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铭
摘 要:在都市类报纸进入困境的今天,很多的报纸都由厚报走向了“瘦身”的道路,而报纸变薄对信息量和报纸品质的直接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报纸成本与报纸品质,以及广泛影响力上保持一个平衡,是当前媒体不断尝试的新课题,也是厚报“瘦身”之后面临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厚报;瘦身;文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80-02
随着纸媒面临的困境日益明显,“随着媒介多元化,营销组合化,从2000年开始厚报厚刊时代即将终结”[1],回归报纸的理性版量,克制海量膨胀的“瘦报”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一
报纸从薄变厚,有四个历史的原因,首先是报纸变厚是都市类报纸达到品牌峰值的结果,也就是说,厚报集中在都市类报纸上体现。从16版膨胀到一百多个版,这在很短时间里成为报纸出版的趋向。可以说,全国几乎所有的都市类报纸都加入到厚报扩版之中,其中,2001年《南方都市报》日出版七十余版,号称“中国最厚的报纸”;2003年《北京青年报》打出“厚报有厚报”的宣传口号,日出对开60版。2004年3月31日《南方都市报》推出“成熟2004”特刊,总计14叠304版,2005年天津《每日新报》创刊5周年,出版500版[2]。就这样,厚报的样态和社会接受度,达到了一定的热度。第一,说明当时的报纸业发展确实面临一个黄金期,报纸需要在内容上走向“海量”模式,无所不包,全面覆盖,是当时厚报的办报理念也是立足之本。第二,厚报的靠山,是广告。都市类报纸和一部分晚报,都是依靠广告的“输血”,获得生机勃勃。广告撑大了报纸的胃口,也加厚了报纸,同时也使得报纸文本具备更强的商品属性。厚报成为新闻和广告共生的结果。第三,厚报筑起特有的文本结构,a叠重要新闻版+b叠民生服务版+c,d,e叠各种副刊版的累加模式,形成了阅读“长龙”,这种以时序和版序结合的文本结构,兼顾大众读者和小众读者兴趣服务的双重选择。第四,厚报是媒体竞争的宏观布局使然。电视的多频道化,广播的多栏目化,新媒体的多元化,直接影响了纸媒的生存处境。厚报给人直观的是“丰厚”“厚实”“厚重”的感觉,形成多多益善的文化趋向。在多与寡之争的媒体博弈中,纸媒的厚报化无疑也有被动的成分在。
然而,厚报的尝试却很快“悬崖勒马”,报纸不会无节制地扩版下去。核心原因是广告流失,成本压力加重,报纸的广告没有办法“长骨头长肉”,另一个原因就是,报纸和新媒体拼什么?拼快捷,拼海量,拼即时,拼互动,拼可读,迄今为止还没有胜算的把握。也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厚报瘦身成为当下都市类报纸的选择。
二
报纸的“厚报瘦身”必然面临新的课题,从100个版的版量向48或56个版的日常维持版量的回归,有人称之为市场理性回归,有称之为文化理性回归。也就是学者范以锦提出的“适度厚报”,在厚薄之间利弊权衡[3]。无论哪种回归,对报纸而言,从薄报走向厚报再回归到薄报,这一个循环,无疑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这个循环在新媒体时代里,印证了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渐渐丢失自身优势的时候,该如何立足,如何持续,如何选择出路?依靠埋头苦干咬紧牙根走下去,等待市场和读者的选择,还是放任自流,得过且过走向末路?前者无疑是绝大多数报人的坚持方向。
瘦身的报纸要面临“海量”向“河量”向“井量”的转型。报纸扩版变厚报的一个初衷是,在新媒体还没有完全覆盖世界所有角落的时候,纸媒对占领信息高地的乐观估计,当然,没有多久,传统纸媒就发现,和新媒体比拼海量信息,最后的结果就是将报纸从“新闻纸”转向为“信息纸”,有效信息不断稀薄化,高品质新闻不断放低标准。海量信息对于报纸而言,其实就是“一厢情愿”的臆想概念。报纸文本决定了它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报纸扩版,但有效信息并没有翻倍。其次,海量的信息决定报纸的采访实力和能力,很多报纸为了扩容,最后选择的不是在自采新闻上的增量,而是在拷贝信息上的增量,报纸的原创性被报纸的抄写性复制性所替代。
报纸从厚报瘦身之后,海量的概念需要面对理性的现实,报纸不可能在信息量上比肩新媒体,它不但没有“海量”,甚至连“河量”都没有,报纸的容量,更接近固守家园的一口井,这个定位比较接近它的实际。报纸像井水一样提供有用的内容,而且是直接有用的信息。有学者认为“厚报薄读”不如“薄报厚读”[4]。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瘦身的报纸,开始把对信息量的迷信和偏执转向到对信息质量的坚持和筛选上。这无疑是对报纸质量的要求有了新的要求。
瘦身的报纸要保證精品精彩精确的文化品质。报纸再次变薄,给报纸带来一种释放,那就是要求文本的精品化。报纸和新媒体相比,它面临的困境非常之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媒体的互动性,让媒体与人合二为一,媒体是人的器官的延伸,是生命组织的一部分。新媒体如此的作用,报纸并不充分具有这些作用。报纸还是人的“他物”,是临照关注的对象。报纸若想吸引人的观看和思考,就必须回归到文本内容的升级上,保证报纸的作品是精品,文本的精彩的,信息指向是精确的。诚如所言,“要想站稳脚跟,大多高举价值阅读的大旗,以专业优势,编辑思想作为一大卖点,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应知欲知的新闻”[1]。
