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彭生卒年考

2015-05-30 12:28
中国书法 2015年8期
关键词:元丰熙宁大观

冯 震

历史上流传下来有许多关于米芾的事迹、作品和文集等,而作为当时与米芾并称的书法家、鉴藏家薛绍彭,其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而流传甚稀。现存世墨迹仅《晴和帖》《云顶山诗帖》《通泉帖》《左绵帖》《危途帖》《上清连年帖》《得告帖》《昨日帖》《元章召饭帖》《桃李三诗帖》及《随事吟帖》等。流传下来的关于其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详述。关于薛绍彭身世,最早详载的是陶宗仪一元末明初人一《书史会要》,其卷六载: 『薛绍彭,字道祖,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官至秘阁修撰,出为梓潼漕。自谓河东三凤后人。书名亚米芾,符祐间号能书』。《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一三四三)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不知何故,《宋史》中竟然吝啬其辞,关于薛绍彭的介绍只附于其父薛向(一0一六——一0八一,字师正,曾权三司使)后,仅七字,『子绍彭,有翰墨名。』共事迹也只能在米芾《宝晋英光集》往来酬酢的诗句或只言片语以及岳珂等人记述中略窥一二,由于年代较远和资料的相对匮乏,其生卒年等在书法界一直是个谜。为此我查找了一些相关史料,结合当代关于薛绍彭研究的一些文章,对薛绍彭的生卒年进行了梳理。今不揣浅陋,撰此短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薛绍彭生年问题

薛绍彭的编年,从清代卞永誉编撰的《中国古代书画人物编年》中可以找到一些信息: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人,父同知枢密向,弟刑部尚书嗣昌,生于宋?宗??年??,历宋神宗熙宁元一O六八(戊申)二(已酉)三(庚戌)四(辛亥)五(壬子)六(癸丑)七(甲寅)八(乙卯)九(丙辰)十(丁巳)元丰元(戊午)二(已未)三(庚申)四(辛酉)五(壬戌)六(癸亥)七(甲子)八(乙丑)历宋哲宗元祐元(丙寅)二(丁卯)三一(戊辰)四(已巳)五(庚午)六(辛未)七(壬申)八(癸酉)绍圣元(甲戌)二(乙亥)三(丙子)四(丁丑)元符元(戊寅)二(己卯)三(庚辰)历宋徽宗建中靖国元一一O一(辛巳)??卒年??岁。

从薛绍彭编年可以看出,其生卒年并没有明确,但从其仕宦经历来看,由于其父薛向『历知数州,皆有能声,干局绝人,尤善商财,计算无遗策,元丰初同知枢密院事。』因而以门荫补官。从编年来看,其入仕时间应该在熙宁元年(一0六八),历官三十四年,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0一)致仕。关于薛绍彭致仕大致时间,曹宝麟先生《薛绍彭<危途帖>考》曾有论及,认为是崇宁元年(一一0二)。其中提及了官员任期问题,认为是一任例为三年。按,宋代除高级官员听旨除授外,一般考核官员采用磨勘法。所谓磨勘法,就是选人磨勘改官、文武官磨勘迁秩的制度,主要决定官员的寄禄官等级,直接与俸禄、待遇挂钩。磨勘应格之文武官有年限规定。治平三年(一0六六)九月,文臣京朝官四岁一磨勘,武臣皇城使以上七年一磨勘,使臣五年一磨勘未变。并立定止法:京官四年磨勘、迁至前行郎中阶止,待制以上侍从官六年,迁至谏议大夫阶止。选人磨勘年限,于大中样符三年正月立定『须三任六考』。此法一直沿用到南宋绍兴四年方有改动,显然为官一任不是三年。至于致仕具体时间,曹宝麟先生的推理与卞永誉的记述建中靖国元年相差不大,说明卞永誉关于薛绍彭入仕时间和致仕时间编年有一定的根据。至于致仕原因,是否受父辈影响『夷旷恬谧,遂以中岁谢事不仕。』无心仕途,效法王羲之终焉会稽之志,筑室于长安,旁植修竹,斋号『清秘阁』而终老一生。

