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继文
摘 要:戈晓娟老师执教的《虎口藏宝》一课,我觉得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重整合、重实践、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四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我认为这节课语文味十足。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一、学生学习
按照新课程理念,评价一节好课,已经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关注学生的学,要观察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发现、思维、探索、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这篇课文学生学习按照三个环节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交流、课后自主探究,我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充分、畅快、精彩。
(一)自主学习充分 根据这篇课文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本课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任务。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丢失的一个起始环节,也是学生顺利进行课堂学习的前提保证。这节课学生在课前依据导学提纲充分读·画、悟·批、思·疑。我浏览了一下学生的书和预习提纲,可以看出学生自由地与文本对话,而且将自己的理解作批注,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更可贵的是能够大胆质疑,将自己存在困惑之处提出来,我们说思源于疑,疑能促进深层次的思考,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我觉得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自主学习是充分的。
(二)合作交流畅快 课中合作交流是建立在每个同学充分自读自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愿望后进行的。这种交流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既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又是一种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先是小组交流,可以看到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同学虽然学习能力不同,但都能主动参与;然后是全班反馈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我校语文学科的教研课题是《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这节课戈老师展示了我校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戈老师落实了四个给予:(1)给予一定的框架。教给学生一定的说话方式,如:“我们小组研究的是( )描写”,“请看第( )自然段”,“我觉得……”, “我感受到了……”,“我有不同意见……”,“我有补充……”等等。有了一定的范式,学生便有话可说,条理性会更强些。(2)给予一定的准备。让学生养成了先想后说的习惯,先在脑子里组织语言,想想自己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到时再一鼓作气的说出自己的想法。(3)给予一定的空间。允许学生出错,多表扬,多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4)给予一定的时间。学会等待,给学生一个思考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中戈老师注意用体态语示意、引导学生将话说完整。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精于表达,交流得畅快。
(三)自主探究精彩 课后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作业,自主探究完成。我想作业一定会精彩纷呈。
二、教师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我觉得戈老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做到了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做到了帮助、引导。
(一)教学环节清晰 本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检查预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总结回归——拓展延伸,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涵盖了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训练。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娜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词、句,读、议、问结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我认为“小练笔”和“作业设计”凸显了教师的创造性,加深与拓展了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戈老师巧设“小练笔”,对威廉叔叔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进行想象刻画,我认为这个读写结合的点抓得好,抓住了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补充想象,透过威廉叔叔“疲惫不堪”“忧心忡忡”的表面引领学生深入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戈老师精心设计课后作业,把课后作业作为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作业作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之一。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作业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精心编写和设计的作业,却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和欣赏,导致学生仍是被动地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的作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全体轻个体,二是重智商轻情商,三是重设计轻反馈,四是重结果轻过程。
(二)问题引导得法
本节课戈老师以“为什么威廉叔叔夸奖纳塔莉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活动。这个问题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的重难点,抓住了文章的情感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更可贵的是戈老师在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善于追问,一个个小问题总是在学生的发言中提炼出来。如“忧心忡忡什么意思?”“谁的心里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 ……这样做,一方面学生的发言得到了重视,学生受到了“尊重与赞赏”,积极性会更高;另一方面因为问题是从学生的发言中产生的,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更大地扩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尤其是在学生困惑时,帮助学生跳出原有的框子,获得“柳暗花明”的兴奋感,精彩的课堂生成也在这被戈老师激活的思维中产生:“戈老师,为什么纳塔莉开始眼中的‘陌生人,后来称‘歹徒?” 戈老师采撷到了这难得的生成资源,“顺学而导”,顺着学生的思路加以拓展,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评价恰当有效
教师恰当有效的评价能够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断有生疑的动力,探疑的愿望,释疑的可能。戈老师整节课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及时、有效。“你很会抓关键词。”,“听你的朗读我已经看到了一个聪明的娜塔莉了。”,“短短几分钟就写出了近百字,你的语文功底真强!” ……这些评价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威廉叔叔的心里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你们说得好,请写写吧!”,“你们读得好,说得好,写得好,还想挑战吗?” ……这些评价不断推进着教学过程;“假如你在预习中的疑问通过交流与认真倾听已经解决了,就给自己画颗星吧!”,学生的自我评价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也为课堂创设了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这节课戈老师力图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体现语文的探求之味 ,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