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华 郭忠祥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中小学教育也日益得到了重视,教师、教舍等面貌焕然一新。但与城区相比无论是硬件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本文就农村中小学教育之弊端及改革的建议进行论述。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弊端
1.幼儿方面
近几年农村幼儿园大兴,但幼儿园的条件依然很差,设备比较落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
2.留守儿童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许多家长外出做生意、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只能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人。这些孩子既缺少亲情又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吸烟、酗酒、玩游戏成瘾。这无疑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3.家庭教育贫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农村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一般有三种现象:
(1)娇惯放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长对孩子娇惯严重,使教师在校教育五天和家长在家娇惯两天划了等号,甚至是小于号。
(2)顺其自然
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从不关心,上初中后更是不管不问,使得一些孩子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3)暴力教育
平时对孩子不怎么关心,孩子一旦不听话或犯错时,非打即骂,久而久之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学校方面的弊端也是层出不穷
(1)师资力量差
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很少,新毕业的教师都不愿去农村执教。一线教师年龄大,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即使这样,每位教师都要担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每周多达近30节课,家庭负担又重,经济条件又差,在如此重压之下,他们想深钻教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不愿用心做教育
农村初中相对小学要好一些,但有的教师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退化。再加上初中时期是最难管理的叛逆时期,师生事故频频出现,一些教师就出现了得过且过的心理,不愿用心去管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素质下降,厌学、辍学等现象出现,为教育质量的提升造成极大困难。
(3)走形式的教育科研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确能为教育的提高提供科学的力量,但农村的许多教师并没有把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结合起来,科研、质量两分离,把科研兴教看作是一种形式、过程,每天面对的仍旧是“备、上、改、批”几个教学程序,从而也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措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弊端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就得改进这些弊端,而这些弊端的改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一,政府要下大力气解决幼儿园、村小学师资问题,多分配一些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
第二,更新年老教师的教育理念,理解课改的意义。只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远远不够,要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第三,素质教育已经提了这么多年,可有一些教师或领导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内容应与生活实际拉近,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努力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对此,农村乡镇中小学如何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开设课程,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四,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体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真正见到成效。大部分校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也有个别校长利用自己的职权搞特殊,校委会领导高教师一等,伤了教师的心,致使部分教师出现消极现象。因此,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校领导的素质。
总之,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改革才算落到实处;也只有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