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鸿
在工笔花卉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享受创意工笔带来的快乐,是目前小学美术课程的教育宗旨之一。在小学美术教材中,也编排了较多的“工笔花卉”教学内容,该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工笔花卉,获得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较多的工笔花卉教学经验。
一、在欣赏中提高鉴赏水平
初见工笔花卉,学生们都认为:像真的一样好看,不过估计画起来肯定又慢又难。笔者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计划,整理了大量工笔花卉的图片资料给他们欣赏,在欣赏中他们惊喜地发现,工笔花卉有它独特和鲜明的审美特征:线条讲究严谨、工整、缜密而又细致,色彩讲究均匀、柔和、滋润而又丰富。既有形有意,意趣神韵地表现出生活中的美好生命力,又融合了寓意于作品之中的丰富情感,工笔花卉这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点一下子被突显了出来。
在学生建立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再次强调,我们可以用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等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描绘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花卉。至于画面的安排,在构图中,可以是团扇、斗方,也可以是扇面等。边讲解边展示,学生们欣赏着画家笔下的花卉植物,仿佛是在读一首无声的诗,细腻、唯美的面画让学生享受到了恬淡、悠远、宁静的诗意般的气氛,学生鉴赏的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在了解中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学生对工笔花卉的初步感受,笔者又根据学生的各自爱好,选择不同表现手法的范作,进行临摹学习。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本着欣赏的高标准,练习的低要求原则,笔者对范作进行了一番调整,实行绘画内容简单化、绘画技法多样化。
首先,了解花卉。学生从大量的范作中总结出千姿百态的花卉,由于地理环境和生长条件的不同,在形态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工笔花卉一般从外形上分为木本、草木和藤本三大类,一幅工笔花卉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对花冠的描绘,为了让学生对花卉有更加直接、形象的认识,笔者先用简笔画的形式在不同的花上进行了醒目标注:球形花如牡丹、菊花、芙蓉等;圆锥形花如百合、杜鹃、牵牛等;还有的像个盘子形,如梅花、桃花、樱花等。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认识了千差万别的叶子结构和造型。接着,笔者从画面的构图、花卉的组织结构上降低难度,选择了一些单纯的、简单的图稿给学生临摹,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
其次,技法探究。以线造型为基础的工笔花卉,对线条有严格的要求,讲究笔法,追求线条的力度和变化,每一根线条都具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所谓“工细兼力”说的就是这个。另外,不同种类的花卉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如:虚、实、浓、淡、轻、重、疏、密、曲、直、刚、柔等来表现,充分体现出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生动地再现出花卉的生命力。在着色方面要求大家既要遵循传统绘画中的三矾九染、薄中见厚,均匀、滋润的效果,又要学会染色中的特殊技法,如揉纸、冲粉、喷染、积水、撒盐等。让特殊技法所产生的机理效果丰富了工笔花卉的内涵,体验到绘画带来的趣味性和成就感。
最后,步骤规范。起稿时严格按照画稿进行局部整理组合,在构图上能达到均衡、统一;勾线应中锋运笔,讲究形笔稳、速度慢,压力保持均匀,勾出来的线条才能整齐生动;染色时必须是两支笔(一支蘸上颜色,一支蘸上清水)交替使用,工笔画中的“随类赋彩”讲的就是要重在表现物象的固有色。当然,学生们在染色时还要注意到:第一,调的颜色不能太厚,要薄而通透;第二,要等染过的地方干透了才能再染第二篇;整个染色过程中颜色的厚薄、水分的多少、晕染的快慢都要恰到好处。
三、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勾染色练习后,学生们深入其中,熟能生巧地掌握了工笔花卉的各种绘画技法,画面内容也逐渐地从照搬临摹向着联想创意方面延伸,一幅幅出自学生手笔的工笔花卉清新单纯,充满童趣。于是,笔者开始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构思、联想并从中体验创意带来的乐趣。有的同学在画面内容上展开联想,借助一首诗、一段童谣里的物象进行添加,用月亮、星空、萤火虫等增设画面的浪漫情景;有的同学利用学过的色彩知识改变原有画面的冷暖色调,或者在构图上进行改变;也有的同学在表现手法上标新立异,利用特殊技法,在画面上营造出朦胧、虚实的唯美意境。
几支毛笔,一钵清水,带给学生们的是不一样的感受与对传统美的一种诉求,可以让孩子们徜徉在一花一草的艺术世界里,尽情地去感受、去创造、去快乐,真正体验着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素质教育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