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承欢盛夏我最“湿”

2015-05-30 15:31林原
海峡摄影时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石狮市泼水江海

林原

“云南陆地泼水,蚶江海上泼水”,是早已闻名于世的传统民俗活动。如今,泼水节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地方都选择在炎炎夏日来一场活力四射的“泼水节”,用清凉的狂欢来释放夏日激情!

夏日文化盛宴 蚶江海上泼水节

每逢端午节,福建省石狮市要数蚶江镇最为热闹。这一天,各乡各里的人群争相涌向蚶江古渡,参加海上泼水节活动。人们乘上小船,驶向海面,拿着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戏,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声、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

海上泼水节是福建、台湾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清乾隆49年(公元1784年),清政府在石狮蚶江设立了蚶江海防官署,统辖当时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成为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港口。蚶江开始了与台湾鹿港的商贸对渡。200多年前,蚶江已有从事两岸贸易的行郊商号百余家,对渡船只300余艘,两岸的海上贸易繁荣兴盛。

据考证,蚶江海上泼水最早见于明,盛行于清。清朝年间的《对渡碑》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当时蚶江成为大陆与台湾通商通航的中心码头,对渡贸易繁荣兴盛。

随着贸易往来的密切,当时闽台两地的汉族民间文化交往也十分活跃。尤其是每逢端午节,蚶江与台湾鹿港两地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在海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时值春夏之交,天气炎热,便驾船竞渡,追逐泼水,驱热消暑,祈求吉祥,寓为人与船的大洗礼。后逐步演变为通过泼水活动,倾吐思念、交融情谊。

海峡两岸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对渡泼水”民谣——《欢喜船入港》:“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石狮市文化馆馆长颜贻钊说,这项民俗活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后逐步恢复。自此,蚶江“海上泼水节”活动从小舢舨发展到小帆船;由过去男人的专项活动发展到年轻姑娘也参加;由十几艘船发展到上百艘,情趣倍增,场面更加壮观。

水,是生命的源泉。石狮市蚶江海上泼水节也从中体现出,祖祖辈辈生活在海上渔民们对水的崇拜和感恩,几百年来,他们以海上泼水的这种独特形式,联络起蚶江与台湾鹿港之间的情感,虽一水相隔,割不断的是浓浓的血脉之情。

云南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思为新年),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庆祝活动长达3天至7天。

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

泼水节也是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中国香港九龙城、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猜你喜欢
石狮市泼水江海
非遗吹糖人
石狮市关工委温暖“六失”少年心
泼水成冰,“冻”感十足
在露水与江海面前,你会如何选择?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江海
泰警方呼吁民众理性泼水
泼水咯
泼水狂欢
6000m~3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推进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