因为薛绍彭和米芾是同时代人,二人又是好友,交往密切,因此在理清薛绍彭生卒年之前,首先得理清其好友米芾的生卒年,這样对薛绍彭生卒年的判断会有很大裨益。米芾生年为皇祐三年辛卯(一0五一)皆无异议,然而米芾卒年却有好几种版本。具体为:

1、卒年四十九岁,即卒于元符二年(一O九九)。据《宋史》卷四四四米芾传云:『出知淮阳军,卒年四十九。』2、卒年五十八岁,即卒于大观二年(一一0八)。参见曹宝麟先生《中国书法全集》第三十八卷米芾年表。3、卒年六十岁,即卒于大观四年(一一一0)。据宋·程俱《北山小集·题米元章墓》,一米公卒于大观四年庚寅』。4、卒年五十七岁,即卒于大观元年(二O七)。据米芾之孙米宪收编《宝晋山林拾遗》中蔡肇为米芾撰写的墓志铭记载,米芾卒年五十七,于大观三年六月葬丹徒长山下。

又翁方纲《米海岳年谱》: 『大观元年丁亥五月丙戌朔,作《章吉老墓表》。口月,卒于淮阳军廨。翁方纲对米芾卒年作按语日:『大观元年丁亥,米公卒,时年五十七。』又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二)《宝晋米公画像记》云:『疡生于首,谢事不许,卒于官』。

撰写墓志铭是比较严肃的事,不会草率搪塞,在生卒年上肯定更不会马虎。蔡肇是米芾好友,对米芾生卒年一特别是卒年一应该相当清楚,由其撰写的墓志铭在生卒年方面应该不会有误。而作为米芾之孙,对蔡肇所撰写的墓志铭在年岁上应该是确定无偏差才会认同,因此其收集整理的《宝晋山林拾遗》应该不会有偏差。至于米芾于大观三年六月葬丹徒长山下的原因是,古代许多地方有个习俗,在父母去世后子女须服丧守孝三年一实际是二十七个月一,且须三年方下葬,据此时间来计算,时间正好相符,则米芾应卒于大观元年(一一0七),故我认同后者。

我们已知薛绍彭入仕时间,再来探寻米芾入仕时间,看与薛绍彭入仕时间方面是否有些关联。关于米芾入仕时间,曹宝麟先生根据《宋史,神宗纪二》条:『熙宁四年十月,立选人及任子出官试法』,认为米芾于是年以父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叫而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认为米芾恩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当在十八岁。关于熙宁四年立选任子(即以荫补官)一事,据《文献通考》卷三四《选举七,举官》载:

神宗熙宁四年,中书言『……今请守选者岁以二月、八月试断案二,或律令大义五,或议三道。法官同铨曹官撰式考试,第为三等,上之中书。上等免选注官,优等依判超例升资,无出身者赐之。试不中或不能试,满三岁亦许注官,惟不得入县令、司理、司法。自是更不试判,仍除去免选恩格。若历任有举者五人,自与免试注官。其荫补入亦罢试诗,年及二十许自言,而试断案、律义及议,应格即许注官,优等亦赐出身。试不中等或不能试,年及三十,自许参注;若年及二十授官、已及三年,出官亦不用试。若秩入京朝,即辰任监当三年,在任有二人荐之,免展。诏悉从之。』

