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的王家康老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长跑老将”:他曾以九旬的高龄连续参加了七届“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4.5公里健身跑)和三届“安利纽崔莱”10公里健康跑活动,并跑完全程,从而被世界吉尼斯总部核准为“参加大型长跑比赛活动次数最多的高龄老人”。
出生于1912年12月的王家康家住上海市松江城区。
说来有趣,王家康的长跑启蒙老师竟然是他的“小脚”母亲。他的母亲虽然裹着“粽子脚”,迈不开大步,但经常锻炼身体。若要说她“身怀绝技”也不为过,80多岁时,她还能来一招“倒挂金钩”,即头朝下,用双脚钩住树枝。96岁时,王家康的母亲无疾而终。
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让王家康从小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15岁小学毕业后,王家康从嘉定来到靠近外滩的一家百货批发部学做生意,每天早上,他都要沿着黄浦江边跑上两圈。解放后,工作单位搬到松江,他又在城区的十里长街坚持长跑,每天跑10公里左右。从少年时代到现在,王家康坚持跑了整整85个年头儿。
王家康爱跑,也爱旅游。95岁时,王家康和老年长跑队的老兄弟们同去北京游玩,在长城上,几个人你追我赶,健步如飞。急得年轻的导游生怕他们跑丢了。一转眼,忽见王家康已经站在八达岭上,正朝着他挥手呢!
王家康爱看电视、爱读报,得知上海同三国道上架起了黄浦江大桥,就带着一帮老兄弟跑到李塔汇去看大桥;得知枫泾古镇改造迎客,又与老兄弟们从松江跑封金山枫泾观光旅游;得知泗泾的馄饨皮子薄,忒好吃,他又跑到泗泾买了8斤馄饨皮,再跑回家分送给子女……
除了长跑,王家康每天一早起床后,会先弯弯腰、踢踢腿、做几个俯卧撑(至今他都能连续做20个俯卧撑且大气不喘)热热身,然后开始长跑。遇到下雨天,就撑着伞跑。
也许是多年的习惯已成自然,“一旦停下来,便觉得不适。”
前不久,有些活动的组织方考虑到王家康的年龄,劝他不要参加长跑比赛了,否则,真不知他要和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世界长跑爱好者“比拼”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