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摘 要]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并提出相关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兴趣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是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目标的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优良品质学生的目的。
一、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1.培训道德思维能力。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導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括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2.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主题。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学习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发生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强调,教学要既能“真实反映社会”,又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导入
1.故事导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普遍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灵活应用故事导入新课,能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如品德与社会中讲《生死不离》,可以讲述了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奋勇救人的故事,由于他的特殊贡献,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那娇小的身躯与高挑的姚明并肩走在中国体育带团最前面。学生被这个故事打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歌曲导入。小学生喜欢明星,更喜欢流行歌曲,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感染,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事半功果。如,在《父母恩情深似海》一课时,就用多媒体播放了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导入,从而不仅让学生在欣赏美妙歌曲的基础上切身感悟父母之爱,世界上最纯真、最无私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而且对“活动交流”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3.悬念导入。问题是自主探究的先导、资源和原动力,教师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还要善于联系和利用旧知识,把新旧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以此作为新课导入的切入点,以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1.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开放式教学。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另外,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同时还要把握好开放程度的适度性,做到张合有度、紧弛有致。
2.建立快乐学习。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只有学生对所教学的内容感兴趣了,才能 更好的学习。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死板教科书, 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把一些新生事物以及新的事件及时的拿出来与学生共同,让大家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中积极的各抒己见,最后做一个总结从而让大家受到教育。甚至于可 以给学布置一下有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互联网的搜索拓展和延 伸知识,化被动为主动。
3.注重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是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和概括,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及其技能更好地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要让学生知道整堂课主要讲什么,给一堂课教学划上句号,又要给学生提出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或学生生活实际有何联系,添上问号,可以说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课堂小结要改变过去侧重于知识点的归纳掌握的做法,改变过去教师“包办代替”的形式。课堂小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既注意了行为的落实,又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把课内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堂外,使学生感觉到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既学到了新知识又懂得了这些新知识与自己身边社会生活的联系,还学会了用新知识简单分析身边的事例,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四、结语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需要实践活动与知识相结合教学的课程。教师通过生活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创造能力、新旧知识的整合能力。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形成热爱生活的品质,拥有对知识乐于探究的态度。在生动、具体的教授过程中,达到教育目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瑜,关于价值澄清理论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
[3]王志庆,怎样拓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J].科学咨询, 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