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强
摘 要:温宿县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发现了如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载体不完善、载体不丰富等问题,通过总结梳理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完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深化公开内容,加强公开透明力度;强化县权规范化管理运行,深入推进县权公开改革;创新监督形式,加强对县委权力的监督”等四项具体管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委;权力公开;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既是对县委执政态度和决心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既可实现县委决策方式转变,也能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既是党内民主的深化,也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深化;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需要。[1]温宿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自2013年5月启动以来,紧密结合县委工作实际,围绕厘清职责权限、规范运行程序、公开决策事项、实施全面监督等环节,梳理并审议县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常委会及其常委职权160余项,权力运行流程图14项和相关保障制度7项,使县委职责权限更加清晰、运行程序更加规范、决策过程更加透明、监督制约更加有效。
一、工作思路
(一)以健全组织机构为抓手,为顺利开展县权公开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成立机构,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实现了“组织、人员、经费”三到位。二是动员部署,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结合温宿县实际,制定下发《中共温宿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对权力公开运行进行持续广泛的宣传,积极在全县营造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良好氛围。
(二)以厘清县委职权为核心,积极规范县委权力运行程序。一是厘清县委职权。对温宿县委相关职权进行梳理,厘清党代会职权7项,县委全委会职权8项,常委会职权12项,县委书记职权22项,副书记、县委常委的职责权限135项。二是规范县委权力运行程序。针对县委重点职权,依据不同事项和职权,分类逐项绘制完成《县委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图》、《温宿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图》、《温宿县大额资金使用审批流程图》、《温宿县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流程图》等14项权力运行流程图,以工作流程化促进权力运行规范化。
(三)以透明公开为重点,加强完善权力公开载体建设。温宿县委着力搭建“6个公开平台”,积极晾晒县委权力,使公开信息更加透明、监督制约更加有效,充分保障群众参与,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搭建“一栏、一网、一廊、一报、一刊、一台”6个平台,努力拓展公开范围。在搭建6个平台的基础上,温宿县还从明确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上入手,积极做好公开透明工作,真正使县委权力置于公众视野之下。
(四)以明晰县委各职能部门职权为突破口,明确界定职能部门职责。一是督促县委九个职能部门及时收集梳理部门职责、下设科(室)职责、领导班子分工及干部人员信息,并召开专门会议,对梳理出的职权及班子人员分工进行讨论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县委各职能部门的权力边界及权力内容。二是县委各职能部门共编制完成《温宿县拔尖人才选拔工作流程图》、《社会治安联合防控流程图》、《温宿县委新闻发布工作流程》等34项内部职权运行流程图。三是县委各职能部门按照《关于规范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温党办发〔2011〕75号)文件要求,将部门职权、人员分工、工作流程图、党组织建设情况、党费收缴和党组织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以及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事项等,及时通过部门公开栏予以公开。
(五)以制度控权为基础,建立完善监督保障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温宿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责任追究办法》、《温宿县党务信息公开办法》、《中共温宿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社会监督员聘请管理办法》等7项温宿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相关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拓宽了干部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和途径,推进了县委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六)以阳光化操作为目标,强化对县委权力的监督。一是坚持党内监督。坚持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制度,着重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二是坚持社会监督。建立“民意收集信息平台”;聘请40名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社会监督员。三是坚持专门机关监督。增强审计监督;增强审批权力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行使党内监督职权,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对象的监督,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进一步明确了县委职权,规范了权力运行,扩大了民主决策,强化了社会监督,使县委和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增强。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运行机制不健全,工作制度不完善。当前的“县权公开”仅限于明晰县委的具体职权与县权运行的自我公开,忽略了与之相应的权力制约和责任追究,很难达到对县委权力的有效约束;“县权公开”的重点是加强对县委权力的监督,但从当前实际来看,未能形成一整套相应的问责制度,在后续开展此项工作中,需要完善公共财政、行政问责、绩效评估等多方面配套制度做有力支撑。
二是公开载体不丰富,公开内容不全面,创新性不够,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有些部门则担心权力运行透明度高了,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部门的形象,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能少公开的尽量少公开,能不公开的就不公开,公开内容不细致、不全面。
三是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缺乏长效机制做支撑。实现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一项长期任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当前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缺乏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约束机制,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固化相关制度,逐步形成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长效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集思广益,制定出台了一些制度办法,以此扎实有效推进温宿县各项工作。
(一)加强完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一是健全决策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列席县委常委会制度,确保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二是完善考核机制。把党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将考核结果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增加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所占比重。三是制定长效机制。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避免一阵风、过场化现象发生,努力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深化公开内容,加强公开透明力度。一是制定公开细则。要注重对影响大、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的公开,始终坚持动态性工作持续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紧急性工作随时公开,不断提升县委权力公开的实效性。二是深化公开内容。突出决策、执行、结果等主要环节,凡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均予以公开,对敷衍塞责、草草公开的单位,对主要领导予以责任追究。三是延伸公开范围。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向乡镇(开发区)、县直单位、农村党组织延伸,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开体系,做到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深入到各个基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三)强化县权规范化管理运行,深入推进县权公开改革。一是科学设置权力分工。正确处理好党委常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科学配置和界定好县委常委之间的权力,建立权力行使效果评价体系,保证县委权力正确行使,公开透明运行。二是规范权力运行。明确权力行使过程中履行职责的主体、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等要求,对县委权力的运行进行规范和约束,从制度上、源头上克服失职、越权和滥用职权。三是构建监督体系。整合县内各种监督力量,形成立体监督。
(四)创新监督形式,加强对县委权力的监督。一是强化党内监督。进一步完善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建立完善党代表参与县委决策以及党内情况通报、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逐步加大党内监督的力度。二是强化群众监督。通过邀请社会监督员代表参与调研座谈,旁听常委会、民主评议大会并在会上发言等形式,对县委“三重一大”事项实施执行情况,对县委依法执政及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进行监督,促进县委科学决策。三是强化社会监督。抓好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搭建社会监督平台,把县委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事项决策、民生工程、选人用人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使县委权力运行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扎实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王国疆 《理论界》 2012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