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永祥
摘 要:电影业在进展,海报宣传也随着变更。作为宣传路径,海报折射出这一时段的艺术形态,可被看成缩影。电影行业之中,海报传递着多样的电影信息,在各时段也显现出多重的角色。现今状态下,电影海报增添了自带的商业价值,承担传播职责。探析海报设计、识别它的演变历程,摸索设计海报的新路径。
关键词:国内电影海报;设计;演变
宣传电影不可脱离布设的海报。电影海报特有的表现途径、元素及风格都不停在变更,朝向新的方向。电影海报涵盖着传统范畴内的多样文明,显出艺术之美。解析海报设计,就要摸索它变更的各时段进程,发觉潜在的变更规律。在这种基础上,探寻创新途径,创设新颖的海报设计。
一、概要的演变走向
电影海报有着宣传的特性,常见为宣传画、其他类型海报。它伴随着电影变更而变更,可追溯于初始时段的设计。从初始设计起,海报就显现了本源的宣传价值,它明晰了电影主旨、简介编剧导演及参与的演员、简介制片厂等。海报产生之初,它含有单一的黑白线条,缺失了吸引力[1]。
历经改革开放,电影业也获取了凸显的提升。电影变更了初始的单一题材,增添了娱乐性。这种态势下,行业延展了多样格局。与之相伴,海报也变更了固有的单调宣传,价值变得多样。现今时期内,创设出来的电影都融汇了新颖的艺术,单纯依托黑白线条很难表征它的本质。为此,手工描画出来的海报被替换,增添艺术设计。借鉴平面设计,电影海报渐渐趋向成熟,设计更为完备。
二、解析设计演变
(一)建国前的海报
最早海报设计借助了单一文字,印刷可得广告画。这类画面偏单调,可选黑白线条、简单水彩画等。进入三十年代,海报添加了更多色调,也增加了图像。通常设计中,海报侧重添加放大了的主角,搭配必备的叙述。历经逐渐演变,描绘海报必备的途径添加了水粉、素描及水墨画、线条以及色调。
(二)改革开放前的海报
成立新中国后,海报延展了外在的电影宣传。在这一时段内,海报增设了多样的政治类题材,多为红色影片,但缺失娱乐性。这一时段之中的海报更为凸显剧情、描绘主角形象。对于有些海报,侧重凸显精彩镜头、宣传某些特写。这类海报去除了概要的简介,拓展思维想象。这个时段创设出来的海报有着明晰的针对特性,显现宏观方针、总体政治指引。
(三)上世纪末的海报
历经改革开放,经济提快了原有的进展速率,各行业走入正轨。电影业在复兴,显现多样的进展态势。对比上一时段,电影不再侧重政治、宏观的倾向等,而是转为注重平日内的生活细节,表达大众情感。设计导向变更,海报接纳了本土特有的语言,受到大众关心。总体上看,海报仍多为手动描绘,但侧重了整体,也考量了筛选的色调、图像以及字体,增添了欣赏性[2]。到了上世纪末,总的海报水准被提升,注重传递情感,又带有艺术性。
(四)新时期的海报
进入了新时期,国际交流更为多样,社会快速进展。创设了多样电影,就要配有更多样的新颖海报。伴随技术进步,替换了手动描绘出来的海报,借助微机来重设新的海报。电脑创设出来的海报更为多元,同时也很生动。经由专门设计,广告公司渐渐参与。街头海报被移转至电视、报纸以及杂志,借助于多媒体。变更一维海报,添加了二维的、立体状态的新海报。
三、疑难以及化解
(一)演变之中的难题
电影业创始时,虽然手绘海报,但它融汇着深层内涵,拥有很厚重的韵味。科技不断进展,海报添加了新颖技术,例如平面设计、多样摄影技术。新技术凸显了海报的多样效果,但却显得世俗。商业化氛围下,广告公司接纳了这样的设计,增添平面设计、商业性的手段。这种情形下,很难从本源上确认海报应有的价值,海报日渐变得世俗,失掉了初始的内涵。
我们电影业虽获取了进展,然而对比国外,仍显出了差异。面对偏低票房,急于去变更这一现状,增添海报的吸引性。受到利润驱动,不惜去剽窃其他海报特有的设计,或者简单模仿。海报显出同质倾向,单纯叠加及拼接,忽略本源的电影内涵。侧重绚烂画面,拼接可得多样的特效,增添了吸引力,却缺失了实质。
(二)摸索化解思路
在各个时段内,宣传电影都要依托海报,不可缺失海报。作为宣传桥梁,应添加新颖的海报创意,凸显艺术主旨。唯有如此,海报才可被接纳并欣赏,展现自身价值。为了表现电影,海报可以添加炫彩的新颖手段,但不可单纯去侧重修饰。应当拒绝仿照、杜绝同质的总倾向[3]。针对电影本体,就要升华原有的海报精神,真正去吸引受众。
海报应能添加视觉吸引,借助制作艺术。但应注重的是:制作出来的海报应能去除偏重的商业气息,探寻文化根基。国际化趋势下,海报也有着更多样的欣赏性。设计海报就应着力去提升水准,添加文化内涵。这样做,注重衔接了更广范畴的国际电影业,也保留了特色。唯有拥有特色,才会彰显独有的海报魅力。这样做,从本源上增添了魅力,而非借助于单纯的科技路径[4]。
为了扩展影响,一旦推出某一电影,在最短时段内就应创设海报。海报要吻合多样的审美,满足审美要求。海报承载多样的信息,被看成沟通受众的必要桥梁。在投入很高、大片数目剧增的新时代,电影海报融汇了更厚重的商业氛围。设计电影海报,不仅为吸纳更广的受众,更为保护好本体的电影内涵,不会流于世俗。
四、结语
时代不断变化,电影海报也添加了新内涵。从现状看,海报传播可用的路径更为多样,范畴也被拓展。电影业在壮大,海报不仅被设定成单一宣传,还添加了特有的商业内涵,明晰了艺术基调[5]。未来设计中,还要提升水准,供应多方位的完备保障,让海报设计渐渐变得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姜敏. 浅析国内电影海报设计的演变[J]. 电影文学,2014(15):156-157.
[2]罗亮刚,罗高生. 书法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3):110-111.
[3]祖宇.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及80年代中国电影海报研究[J]. 包装世界,2011(02):82-84.
[4]木舟. 中国当代电影海报设计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至今[J]. 装饰,2015(05):44-47.
[5]李滌尘. 浅析电影海报中的文字设计[J]. 电影文学,2012(1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