、模板工程、
混凝土工程以及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只要能够有效控制这几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应用质量,就能保证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小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
On the small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Hou Xiao-fang
(Hebei bacc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use of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major steel works, form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and masonry construction works, as long as the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of these links, we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ject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The author's work combined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were studied, it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Shear wal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Construction;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技术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若干个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共同构
成的一种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是建筑工程领域中最为常见、应用最广的一项结构。由于其在施工中存在的施工灵活、空间布置随意、抵抗水平荷载能力好的优势成为整个工程领域的施工重点。这主要是由于其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优点为一身,是二者协调统一发展的结果。在现代建筑中,尤其是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广泛使用。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及变形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是由延性较好框架与刚度非常大的抗测力边框以及性能非常好的链接梁柱组成,能够通过多道防线来承受地震所带来的剪力。
1.1 受力特点。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是荷载传给楼板,再传给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此种结构受力体系由梁、柱组成,用以承受竖向荷载是有利的,但是在承受水平荷载方面能力有限;而剪力墙的抗剪能力很强。在框剪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承受大部分的竖向荷载。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截面,便于施工。
1.2 变形特点。
(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在楼板水平面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协同变形,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 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2)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不断调整。在楼层下部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楼层上部,刚好相反,剪力墙位移越高越大,此时在框架顶部它拉着剪力墙,按框架本身剪切型曲线变形。一般发生在0.4 ~ 0.8 房屋高度处。因此,当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时,必须按框剪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
2. 框架剪力墙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2.1 对于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的配筋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结构设计中力求自下而上刚度逐渐均匀减小,体型均匀不突变。而不少建筑的顶层或者中部楼层由于使用要求而取消部分墙、柱而形成空旷房间;有些是柱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突然减小,使结构刚度产生突变。这些都会引发了由于楼层刚度的突变而产生严重震害。同时框剪结构变形特点:一般发生在0.4 ~ 0.8 房屋高度处,由于变形发生在中间,无法把力释放出来,只能通过多配钢筋来抵挡这个力。所以应适当增加顶部以及中部楼层的配筋。
2.2 注意复核局部构建的受风影响。
高层建筑除了受地震力之外,风力作用也是重要的受力载重,某些部位受风力影响比较严重,要注意复核局部构建的受风影响,避免构建物被大风吹毁,造成事故。
2.3 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
剪力墙的布置应均匀、分散,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对称、周边,以保证刚度的均匀性。常见的布置位置:恒载较大处;建筑平面形状或刚度变化处、楼梯间和电梯间周围;房屋各区段的两端或周边;若楼板有较大洞口,剪力墙的间距予以减小。
3. 剪力墙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3.1 钢筋气压的焊接与对接。
高层建筑对结构的要求严格,剪力墙的钢筋结构要进行纵向焊接,由于高层建筑浇筑混凝土的量很大,所以相应的焊接工作量也很大,为了减少工期,提高施工进度,主要采用钢筋气压焊进行对接焊接。
操作工艺流程:钢筋端头处理→安装接长钢筋→焊前检查→焊接→拆卸工具→质量检查。
3.2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1)剪力墙混凝土质量不好,容易出现墙体表面粘结、漏浆、烂根、开裂等现象。为了保证剪力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凝土运输→剪力墙等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土搅拌:应该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砂石及各种材料的用量,混凝土搅拌均匀,这可以控制混凝土发生收缩,防止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裂缝。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4.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1)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 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 左右。
(2)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防止出现漏振。
(3)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4)按照上述方法浇筑混凝土可以有效的提高墙体的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 昼夜。冬期时应注意采用保温层措施,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控制温度,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能力,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5. 剪力墙模板的施工过程
剪力墙施工是建筑主体施工的关键,大模板在剪力墙施工中应用广泛,大模板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大模板的施工分为下面几点。
5.1 对施工工艺的要求。
剪力墙的预埋与预留部位验收完之后,要对模板内的垃圾杂物等进行清理;为防止模板下口出现缝隙,产生漏浆现象,安装大模板前要抹好砂浆找平层;大模板上要涂刷好隔离剂。大模板安装过程中,剪力墙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7.8MPa,要确保各个挂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混凝土的厚度,混凝土厚度的估算可根据表1 确定。在大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遵循先内后外,先横后纵的原则。
5.2 安装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
(1)内墙模板的安装遵循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一个流水段的正号模板用塔吊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穿墙螺栓。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模板,它可以用木板或用铁板根据墙厚制作,模板要严密,防止浇筑内墙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外端头部位流出。
(2)安装外墙模板前,应先进行系统的检查,其中包括洞口的模板、钢筋、水电等预埋管件进行隐检,确定各种管线安装的是否稳固;同时将外墙模板的垃圾进行清理。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模板放在金属三角平台架上,将模板调整就位,穿螺栓紧固校正。注意施工缝模板的连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
5.3 墙体模板的拆除。
墙体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1MPa,全现浇结构外、内墙混凝土强度在5~7.5MPa 才准拆模,而且对整个模板拆除过程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在拆除的过程中墙体不受到损伤。拆除模板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进行模板拆除工作时,一定要先松动穿墙螺丝,然后再对模板进行拆除,避免对模板与墙体造成破坏。
6. 结语
上文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有助于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未来,工程结构的复杂化必然要求框架剪力墙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技术的进步也在促使建筑行业前进。
参考文献
[1] 陈广发.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2] 张良.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 信息系统工程,2013,(04).
[3] 王立慧. 对现代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与工程,2011,(9).
[4] 郑臻华,刘润.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