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强
随着传统文化教育热潮的袭来,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下的古诗词教学要么让学生死记硬背,失去了古诗词的鲜活;要么把古诗词当作一种工具或者语言的游戏,内在的精神力走向衰败;要么为赋新词强说愁,脱离学生生活。笔者认为任何技术性的或者片段性的变革,都不足以解决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古诗词教学需要一次整体性的变革——回到原点:回到古诗词的生命立场,回到古诗词的吟诵传统,回到古诗文的学习传统。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春望》诗词吟诵课为例,抛砖引玉。《春望》吟诵课通过消弭式整合,在“家国情怀”主题统领下,链接大量诗歌、史料,激活学生思维与积累过的诗词,让学生在思辨中被诗人的家国情怀所感染,从而对春花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和体悟。
一、回到生命主题:文心即人心,生命即立场
1.为什么“主题”是古诗词教学的不二选择?
钱穆先生曾言,“文心即人心,即人之性情,人之生命所在。故亦可谓文学即人生,倘能人生而即文学,此则为人生之最高理想,最高艺术”。评论家谢有顺甚至认为“以生命,通性情,自内而外,故中国文学被称为心学”。以此观点推论,中国传统文学一直以来都是诗词为主流,小说则被视为“不入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文人重视自己生命的表达,而轻视虚构、描摹实施这一写作路径,文章是为天地立心,而不是只见事物,不见生命和性情。所以,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必须回到这一原点——文心即人心,生命即立场。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认为:“语言作为来自心灵的声音,作为源自生命的表达,其学习与教育首先应基于生命与生命的内涵,基于心灵与心灵的吁求,语言从生活中提炼并回到精神生命之中,形成价值主题。”笔者认为这个价值主题就是钱穆先生所言的“文心”“人心”,也是中国以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根本追求。主题就是回到这个原点的不二选择。
2.如何选择主题?
杜甫的诗可以用“伟大”形容,很多程度是因为他把自己全部人生能融入其作品中。钱穆先生认为:“他那忠君爱国的人格,在他诗里,实也没有讲,只是讲家常。他的诗,就高在这上。我们读他的诗,无形中就会受到他极高人格的感召。正为他不讲忠孝,不讲道德,只把他日常人生放进诗去,而却没有一句不是忠孝,不是道德,不是儒家人生理想最高的境界。若使杜诗背后没有杜工部这一人,这些诗也就没有价值了。”要读懂《春望》,就必须回到杜甫,透过这些“家常”回到杜甫的人生、杜甫的价值,否则诗的价值就出不来。
《春望》所体现的杜甫的“人生”和“价值”的主题在哪里?是儒家,是孔孟,是忠孝。但是这些主题又怎样跟学生相连接呢?我们知道李白的、杜甫的诗都不是在书斋里写的,他们的诗歌活在生活之中,活在人生的广大现场里。学生虽然没有那么多人生经历,但是毕竟是有生活的,有情感共鸣的。所以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就是《春望》的主题连接点。
学生在理性上可能理解不了“忠孝”,但是在感性上却能感受到家国之重要(比如,看一些战争片,小学生往往爱憎分明,情感上坚决热爱国家,愤恨敌人),所以我们把《春望》的主题定为“家国情怀”。学生可以对“家国情怀”的内涵有丰富的、个性的理解生成。
3.如何生成主题?
