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钰
[摘 要]中考复习中,有些教师采取押题的做法,并让学生背诵答案,在对知识不理解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记忆混淆。尤其是大量的探究型实验题,如果学生不从本质上理解,很容易失分。因此,在应对探究型实验题时,教师要让学生“有法可依”地答题,学生才能从容应对中考。
[关键词]中考 探究型 实验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100
中考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中转站,学生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中。中考中,探究型实验题作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亟须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教师要精编复习方略,整理出大量的化学探究型实验题,以具体化的、可见的实验题来探究化学知识,归纳并研究相应的解题策略。
一、从生活现象切入,应对探究型实验题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头,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与理论知识“血脉相连”“心气相通”。但学生对生活中所发生的现象习以为常,认为无关紧要、不以为然,其实那是知识存在的表象,深入探究,学生终会在现象中提取出与书本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
如在讲解氧化反应时,教师可从生活现象切入,进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对探究型实验题的有效应对。例如,教师可从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这一现象入手。首先借助多媒体,将铁生锈的状态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如遗弃在外面很久生锈的铁片、铁钉;生锈的汽车铁质零件;用久了经过风吹雨淋生锈的铁桶等,这些图片合力唤起学生对生活类似现象的记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后,接着开展探究型实验:“铁为什么会生锈?发生了什么反应?在哪种条件下会发生这种反应?生成物是什么?”教师将铁钉分别放在一个内有干燥空气封口的试管;装有半试管水的试管,使铁钉的一部分留在空气中;装满水且能淹没铁钉,上面密封一层油脂的试管。只有内含半试管水的试管中的铁钉易生锈,生成红褐色的三氧化二铁。
密封一层油脂的试管里的铁钉虽然浸在水中,但是起密封作用的油脂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这层薄膜将氧气与水蒸气隔开。从这里可以看出,铁生锈必须同时满足有水和空气的条件。
二、从事物发生现象的对比切入,应对探究型实验题
为了有效地解答探究型实验题,教师可从事物发生现象的对比切入,由区别两种事物在同种条件下发生的现象过渡到围绕一种事物考虑与其他事物所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然后,以正确的猜想为基础进行有步骤的探究实验,进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这较之开门见山地进行实验探究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为中考探究实验题的解答做好铺垫。
例如,蜡烛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有生日蜡烛和普通蜡烛。生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这种蜡烛在燃烧时会呈现多种颜色,十分漂亮,为生日宴会增添生趣。但是普通蜡烛只会产生白色火焰。同是蜡烛,为什么火焰颜色的区别如此之大呢?让学生讨论、猜想。由于初三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储备量有限,教师可让他们上网搜索生日蜡烛火焰会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经过查资料得知,生日蜡烛中被掺入其他微量物质。如:火焰呈黄色,则是掺入了食盐;火焰呈洋红色,则是掺入了氯化锶;火焰呈绿色,则是掺入了氯化铜;等等。所以,猜想普通蜡烛不含可发生焰色反应的物质。围绕这一猜想,可进行探究实验。取三段普通蜡烛,在其中的两段中分别放入食盐和氯化铜,放食盐的蜡烛火焰焰色是黄色,放氯化铜的则是绿色,而不放任何物质的蜡烛火焰则是白色的。所以,结论是普通蜡烛不含发生焰色反应的物质。
三、从画实验“模型”切入,应对探究型实验题
化学知识同其他理科知识一样,比较抽象,通过语言形式的描述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有些时候,教师可通过具体的课堂实验,分步骤地将抽象知识教授给学生,如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生成物等。但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应用课堂实验就能使学生明了的。这就需要教师依据知识的特点,用画“模型”的方式来表达,以应对探究型实验题。画出的“模型”可使知识的各个角度展现在一个平面上,利于学生观察、分析。
例如,用量筒量液读数时会有很多要求,为了让学生明确,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模型”。量液读数时,要保证量筒持平,视线要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呈水平。这样,所读液体的体积才不会有太大误差。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常常会犯两种错误:一是仰视。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视线自下而上,读数偏小。二是俯视。俯视时,人的视线自上而下,读数偏大。教师也要将这两种读数方式画在黑板上。把三只眼睛与量筒之间连成的线段当做视线,与液体凹处呈水平,或是俯视、仰视。这可以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轻松解答此类题型。
总之,教师在中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应依据知识的自身特点和类型进行教学方式锤炼,争取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迈进考场。对某些探究型实验题掌握得还不牢固的学生,需要教师多花心血,多下工夫,总结教学方法,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探究型实验题。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