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曙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和要求也逐渐提升,进而给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原有的多功能优势,在数字环境下显得极为薄弱,进而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的良性循环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作用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个性信息化服务,指的是图书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来根据读者对信息的使用行为、习惯和偏好、特点以及读者特定的阅读需求等来为读者提供满足其信息需求的服务。
(二)作用
1.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快节奏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传统的数目信息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人们迫切需要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人都是媒体人,信息海量化,并且由于网络的动态性、分散性以及潜在的模糊性等阻碍了人们获取更为准确、高效的信息。
2.提升服务质量。在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其主要集中于为读者提供基本的纸质媒体的信息服务,其中主要是进行文献借阅,是一种被动的服务。
3.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向电子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转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满足了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
当前,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和信息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了评估图书馆的重要标准。公共图书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就必须适应读者的需求,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而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理念滞后
近些年,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由传统的“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换。传统的服务理念中,将藏书量和馆舍面积作为衡量图书馆规模和实力的标准,馆藏的建设与管理是其主要的工作重心,并且有“重藏轻用”的思想,进而导致图书馆以文献的收藏、加工和保存资料信息为主,且文献的收藏量也有限,同时也是一种被动的服务。
(二)信息服务能力较低
员工要掌握一定的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要掌握信息检索方法、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才能进一步促进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也严重缺乏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难以胜任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
(三)图书馆馆藏较少
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目前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性问题,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普遍存在量小、数字资源少和资源增长慢的特点,进而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利于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同时也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三、优化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展
(一)加强图书馆基础工作的建设
1.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要在确保一般文献信息收藏的同时,注重对地方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文献信息的收藏,以此来形成特色的馆藏文献;强化资源共享,加强馆间合作,并及时收集、分类、整理网上的信息资源,以此来建立虚拟馆藏,并组织科学的资源导航。
2.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人才培养。个性化信息服务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极高,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的发展需求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人员。
3.强化计算机设备以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系统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为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强化读者的需求分析
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做好读者的信息访求工作,并利用QQ、微博、微信、网上查询和电子邮件、电话和现场访问等形式来实现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来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习惯以及消费模式。
同时,可以根据读者的特点来分析其研究的客体和领域;进而来推动符合其需求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进而来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层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馆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在公共图书馆中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有利于满足读者的需求,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层次,并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基础工作的建设,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分析能力,进而不断地推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古晓梅.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以丹东市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4(06).
[2]赵丹.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概述[J].黑龙江史志,2015(08).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图书馆)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