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梅等
摘 要:关于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高职教育现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属于经验层面的探讨、分析和总结,对于指导高职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对于“双证书”制度的研究得出,国外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是较为完善的,推行实施也比较成功,对推动我国高职“双证书”制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双证书制度;高职;文献综述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双证书”制度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学历教育中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还应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若干个职业资格证书或从业证书。我国自1994年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已经建立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配套的法规、制度和工作体系。2000年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我国中、高等职业院校开始试行“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层面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1]中明确表明了加强高职教育的发展,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支持职业教育,推进“双证书”制度的发展和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发展目标。
2014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2]中进一步明确表明了要充分发挥企业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同时,《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使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让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一、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于“双证书”制度的研究,是在对国外的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鉴定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特定背景条件提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颁布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及培训证书制度。”这是我国通过的第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职业教育应当实施“双证书”制度。教育部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件提出:“有条件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需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以上纲领性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双证书”制度的实行指明了发展方向。
由于在我国关于高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在2000年以后开始的。所以在“双证书”制度研究初期,多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及高职教育现状。
我国教育部在2004年12月批准了关于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的课题“高职高专教育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该研究课题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中的子项目,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关于在我国高职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情况下,对高职学生就业所提出的一些建议。
尽管国内在高职“双证书”制度上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逐步成为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研究者通过用不同的关键字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进行搜索,其中以“高职双证书制度”为主题词进行全文搜索时,搜索到从2000到2014年共有3856条结果。搜索结果显示,关于高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文献从2000年仅有的26篇一直发展到2014年的366篇文献,其中硕博士论文有622篇。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相应的梳理总结后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的理论研究。国内研究学者黄曹华在其《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对策研究》中, 主要从制度方面总体上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提出,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执行现状,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的障碍以及衔接的思路与对策;[4]研究学者张安宁在其论文《试论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高职教育的衔接》[5]中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相关经验出发,分析探讨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高职教育之间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衔接的解决方法。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层面研究的典型文献还包括虞思旦等人的《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学历教育的现状分析》[6],分析了衔接问题的现状,并指出,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到学历教育中来是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方式。
(2)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实行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的研究。国内学者王军华在其论文《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及问题思考》[7]中主要对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这不但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同时也增强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应用型人才。吕立宁谈到:实行“双证书”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打造特色与品牌,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校社联携、衡量人才的主要砝码,是“双证书”现代人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课题组强调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是提高从业人员劳动素质,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需要,这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完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3)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方法的研究。国内学者陈敏在其论文《高职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机融合的探索》[8]中明确谈到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实施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现代“双证书”教育模式,能够推动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者虞思旦等指出:学历教育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其教育范畴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方式,也是促进我国“双证书”教育体系建立的有效途径。学者时蔓认为应该把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跟社会需求相结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9]学者姜大源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忽略了课程设计等相关的本质要素,过于重视职业实践,并提出应该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综上,国家多部委众多关于职业教育中的会议文件中都提到了关于高职“双证书”制度的政策、法规的同时,国内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地展开。从近几年我国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在研究初期大多是关于实行“双证书”的必要性和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推行高职“双证书”制度有一定的宣传作用,能够让人们提高该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地推动“双证书”制度的实行。近期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更多关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行高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融合得更好,进一步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满足社会的需求。总体上看,国内对高职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历史较短,其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2.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国外学者早已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的进行研究探讨。国外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相对于我国来说是比较完善的,“双证书”制度的推行也比较成熟,在职业教育中把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融合,推动社会需求与职业人才相匹配上也已经做得比较成熟。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可得: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来说,他们主要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关于在职业教育中如何改革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且这些相关的研究都是国外的研究重点;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英国职业资格证书的研究,包括关于英国职业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背景、内容、课程、考核依据、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等,典型的文献有:沃德和克里斯蒂在1994年发表的一份国家报告《英国职业资格证书的体系和程序》,以及埃里森·沃夫于 1998 年在《教育评估》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及评估作为国家的政策: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及其教育变革需求》,这些文献都对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评估考核体系和方法做了相关的介绍。[10]
同时,作者王宇东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11]中,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师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不仅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而且在世界各国都享有盛誉。德国的双元制是德国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这样能够使得德国劳动者的素质、产品的质量等得到一定的保证,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德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其综合国际竞争力。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对我国的高职“双证书”制度的推行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总结
通过以上对于“双证书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整理,笔者得知目前国外关于高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是比较完善的,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对于我国未来高职“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和推行都能起到比较好的借鉴作用。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高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来看,在前期主要是关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之间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在高职中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推行办法等;而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使用哪些具体方式来实施“双证书”制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和相关的应对措施等,而只有一小部分学者把研究集中在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衔接上。从研究者的身份来看,关于高职“双证书”制度推行的研究大多出于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比较教育研究学者,只有一小部分学者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因此,目前现有文献研究多侧重于宏观层面,针对性与实践性不够强,值得进一步探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双证书”制度过程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职业院校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配套而制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开发、教材及教学管理模式,缺乏对从事职业资格培训的师资队伍的培养,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较低,且部分职业资格证考试的内容与学科内容不一致,学科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不匹配,致使不少学生无法获取与其专业层次相适合的职业资格证书等,这些情况都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阻碍。要在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双证书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形成一套既基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又遵循学科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7/171295.html.
[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D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1204/c1053-26150147.html.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4]黄曹华.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5]张安宁.试论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高职教育的衔接[J].教育与职业,2006(20).
[6]虞思旦.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学历教育的现状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04).
[7]王军华.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及问题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
[8]陈 敏.高职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机融合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09S).
[9]时 蔓.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10]苏玉仙.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对我国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的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11]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