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入驱动假设是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创立的外语学习理论主要组成内容。本文分析了输入驱动假设理论基本内涵和要点,并结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提出了有益理论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提高提供可靠理论指导。
【关键词】输入驱动假设;阅读教学;启示
1 输入驱动假设理论
输入驱动假设理论是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创立的外语学习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语言输入是指学生能够从听到的内容中学习到有价值的语法知识。克拉申指出,外语学习主要包含两种因素:一是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二是学生对语言输入内容接受效率。这里的“输入”是一个重要节点。
“可理解的输入”是指语言学习者听到并能够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难度稍微高于学习者当前语言掌握能力。克拉申将学习者当前语言能力表述为“i”,并将其下一个语言提升目标定义“十l”。这里的“1”就是语言学习者与下一个阶段语言能力的差距。因此,只有学习者能够接触到“+1”的内容时,才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2 如何让阅读成为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
2.1“输入驱动假设”与阅读理解能力
Brown(1983)认为,任何语言交流都需要用到四种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准确沟通的目的。其中听力和阅读能力是领会式技能,是语言感知过程;口语和写作能力是表达式技能,是语言形成过程。因此,听和读是将外部语言转换成内部语言的过程,是语言输入手段,而说与写是语言的输出手段。本文认为,语言输入与阅读教学联系紧密。学生阅读量越大、质量越高,就越能够提高语言能力。实践经验表明,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还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有效“可理解输入”建立在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基础上
每个英语学习者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速度,阅读方法主要分以下四种:即精读、泛读、快读和批评性阅读。
(1)精读要求保证较高的阅读质量。读者要了解每句话的内容,能够准确分析其句法和结构,搞清楚每个语法难点和用法。
(2)泛读要求扩大阅读信息量。读者要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信息,能够通过上下文猜测新词意思,通过泛读不断养成语言思维习惯。
(3)快读要求提高阅读速度。读者在掌握阅读内容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批评性阅读是一种要求很高的阅读。要求读者能够对作者立场、文章论点等进行深度把握。
2.3有效的“可理解输入”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其与学生词汇储备基本相当,文章形式以故事、新闻等通俗易懂的材料为主,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之后,可以再选择更高难度的阅读材料,保证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特别是要将“可理解”作为第一原则。
(1)可理解性原则。根据前面分析可以得知,“可理解性输入”是指“稍高于學生现有语言能力的输入”,它不拘泥于语言形式,只要可以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扩大学生语言信息量即可。
(2)粗调性原则。阅读是一种语言输入过程,阅读量越大,学生存储的信息量也就越大,越容易促进阅读水平提高;过细的语言理解要求会产生负面影响。大量广泛的阅读能够不断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储备和大脑思维方式。
(3)趣味性原则。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保证阅读材料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阅读训练效果。
(4)广泛性和多样性原则。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尽量选择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语言知识和信息量,从天文地理到历史文化,再到生态环境,不断丰富学生语言背景文化知识,有效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保证阅读过程中实现有效“可理解输入”。
2.4有效的可理解输入需要降低情感过滤的作用
阅读过程是读者从书面内容中获取信息的心理活动过程。近年来,国外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心理对外语学习效果影响十分明显,其中感情因素最为突出。学生情感障碍越多,可获取和吸收的阅读信息就越少。克拉申指出,影响“可理解输人”的感情变量主要有学习动机、态度和焦虑。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范围,帮助学生减少情感因素干扰,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输人驱动假设是克拉申外语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我们揭示了语言学习规律。 用克拉申的话来说,只要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包含“可理解的输入”,就有利于促进语言学习。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输入驱动假设是目前外语学习理论中最权威的指导理论。虽然我国教育界对其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可理解输入”强调了输入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强语言沟通和运用,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在大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可输入驱动假设理论为指导思想,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有效降低情感过滤,不断提高阅读过程中的“可理解性输入”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H.D. 200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 Cook, V. 2000.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3]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黄茜(1982年2月-),女,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 ,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