瘦身的报纸要保证原创能力观察能力第一行为能力的保留。“厚报变薄”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个不得不重视的趋势。同时,报纸的影响力在不断萎缩,报纸的内在动力也开始动摇。这个内在动力包括报纸固有的原创能力,观察能力和第一行动能力。独家新闻,调查新闻,现场新闻是检验一张报纸活力的主要标杆。而当下,报纸在这些方面越来越不想有所作为的情势下,新闻的第二落点概念,解释新闻被推到舞台的聚光灯下。报纸慢下来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报纸静下来。相对喧嚣的新媒体信息生态,记者要主动思考,主动把握,主动采访,主动布置。只有这样,报纸不但不会老气横秋,反而会老当益壮。
三
厚报瘦身是不是只有在内容上可以动作呢?内容为王的理性回归是一个选择途径,或者说是一个必然的常识性回归,但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信息以海量的优势冲击每个人的时候,报纸的内容到底有多么深广的影响力,这是很难说的。基于此,厚报的旧有模式,也就是报纸的累加模式,必须转型为“报纸+”的模式。
报纸通过瘦身,强化了新闻内容的有效性和原动力,或者说是策源地。在报纸+的模式下,可以附加电子版,报纸官方网站,报纸官方微博微信,报纸官方客户端,有人称之为“纸+电子”的融媒体模式,让纸上的新闻通过新媒体扩展影响力。也可所以说是,从报纸身上减下来的肉,贴到了新媒体的身上。那么,这样的探索,有很多核心问题绕不过,为厚报瘦身的文化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需要高度重视。
首先,报纸剪掉的冗余信息或版面,对于新媒体而言是“赘肉”呢还是有益补充?收拢的纸媒触角是不是张开的新媒体触角呢?新媒体要想活下去,当前也不仅仅是依靠海量的信息和话题设置,而是新媒体文化的“精巧视角”和“兴趣创意”,这是新媒体展开互动的原动力。报纸剪掉的一些版面和内容,移植到哪里,如果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文化需求,那么,也只是充数而已。新媒体当前的信息推荐和话题包装意识,已经完全超过传统媒体的水平,原因很简单,新媒体借海量的信息作为后盾,必须发挥推荐精品和精确信息的传播功能。这一点,无疑是和瘦身之后的报纸异曲同工。纸媒放弃的,新媒体也不可能捡起来。同样,新媒体身上的病,也正是纸媒高度规避的地方。
其次,报纸+的“加法”该如何加,是当前报纸延伸其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難点。我们说,融媒体的难点是“融”。“融”,是文化和资源的协同战略要求。把报纸和新媒体的各种工具加在一起,你报什么我转什么,你关注什么我就如何关注,最后,纸媒成为新媒体的源头,新媒体成为纸媒的小抄,这是最低级的“融”的效果。而当前,不少报社对纸媒与新媒体合作的关注点是“捆绑”,而纸媒与新媒体的策应关照联动,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结果就是,报纸从厚变薄,新媒体也面临虚胖。媒体期望的“报纸+”模式,影响力究竟到底是怎样的影响力,经济效益的挖掘点究竟在哪里,在当前还是大课题大难题。
最后,“报纸+”模式是加新媒体还是加别的什么内容,这也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一般情况,“报纸+”加的是电子版,微信微博客户端,加的都是新的媒体方式,是媒体与媒体相加,而报纸还可以和什么别的内容相加呢?有的媒体提出,报纸+营销活动或实体经营或创意推销。也就是把:纸上和线上的结合,衍生为纸上和线上线下的结合。这些尝试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报纸+大数据,甚至产生了大数据迷思。报纸的出路是大数据,新媒体的未来在大数据,一切媒体只有在大数据中找到失去的伊甸园。而不同的声音表示,“新闻媒体驾驭大数据是发现新闻的途径”“只有实地核实事件,才能更真实地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期盼数据提供完全的真实包含太大的风险”“大数据只能提供部分参考,媒体的正确价值观才是首要的”[5]。当前,很多的媒体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媒体形式”第一,热衷媒体改朝换代,而轻视媒体内容生产的传播规律。这一心理,直接威胁到厚报瘦身的有效性,也导致瘦身的报纸(内容生产)越来越不够自信。这是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2011年报刊广告版数首次下滑,厚报厚刊时代将终结[J].新闻记者,2012(2).
[2]周晗.以价值阅读对抗海量信息——“薄报时代”已来临?[J].媒介观察,2013(9).
[3]张立伟.纸媒逆势增长五大战略[N].新闻战线,2014-05-15.
[4]王晋.纠结的“厚报”与淡忘的“薄报”[N].编辑之友,2014-08-05.
[5]刘建明.“大数据”的迷思与新闻媒体的应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京)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