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扁平化界面设计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2015-05-30 17:49:09齐冲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扁平化界面设计物化

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规格层出不穷,界面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信息,繁复的界面装饰细节,使界面显得越发臃肿。而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界面的内容和功能,于是信息界面呈现出扁平化的趋势。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见证了软件和应用界面设计从拟物化向扁平化的快速转变。尽管这一趋势现在已经无处不在,甚至是标志设计和海报的设计也开始采用扁平化,但扁平化的设计风格依然饱受争议。笔者认为对设计风格的选取最终还是要根据时代背景和产品的功能需求情况而定。本文将从信息层级化和市场适应性来分析扁平化设计的优势及扁平化的发展现状。

“扁平化”的概念来自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扁平化管理制度,它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结构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管理组织,使其管理组织能够达到敏捷、灵活、富有创造性、柔和性的目的。在手机的用户界面设计中,之所以称之为做“扁平化”设计,是这种设计形式所使用的特点和本身的式样所决定的,“零3D”属性的设计是扁平化设计的简单直白明确定义。

信息层级化,传递更精准,使用效率更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米开朗奇罗在被问到他是怎样创作大卫雕像时回答到:“很简单,我只要凿去多余的石头,留下有用的”。扁平化设计正是摒弃拟物化过分装饰的写实效果用简单的色彩文字和图形及版式来达到高效率的传递信息。

有人说扁平化设计的设计师偷懒的结果,因为扁平化只需要简单的扁平图形元素,合适的字体和色彩搭配及网格形式的版式便是扁平化设计,实则不然。扁平化设计不仅仅是视觉元素的扁平,更重要的是信息层级的扁平。因此设计师需要更多的精力放在视觉的处理和信息层级的处理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出色的扁平化界面。拟物化需要物体的高度模拟和丰富的细节、质感、层次和阴影,这些最终都是需要通过视觉元素来实现的。但实际上用户最后需要关注的只是信息本身,这些视觉元素或许在用户使用初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装饰,但是久而久之,对用户来说就是一种干扰信息,因为用户需要的是更简单、更直接的信息。另外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信息的传递要求也要更精确。试想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拟物化界面的用户需要查下天气情况,如果是拟物化设计我们需要点进天气软件,然后一页页的去翻阅近期的天气情况。相比拟物化而言,扁平化界面的用户只需看一眼屏幕便可一眼看到近期的天气情况,因为近期的天气情况都是以一种扁平化的形式展现在了手机屏幕上,无需点进去这一多余操作。还有直接把天气、时间、日期、电量等信息直接显示在图标上,简洁明了的色彩版式和文字搭配更加快捷有效的传递着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就是一种扁平化减少信息层级的方式。信息层架的减少既减轻用户的工作量,同时也体现了形式服务于功能这一设计原则,这更是对用户的一种关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的繁重化,长期面对复杂的拟物化设计也导致内心向往简单、轻松的心境。而扁平化手机界面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注重产品功能,便于人们准确高效的接收各种信息,这无疑更适合人们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以至于扁平化手机界面相比拟物化界面更具发展潜力和优势。

数码产品高度普及的时代,扁平化适应性更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码产品的逐渐普及,大部分软件都会受限于所运行的平台。屏幕尺寸和像素密度是硬件方面的限制因素。较小的界面大大限制了设计调色板的范围,也就意味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屏幕上表现出优秀的拟物化界面越来越难。2011年安卓4.0问世,从此手机界面逐渐开始实行扁平化的设计风格,2013年ios7也开始采用扁平化的界面设计风格,此时,扁平化开始在界面设计中崭露头角,同时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纵观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展,为什么安卓系统的手机界面是最早使用扁平化设计的,原因就是安卓的各种各样分辨率的设备太多,而扁平化的设计风格相比拟物化更适合于各种分辨率规格的数码设备。因此小到运动手表大到几英寸的汽车电子显示屏,都能使用扁平化的设计风格,但是我们却无法想象出在iphone whach 那么小的屏幕上做出的高度拟物化的界面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就顺应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扁平化设计适应性更强,换言之,相比拟物化而言,扁平化的界面设计能够更好的适应现在品牌多样化,尺寸多样化,像素多样化和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用拟物的方式来描绘现实世界中的东西,学习成本低,易记。当初苹果手机采用拟物化的界面设计的一个理想是:任何年龄的人,任何经历的人,都可以在拿到设备后的几分钟内轻松的掌握它的用法。于是苹果公司通过利用人们的日常经验,做出拟物化的界面,从而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以及理解难度。而扁平化为什么能够日渐成为一种设计思潮?首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回顾历史便会发现从拟物到扁平也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我们中国文字的发展和世界绘画风格的演变过程一样。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文字一开始都是象形文字,用拟物的方式来描绘现实世界中的东西,尽可能的使事物再现,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趋繁荣的发展,越来越多抽象化的概念涌现出来,我们会越来越发现我们已经无法用拟物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开始放弃拟物,采用表音的方式来记录事物。相类似的,我们的绘画从一直到摄影术发明之前都是在追求写实,非常极致的写实,那时人们人物写实即是美;但是照相机发明之后,人们发现,有了照相机,人们无论画的多么的写实,也无法跟照相机相比较,那时,仿佛写实派的画家已经无路可走,所以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另辟蹊径,用抽象的方式去绘画去表现。于是当代的艺术,越来越抽象,彻底摆脱了现实世界的束缚。回顾艺术史,我们都可以看出,一开始人们都努力去还原现实世界,在技法和感觉越来越完善的同时,我们开始意识到了“还原现实”的局限性,所以开始冲破现实的束缚,选择抽象。

当今流行着一种“类扁平化”(伪扁平化)的设计风格。比如说,在简单的按钮加一点点渐变或阴影,从而使这种风格成为其特色,产生出一种扁平化设计的变种。这种设计在扁平化还没有被各个年龄阶段的和经历的人们接受之前要比单纯的扁平化更具有适用性和灵活性。当扁平化在设计界刚刚崭露头角时,人们怀疑在拟物化的背景下会增大人们对扁平化界面的认知难度,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扁平化终究会被人们所接受,就像文字的演变和绘画历史的演变一样,人们的审美需求需要更新,市场的竞争和产品的功能需要扁平化设计登上历史舞台。类扁平化设计其实这只是拟物化逐渐被扁平化所取代的一种暂时性的设计形式,当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都了解到和接受了扁平化设计时“类扁平化”设计将会很快被扁平化设计所取代。

结语

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如同历史上众多的艺术流派一样,需要存在多种风格和形式,这是艺术的需要也是大众的需要。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主义、新艺术运动,再到20世纪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的出现,艺术由开始的写实风格到后来出现抽象风格,形式不断的丰富并且流派也越来越多样化,使艺术走向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扁平化并不能苛刻的去束缚设计师不使用或者是摒弃拟物化设计,我们只是理智的去减少不必要的视觉引导元素和效果,使我们的设计在视觉引导上更加的直观和纯粹。也许拟物化不会在很快的时间内消失,因为某一种风格总会有一部分人喜欢,一部分人不喜欢,况且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失总是需要一个时间段。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也许极简的扁平化设计,也有可能会被人看腻而适当加入一些装饰元素,或者是扁平化设计又被别的风格设计所替代,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或长或短。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齐冲(1989 -),男,山东济宁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包装设计。

猜你喜欢
扁平化界面设计物化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大众文艺(2023年22期)2023-12-10 04:27:18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大众文艺(2022年19期)2022-10-19 08:18:18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包装工程(2022年14期)2022-07-28 07:07:00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46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20
扁平化的球星Ⅱ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16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