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婧婧
江南水乡被称为最有中国味的地方,在那阡陌纵横的水道上小桥边养育了低聆着吴侬软语的粉色,历史的陈旧和传统的秀美让人魂牵梦绕。去过周庄的人都说周庄很美不去可惜,但我觉得如果不到枫泾古镇,更是一种遗憾。枫泾,与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等,并列为全国六个著名江南水乡古镇。这儿是让人返璞归真的栖息地,它的民风“淳朴”,也没有周庄、西塘那么重的商业气息。早晨在“幽静的长廊”上“走走停停”,中午“傍水吃饭”,然后“打打瞌睡”或者“找个茶楼,喝喝茶、磕磕瓜子”,慢慢感觉——
走进上海市郊的枫泾古镇,宛如走进一幅真实的水墨画。人们常说:天下美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枫泾却是“九分美景一分打扮”。这儿只见古园小桥流水,风情婉约灵秀,几条静静的小河贯穿小镇。
原来地处上海西南的金山区枫泾,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金山区枫泾古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已有1500多年历史,最早兴起于唐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枫泾在明清时期已是棉纺织业重镇,共享“衣被天下”的荣誉。古时有“三步一座桥、一望十条巷”之誉,枫泾与江苏的周庄、同里等,并列为全国六个著名古镇之一。
尽管枫泾游人不少,依然感觉有一种远离城市喧闹的幽静。这种静,是置身古韵水乡的景色中,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头脑中那些久远又熟悉的渴望纷至沓来。
江南古镇都离不开水,水是古镇的灵魂。河边的建筑,大都是临水而建,有的墙身直插河水里,与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诠释。在枫泾,码头三步一设。既然身着土布蓝褂子的船娘热情招呼,那么就荡舟一回好了。船娘自得其乐哼起小曲,乘着船,看着流过眼前的景色,吃着当地的特产,听着咯吱、咯吱的摇船声,随着橹的荡漾,我的心也一起荡漾。
枫泾最有名的当属小巧玲珑、构筑典雅的枫泾三桥。周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以陈逸飞所画的《双桥》而出名的,其实枫泾三桥也是别有风味的,它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漫步三桥是同里最具人气的旅游项目,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三桥相连,连接河岸茶楼、长廊,串起众多的景观,三桥景区的两岸,老屋河埠、石桥流水、浓厚的古色古香味道。
和平街上有个“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三百园”门头上方的“三百园”三个字是由漫画大师丁聪所题的,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分别是百灯馆、百篮馆、百行馆。在馆里,像平常用的灯和篮子这么家居的东西,也被细心的当地人搜罗来。煤油灯、马灯、探照灯,什么年代的灯具都有,现在看起来还都很有味道。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蓝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中央,成为百篮馆的标志。百行馆中那个案头放着一个猪头正在切肉的张飞竟被尊为屠宰行的祖师爷,着实有趣。
别看枫泾的规模不大,画馆和名画家祖居倒是三两步撞到一个。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很是热闹,客厅天井里站满了人。他家三釜书屋的二楼是一个画作的陈列室,大师笔下的少女个个健康圆实,有黑红的脸盘。
枫泾文化发达,所谓“三画一棋”(即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围棋国手顾水如、金山农民画)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留连。站在枫泾小河边,思绪在千年岁月里来回穿行。
穿梭游走在古巷幽弄,一幢幢木楼花窗,一只只竹篮,一盏盏明灯……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不觉今夕是何年。我带着依恋离开古镇,我想我会再来枫泾的,到时候,再约上三五好友,乘上游船,斟上一杯枫泾黄酒,尝着天香豆腐干、桂花状元糕,在大红灯笼的晃荡中,在摇船的咯吱声中沉醉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