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水 宋世波
摘 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现状,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的,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教学效果表明,人才培养改革后培养出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职业岗位能力;教学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未经过严格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土建类专业,据统计我国开设的土建大类的专业数是3001个,每年的招生人数为398400人,在校生人数1138612人[1]。然而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办学条件却相差甚远。从业人员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使高等院校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于2014年编制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2],评价和考核学校的教学条件要求是实训条件是否满足最小教学班的要求。
1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建筑类专业的培养特点主要有:①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建设没有特色;②实训条件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③培养出来的学生胜任不了企业的工作;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大部分是学校一头热。
我国目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②“2+1”人才培养模式;③“双证书”模式;④项目中心人才培养模式[3]。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到学生对现有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不知道毕业后会做些什么,缺乏上岗后胜任工作的信心。同时发现目前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对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剖析以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必须充分调研、了解建筑企业对高职人才岗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继而制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要围绕岗位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又学到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就是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培养模式中忽略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将受到知识能力培养和岗位能力培养,并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强化训练岗位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到岗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缩短学习与就业的距离。
2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
结合安阳職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筑工程岗位的特点以及土建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在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施工员实际工作过程,毕业能达到“双证书”就业。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将主要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实现教学环境就是生产环境,教学活动就是真实的生产过程。以施工过程为主线,融入岗位职业资格(二级建造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1年顶岗实习)优化为“2.5+0.5”的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岗前综合实训,半年顶岗实习),前四学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第五学期主要进行以施工图讲解为主线的岗前综合实训,进行了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建筑施工图会审与绘制实训、建筑预算及招投标实训、建筑施工方案实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安全管理等专项练习,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来检验学习的状况,并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
这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技能,加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周期比较长,在工程上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对在学校学习的岗位知识全面应用。对此,我们建设了满足最小教学班的实训场地,主要包括施工实体仿真实训室,钢筋加工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招投标模拟实训室,施工仿真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通过在实训室里演练操作,使学生能够对所有的岗位都能了解并应用,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同时解决了工地上危险的状况。通过岗前综合实训,学生掌握了从测量放线到竣工验收一系列的工序,并能够制定简单的施工方案,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2012级学生受到了岗前综合实训,通过2012级建筑系学生顶岗实习反映出,这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4 结论
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就在于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将“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2.5+0.5”的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培养改革后培养出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参考文献:
[1]胡兴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解析[J].职教论坛,2012.01.
[2]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9.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基金项目:安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特色校建设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子项目《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ZTSX1401002)。
作者简介:杨连水(1964.10-),男,河南安阳人,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结构设计;宋世波(1986.02-),男,河南新乡人,工学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建筑施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