前期准备: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语文团队开发春花课程,学生在“木兰花语”“丁香诗会”“梦回桃源”等课程后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春花的诗歌,初步具有欣赏春花之审美雅趣。
选择切入点:《春望》即以春为切入点,学生观看附小春天视频,吟诵涌现在心头的春天诗词,再吟诵《春望》,发现《春望》之春和之前积累的春天诗词在情感上很不一样——原来是因为背景不同,《春望》是在“国破”背景下。
探究文本:前后两种情感的强烈对比的冲击,学生已经深切感受到“国破”的悲恨。小组合作探究《春望》中诗人的几处悲恨之后,学生跳出悲恨,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家国情怀——因为这样的情怀,才有这样的悲恨。
整合资料:没有历史感,就不会用宽广的眼界看世界,就很容易陷入偏执、狭隘,难以有温润之心。钱穆先生劝告我们对历史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这样“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国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家国情怀却生生不息。我们补充了岳飞的《满江红》,更在清华附小百年校庆之际,我们链接了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讲述校歌背后那个“国破”后的春天,清华附小的师生如何辗转大半个中国,如何回到清华园,如何有现在我们看到的美好春天。学生就在这样的历史的长河中,被浓浓的家国情怀所浸润。
4.生成主题:丰富、个性。
本节课以“家国情怀”主题为统领,在“春天”的大情境下, 一望附小春天的花朵,心中感觉到的只是花的美;一望杜甫的《春望》,感受到的只是悲恨。结合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和冯友兰的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结合附小的历史,再望附小之春,心中是无限的感叹;带着新的理解再望《春望》,学生在内涵丰富的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把家国情怀种在了心中。
师:(播放附小春天视频)当我们再次徜徉在附小春天的时候,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美好的春天来之不易,珍惜美好时光。
生: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我讨厌战争。
生: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的安稳,就没有家和我们的幸福。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只有不能像商女那样不知亡国恨,国家才能延续,才有我们现在。
生:我想给成志学校的师生吟诵《少年中国说》。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
生:家国情怀。
师:无论是国破还是和平时期,家国情怀都应该是种子,播在我们每个人心间。爱家、爱校、爱国,已经成为我们每个附小人的精神因子。
通过主题构建,在古今同一主题的诗歌整合中,在超越时空的跨度中,学生与诗人之间。学生与自己脚下这片校园架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展的立体课堂。如此的主题构建型的古诗教学,引导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地欣赏古诗,使语文教学有了鲜活的灵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洒脱和厚重,少了一份苍白和浅薄,使得主题真正地埋在儿童的内心。
二、回到吟诵:汉语诗文活态
徐建顺教授多年的研究发现:“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
也就是说,古诗词是诗人们先吟诵出来,然后才落笔的。即汉语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这样,离开了声音的阐释,对汉语诗文的理解必然是不完整、不准确、不深入的。所以,古诗词教学必须回到吟诵这个原点,承接传统诗词学习的这个传统。
1.吟诵是感受诗人情感的重要方式。
现在很多教师教古诗词,却不懂诗词格律,这就失去了古诗词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古诗词的韵、平仄等格律背后都是有相当的意义,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必要途径。《春望》很明显和学生课前吟诵的大量春天诗词不一样,一吟诵就能发现。
师:吟诵这首诗,谈谈与刚才吟诵的春天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生1:我给大家吟诵一下,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诗入声字比较多。国、泪、别、白、欲、不,入声字读起来很短促,有力,我想起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生2:我来补充,除了入声字,这首诗压韵的字“深、心、金、簪”吟诵的时候拉长,能够感受到情感的深切绵长。
这个教学片段中,就是学生根据入声字和韵发现诗人的情感的。
2.吟诵是理解诗词的重要
方式。
学生已经在笔者带领下学会了吟诵的基本规则“平长仄短,以字行腔”,学生拿到一首诗就能按照格律标出平仄,进行吟诵。在吟诵中想象画面,感受平仄后面的意义,借助平仄来深入理解诗词。以下教学片段就是学生在“书”拉长的平音中感受到家书的厚重,抵得上万两黄金。
师:有人说家信,杜甫为什么不说家信,非要说家书。
生:符合平仄规律。
生:信,仄声,给人感觉很快,但是书,平声拉长,给人感觉比较慢。
生:书,拉长,让人感觉家书里面写得东西很多。
师:是啊,如果你是杜甫,你可能在家书里写?
生:孩子怎么样?
生:家里能吃饱饭吗?
师:是啊,千叮咛,万嘱咐,无数个问题想问。这薄薄的家书要比万两金子还贵重。吟——
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
3.吟诵,激发学生大量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教学,唯有大量积累、反复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没有背诵一定量的诗词,就很难在诗词的世界里登堂入室。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机,让儿童积累大量古诗词,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就是建立在儿童大量积累古诗词的基础上的,这节课上学生引用的古诗词和古文达到20首(句)之多,涉及唐诗、宋词、《论语》《老子》等经典。正是因为这么丰厚的积累,才有后面课堂上的深度思辨和主题生成。
从上表可知,教师平时补充的古诗文和学生自己积累的古诗文共占62%,也就是说,大量积累绝不能只靠教材里的古诗文,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教师应该还要补充大量古诗词。吟诵的音乐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喜欢背诵古诗词,在快乐中积累大量的古诗词。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古诗词教学应该务本,回到原点,回到古诗文本身,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宽阔的大路。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