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伟
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内容,信息技术课却在许多农村中小学遭到“冷遇”。农村小学特别是在村小此课程形同虚设、专职老师匮乏、设备闲置严重。就是在乡镇小学,由于不是考试科目,外加上各班级都已安装了白板,各学生家中多数也都有电脑,信息技术课上起来不再那么新鲜,学生抱着能在此课上接触一下网络或是打上几分钟游戏心中才会有几分愉悦。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绽放笑脸,并能适应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的节奏呢?
一、编制适合本地学情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
目前多数学校现在使用的都是省编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并且已近有十年没有更新了,学生手中没有教材,教师也只能用以前的旧教材。统一的信息技术教材确实为信息技术教研、学生水平发展和交流等带来了方便,但统一而笼统的教材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农村学生来讲,又有许多内容不适合。所以编制适合学情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便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借助同一地区其他学校的经验,设置编写纲要与计划,编写组成员达成统一的思想,编制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上下册的信息技术教材之后,老师手中有了参考,实验一年度之后再次进行修改才可以定稿。例如在设计教材时,应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尽量考虑和其他学科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整合。比如学习网络搜索时,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进行,将语文课中的一些难点或者扩展知识通过网络呈现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在网上写作文,通过网络投稿,以及评价同学的作文等。当然这需要编写教材的老师认真研究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科特点,找到信息技术和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点。按照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的要求开通信息技术课,教师也可以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将国内最先进的教育引入农村,让原来死板的黑板活起来,生动有趣起来,教学效果也会好很多。
二、教师要平等对待课堂上的任何一名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进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人和成才。因此,充分考虑了学生来自农村的这一实际,利用各种方式,打消学生的畏惧感,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对于有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我还不厌其烦的手把手地教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不管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自信心。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们要为了教师的那份责任,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记得有一年新学期开始我继续担任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那是五年四班新学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我按照以往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微机室(按照上学期的位置坐好,开机等待上课)。突然我发现某学生坐在微机旁边一动不动地坐着,“你为什么不操作练习,我刚讲完,你上课认真听了吗?”只看他表情非常的紧张,满头是汗,低着头不敢看着我,一句话也没说。正当我要继续发火的时候,学习委员站起来说:“老师,他是新转学过来的,他没上过微机课。”当时我的心理有一种说不出的内疚和惭愧,我错怪了一名学生,感觉自己丢失了对孩子的那份责任。
三、教师要学会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并通过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查找与保存。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共有五个班的教学任务。第一节是三年一班。在给一班上课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也是就说,我叫同学们打开某个网站,找到搜索引擎,讲解分类目录搜索,我讲一步学生操作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我都去给每个同学解释。一节课讲下来把自己弄得很累,但一堂课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到课后只有十多名同学成功地在Internet上查到自己想要的素材,并保存下来。第三、四、五、六节课的教学分别是三年二、三、四、五班的教学任务。同样也是教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并通过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查找与保存。在教学过程中,因为上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我想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所以在给这四个班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采用完成任务方式来教学,学生就非常积极的自己开始上机操作。不断地有学生查到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争一课一得,让学生收获颇丰,把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