凡以亲属官荫奏补入官,称『荫补』,或『奏补』『任子』『荫子』『门荫』『资荫』『恩荫』等等。宋代荫补名目繁多,有郊祀荫补、皇帝生日荫补、改元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等,荫补有格法,如文臣,北宋前期知杂侍御史、大小卿监以上,元丰后寄禄官朝请大夫一从六品一、带职朝奉郎以上,皆可荫子,武臣,北宋前期诸司副使以上,元丰后训武郎、修武郎(正八品)、閤门祗候(从八品)以上许补子。此外,后妃、公主等戚属、皇族别有优惠的荫补法,荫补范围,自子、孙、曾孙、兄弟、叔侄,旁及异姓,门客、医人,无严格限制。据张希清统计,两宋科举取士共有十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七人,平均每年三百六十一人,通过门荫授官,平均每年近五百人。按此来算,每年以门荫补官的人数还是很多的,这给年轻官宦子弟入职增加了机会。一般情况下,门荫补官,每年一铨选,门荫补官的开始有一段时间为试用期,不会放在重要位置,且官职也很小,通过几年锻炼后再进行考试考核,加以提拔。再谈关于秘书省校书郎一职,据《宋代官制辞典》该条:宋初寄禄官名,元丰(一O七八)改制后职事官名。其职掌:1、宋前期无职事,为文臣迁转官阶。元丰正名,易为承务郎;2、元丰新制,与秘书省正字同掌编辑、校正图籍,若有脱漏则修补,若有文字讹误,则订正。其品位:l、宋初沿唐制,唐官品为正九品;2、元丰新制之后为从八品。位于著作左郎之下,秘书省正字之上。由此看来,元丰前秘书校书郎一职是为文臣迁官转阶的一个过渡的九品官,其工作只是校正图籍、修补脱漏、订正讹误的闲杂事务。熙宁元年是改元的一年,改元对于想通过门荫补官的官宦子弟来说是个契机。米芾父亲是个武职,以其母曾为英宗高皇后接生哺乳的旧恩特殊关系,于熙宁元年(一0六八)入仕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关于薛绍彭与米芾年岁大小问题,曹宝麟先生在《薛绍彭一危途帖一考》一文中,根据米芾《答薛绍彭寄书》诗:『世言米薛或薛米,犹言弟兄与兄弟。四海论年我不鄙,品定多应定如是。』认为米芾应年长于薛绍彭,理由是根据诗中第三句『四海论年我不鄙』这句话来判断的。薛绍彭尝寄书给米芾:『书画间久不见薛米。』此诗是米芾回复薛绍彭的信,是对薛绍彭关于『薛米』一词的回应。在此,我有几点疑问,既然是回应,如果米芾年长于薛绍彭,在诗中要有反映,但按照此诗前两句内容来看,『薛』对应是兄,『米』对应是弟,如果不是如此,米芾此诗中完全可以将两姓字对调,为何不直接将第一句改成『世言薛米或米薛』?为何米芾不这样写?这说明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薛绍彭年长于米芾。我们再来看看米芾写给薛绍彭诗的第三句『四海论年我不鄙』,这句话表明了米芾与薛绍彭的年龄相比并不小,既然并不小,那就只有同歲了。再来看第四句『品定多应定如是』,在书法、艺术鉴藏方面时人也是以『薛米』或『米薛』而将他们并称,不正是对一、二句『兄弟与弟兄』很好的印证?由此可见,薛绍彭生年之谜解开了,应于皇祐三年辛卯(一0五一)出生,只是薛绍彭生日略早于米芾。

二、关于薛绍彭卒年问题

关于薛绍彭卒年,曹宝麟先生认为大致是大观二年末至三年初,理由一是薛绍彭在写给好友刘泾的信中提到旧有一幅《金盆鹁鸠》的画,被米芾借去而久不肯归,闻米芾彼时已下世,不知其画流落何处的憾事,说明薛绍彭晚于米芾离世;二是己丑岁(一一0九)中元,薛绍彭子薛纲是在丁忧期间『观先公题字,不胜惘然』,曹宝麟先生认为米芾卒于大观二年,故有此一说。-曹宝麟先生认为薛绍彭在米芾后不久于人世的推断方法很有道理,但是既然薛纲游诸山,肯定不是局限在某一地,而此时薛纲如果在服丧期间这样做是没有道理的,那么有一种可能,就是刚过了服丧期而出游,以此往前推算二十七个月,薛绍彭应于大观元年去世。

