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默
在群星璀璨的台湾IT界,台达电子要算行业中最为低调的一家。
低调却不简单,你或许没有听过台达电子,但肯定用过它的产品。每年台达生产的大大小小电源超过一亿,占全球份额过半,以至于世界任意两台电脑中至少有一台的电源来自台达,无论电脑品牌是联想,抑或戴尔和索尼等,这是其40多年来赖以生存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代工模式的成果。
纵观过去44年的经营历史,台达电子在创始人郑崇华的手上,是一个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的集大成者。
郑崇华被誉为“全球电子元器件之王”。1971年,郑崇华白手起家在台湾创立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其从15人的小企业发展成全球近7万名员工的国际企业,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制造厂商,并从2002年一直保持至今。2012年台达集团营收达到71亿美元,市值超过百亿美元,并获道琼斯永续指数全球ITC电子设备行业领导企业第一名。
在台湾,79岁的郑崇华是与台积电张忠谋、鸿海郭台铭、宏碁施振荣齐名的教父级企业家,只是相比之下,他更加沉默寡言,且更喜欢技术。即使已退休,郑每天仍会花很多时间关注最新技术及全球市场趋势,忍不住时,甚至会找工程师聊聊具体的产品设计。
从0DM(原始设计制造商)到自有品牌,进军新能源工业化的台达电子,开始告别沉默,寻求品牌扩张。
2012年6月,台达电子举办了一场记者会,创办^郑崇华把董事长的接力棒交给原执行长海英俊。这一年,海英俊63岁,是他进入台达电子的第13年。换句话说,海英俊是在50岁时加入台达电子的行列,而在这之前,他可是一位西装笔挺,曾在美国华尔街历练过的银行家。
“我之前在金融机构做事,包括花旗、JP摩根、雷曼兄弟等。”海英俊对《东方企业家》说。在海英俊加盟之时,台达电子正一路从台式电脑电源设备制造发展到笔记本电脑、高阶服务器、工业计算机以及通讯系统电源制造。显然,当时如台达业务进一步扩张,需要与其他公司合作或并购来实现,因此迫切需要一位有财务背景的高管来指点企业。
海英俊到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叫停—个原本快执行的并购项目。郑崇华准备收购一家销售显示器的渠道公司,但海英俊的审计结果发现对方账目和存货差距较大,账上有的,仓库却没有,总部跟分公司之间的账目不能连接。这次收购金额对台达而言并不算大,但这件事的最大意义是,“老板说YES的东西,有人可以说NO了。”海英俊说。
从金融圈到产业界,从全然的外行,到现在一手制定台达电的策略方向,海英俊说,他想要亲身体验台湾经济奇迹的推动力,“在外面看是看不出门道的,所以一定要进来看,我想要知道这家公司如何从一家四五个人的小厂,做到全球最大电源供应器厂商。”
而此时的台达电,在全球化的竞争下,正开始谋变,从过去单纯的零组件设计制造厂商,走向系统整合解决方案,以共创智能绿生活为目标。在工业40互联网大潮下,台达电秉承“不和对手争抢同质产品的市场‘谋食,而是去‘谋道,追求创新的附加值”的竞争策略,让公司凭技术立身。“我认为工业40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智能生产。这在大陆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海英俊说,“因为大陆目前已没有人口红利,从找工人、训练工人到留工人,都变得很难,同时工资正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长,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在这种趋势下,工厂只有朝着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才会更具有竞争力。”
随着工业40的浪潮袭来,台达电会在智能化生产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能源管理板块在台达整个业务中的比重,即从目前的20%提升到30%。海英俊也表示,未来的工厂除了要智能化,还要可视化。台达电将在能源管理、智能绿生活方面加大市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