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5-05-30 14:58马丽萍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语文

马丽萍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生却不会写和写不好作文。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真情实感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写作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把作文教学也放到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要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这就是说,把“写”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这一个字看上去很简单,但在作文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却难倒了许多初中的学生,他们常常是“无米下锅”“无处着手”“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长落于泛泛而谈。”课堂上,无论老师如何强调作文的写法,都是无济于事,这让我们当语文教师的十分尴尬,经过笔者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分析和探索,深深的认识到教师应该注重一定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能够独立的完成作文。

一、重视“读”在写作文中的作用

古人云“读書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吟”,其实这都是古人在用最简洁的文字描述“读和写”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能够“吟诗”和“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条件是“熟读”和“深思书”。同时,重视阅读,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范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是让学生早自习的时候读相关的课文就可以了,而是广泛的阅读记叙文,可以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也可以是一篇名人小故事,甚至是一篇写的较好的学生习作,当然在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于优秀的文章要求学生要熟读并深思,对于形式新颖但内容平常的文章只范读就行了。

在读的过程中,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中主题的含义、立意的设计、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在教学中可以建议学生一周自读两篇记叙文,并抽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在班上自主交流所读文章的心得体会,或在小作文本上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先布置一个内容,如“我的一天”“最美的老师”“假期生活”等,让学生广泛的收集,再让学生在全班朗读范文,师生共同学习,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来表达的方法,在泛读学生自己的作品时,教师最好亲自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欣赏、点评。这一个环节,不仅让学生读了文章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笔者建议在读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扮演一个参与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主宰者的角色,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平等地走近文章、欣赏文章、学习文章。

读是一个收集材料、积累知识的过程,读之后,建议学生将优秀的文章摘抄在积累本上,经验告诉教师学生自己动手写一本《优秀文章集》,这比买一本作文书更有意义。

二、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浓厚的兴趣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推动学生积极作文的巨大动力。人总是被感兴趣的事物紧紧吸引并给予高度的注意。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一看到文题就愁眉苦脸。面对这些对作文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消除其畏难情绪,激发其写作兴趣:①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作文教学渗透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寓写于乐,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②根据学生争胜好奇的特点,开展快速写作竞赛、佳作交流、自编小报、向报刊推荐好文章等活动,使学生品尝到写作的快乐;③根据学生喜爱表扬的特点,凡是写得出色的文章,都要实行高分鼓励,特别是后进生的文章,哪怕有一处闪光的地方,都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及时指出并加以表扬,使之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等。这样由“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

三、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现代化教学,教师必须力争登上时代和科学的制高点,才能有所作为,有大作为。正如常言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树立高尚的师德、文德、掌握过硬的业务功底、扎扎实实地工作,从而强化自身、优化自己,最后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因此我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该是适度、适时和得法。讲的过多,面面俱到,会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讲的太少,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又起不到点拨的作用。比如,作文前的指导,要变教师讲为学生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加入,增强兴趣,活跃思维,以其达到从容成文之效果。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后,可让学生讨论“移山哪如搬家”;学了《最后一课》后,可让学生讨论“韩麦尔先生重返讲台后,小弗郎士该怎样学习”;学了《猫》后,让学生讨论“第三只猫的死说明了什么”;学了《荔枝蜜》后,让学生讨论“作者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的深意在哪”,等等。大家经过反复地讨论,既明白了范文的匠心,更觉得可写的内容很多,恨不得立竿见影,一吐为快。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提高,作文的思路理顺,下笔自然从容不迫了。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先说后写”的方法,每次讨论的时间虽短,效果却是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养成作文前认真思考的习惯。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作文基础,讨论的过程既是围绕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交流方法、各抒己见的过程,更是集思广益、激发作文表达欲望的过程。从讨论中,学生明白了作文的目的,获得了许多可写的材料,受到了“谋篇”方法的启发,作文变得不再是难事了,学生肯定会“有话写”,“乐于写”。这样的“主导”就真为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了。

教师在辅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在写作方法后,还应告诉学生在写作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持之以恒的练习。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大胆地探索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