薛绍彭的卒年与石刻《定武兰亭》有一定联系,据桑世昌《兰亭考》记载,其原石曾置公帑,于熙宁间被薛向子绍彭刻别本调换而据为己有,薛绍彭卒后,原石被其弟薛嗣昌献于御府。至于薛嗣昌何时献于御府,却有好几种版本:

第一种说法是大观初,主说者为蔡京季子蔡僚。蔡京共有八个儿子,蔡僚为第三子,故其生年当在一O六七——一O七七之间。据《宋史蔡京传》记载,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一二四一,蔡京再起领三省,至是四当国,时年七十八岁,『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僚。凡京所制,皆僚为之,且代京入奏』。在此暂且不论蔡京家族于彼时如何弄权,仅从蔡京年老不济而由蔡絛实际代替其父从政可以看出,宣和六年时(距薛绍彭离世时间不远)蔡僚已有决断能力,说明其当时年龄不小,对《定武兰亭》一事了解得比较详细,其所言有一定的权威和可信度;第二种说法是大观间,主说者洪迈(一一二三——一二0二)等。在洪迈出生时薛绍彭已经下世,其对前人的细节主要靠传闻,了解得并不一定详实,故用了一个比较模糊的时间,但不够具体,不管如何,其言也有一定的价值;第三种说法是宣和初,主说者王明清(一一六三——一二四三年间)。认为是宣和初由薛嗣昌呈至宣和殿,不知是不是由于相隔时间较长,而混淆于『宣和殿』和『宣和初』这两个词,故此说颇为可疑;第四种说法是宣和中,主说者钱及之(南宋人,生卒年不详)。认为原石『宣和之间已取归汴京,龛在宣和殿上』,虽然钱及之说源自薛绍彭之子薛伯常,其『宣和之间』『宣和殿』的说法同样可疑。

通过比较分析,第一种说法在时间上比较吻合,即大观初,在薛绍彭离世后不久,其弟薛嗣昌出于一定的意图,很快将《定武兰亭》原石献于御府,龛在宣和殿,这样就顺理成章了。也许这是当初薛绍彭私藏《定武兰亭》,事后虽『绍兴中购薛米书最急,率以小玺印缝』而『后御府刻米帖十卷,而道祖书不得入石』的原因之一。

还要提到的是,与薛绍彭情趣相投的书画家、收藏家刘泾,字巨济,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熙宁六年(一0七三)进士,为太学博士,元符末,官至职方郎中。刘九庵认为刘泾生卒年是(一0四三——一一00),误。其判断可能是根据《宋史》列传二0二:『元符末上书,召对,除职方郎中。卒,年五十八。』而误认为刘泾于元符末去世。前面提到过薛绍彭曾经在米芾去世后写给刘泾的信,谈到《金盆鹁鸠》这幅画,可以断定刘泾卒年晚于米芾,至于具体为何时,待考。米芾曾经写给刘泾一首诗,内容为『唐满书奁晋不收,却缘自不信双眸。发狂为报豢龙子,不怕人称米薛刘。』并解释为『薛君旧不收晋帖,云无真,只收唐帖,故有是句』。这首诗虽说是米芾对三人的收藏中自己的眼光颇为自负,但从『不怕人称米薛刘』当中看出一些年龄的信息,说明米芾在三人中年龄不是最长,即薛绍彭、刘泾二人中一定有人年长于米芾,上文已知薛绍彭年长于米芾。如果刘泾年长于米芾,根据其生平,则其生年应为一O五O至一O五一之间,卒年为一一0七至一一0八之间。如果米芾年长于刘泾,则其生年应为一O五二至一O五五之间,卒年为一一O九至一一二一之间。因此刘泾生年为一0五0至一0五五之间,卒年为一一O七至一二二之间。

猜你喜欢
元丰熙宁大观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星河
石鑑为官履历考述
研究成果发布 宋代广西造币技术世界领先
元丰五年宋朝进筑横山杂考——兼论《种太尉传》中的一些问题
笼中鹦鹉
人与事/大观
外过城市雕塑大观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应是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