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译过程中译者的自由度

2015-05-30 06:33张草吕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张草 吕乐

摘 要:近年来,创译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并在广告、市场营销、网络游戏推广等众多领域崭露头角。作为翻译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创译正以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在翻译市场崛起。本文通过简要对比创译和翻译的差异性引出在创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的自由度问题,并简要论述译者在创译过程中如何发挥创意自由度而不失真,也不会将创意发挥超过限度。

关键词:创译  创译与翻译差别分析  译者自由度

一、 创译的定义

创译最早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当时主要用于广告文案的外宣。随着海外市场营销方案的改变以及广告公司的有意区分,创译逐渐从翻译这一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目前,创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主要包括:广告翻译、品牌翻译、外宣翻译、产品促销以及旅游翻译等。国内许多翻译公司也开始将创译作为一项单独的语言服务提供给客户。

学术界对创译的含义看法不一。在汉弗莱(Louise Humphrey)等人撰写的《译创小册子》(The Little Book of Transcreation,2011)中,创译指的是“对词语、创造性的概念与观点的翻译而不失去其文化影响,实质上就是要求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观点。”(Humphrey etc.2011)

美国语言调查机构Common Sense Advisory在Language Service Market (《语言服务市场》,2014)报告中指出,“创译本身并不是翻译词语,而是要翻译出潜在的概念或是信息。这一服务已经发展了数十年,涉及内容创造或再创造,或是为了迎合目的语的需求对原文进行改头换面,并非从原文直接翻译过来。”

黄德先教授认为“创译是在翻译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用目的语对原语文本加以改编,以自然流畅的方式传递原文信息。”

当然,还有许多国内外其他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从上述观点来看,笔者较为倾向于黄德先教授的观点。

二、 创译与翻译

有些学者认为任何的翻译都在进行着创造性的翻译,理由是一篇好的译文应该要反映出原语文本的各个方面,这的确无可厚非。如果是翻译一篇科技文本,通常不需要情感和文化的点缀,其行文的风格也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有些文本需要更高水平的创译,例如一些用于广告、市场营销、网络游戏等方面推广的文本。这些领域的企业必须要意识到,为了在异国文化的市场吸引更多的群体,依靠单纯的翻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中还涉及许多其他非翻译因素影响着类似文本的推广。因此,专门的创译翻译策略是必备的。那么创译和翻译两者之间有哪些差异和联系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创译和翻译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首先,从时间的维度来看,传统的翻译历史悠久,而创译仅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出现——一个古老一个新兴。当然,也可以认为是随着经济贸易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翻译这一概念被时间逐渐细化,衍生出许多分支,而创译正是其中的一支。两者是母与子的关系。其次,就语言的创造性而言,通常的翻译需灵活地遵循相关的翻译准则,对原文本采取直译、意译、音译的翻译方法或是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适当的创造,有的甚至无创造性可言,实质上属于带着“镣铐跳舞”;而对创译而言,由于其文本所涉领域的特定性以及文本传播的功能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顾名思义,应着重考虑文本的创造性或是原创性。因此,创译的创造性伸展性很大。

第三,从翻译的对象的来看,传统翻译通常由全职或是兼职译员进行翻译。对译员的语言能力、相关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创译则通常由掌握原语和目的语的熟练文案撰稿人来完成。传统的译者不一定适合进行创译工作,原因在于创译不仅需要良好的双语能力,还要求精通文案撰写、本地文化、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这就超出了一般译者需要掌握的能力。文案撰写人在与客户长期的合作中,熟知客户的不同需求,他们对于将一种文化成功地改编为另外一种文化并极富感召力游刃有余。

三、 创译者的自由度

既然创译和翻译存在上述差异性,那么译者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在创译过程中发挥创意自由度而不失真,不至于像传统翻译受到较大的限制,也不至于创意发挥超过额度?在《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留下的痕迹——以<第22条军规>中一本为例》一文中,吴莹认为:译者的自由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看。从宏观角度来看,译者的自由包括两方面:一是译者有选择翻译策略和指导原则的自由,如倾向直译还是意译,是采取全译、选译、摘译还是编译。另一方面译者的自由也体现在选材方面。微观层面上译者的自由体现在对文本的操控上。这种操控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即无意识的,另一种则是译者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发挥。(程博、沈传海,2008)

就创译而言,译者宏观层面的自由无需纳入考虑范围,因为创译本身就属于翻译的一种策略,译者无需再选择。对于微观层面的无意识操控,这是人为难以掌控的。因此只剩下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自由的维度了。

笔者认为,译者首先要明确创译的目的,即此番创译要达到什么预期效果?例如电影片名的翻译作为一种商业推广行为,其主要目的就是劝诱观众去电影院或是通过其他渠道观影,达到票房破高纪录。凡是皆有度,一旦过“度”,就是“过犹不及”了。例如,电影A Brave Heart刚登陆荧屏时有《勇敢的心》和《惊世未了情》两个版本。该影片主要讲述了出生于苏格兰男主人公因家园被占,心爱的妻子被杀而奋起反抗英格兰统治的故事,旨在宣扬自由和民族主义精神,并非刻骨铭心的爱情片。《惊世未了情》这一翻译让观众误以为是爱情片,存在欺骗感。其结果是观众普遍认可第一个翻译。

第二,译者需要以原语文本的核心内容为轴心进行创造,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待确定了原文本的真正含义以后再发挥创意,加入目标语的文化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情感表达方式等各种跨文化交际因素。无论是广告文案、传媒、市场营销还是电子游戏推广,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劝诱效果,使异国受众在心理上不产生排斥反而更加喜爱某个跨文化的产品。译者在对原文进行调整时,应从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出发,做到译文内容达意、语言灵活具有跳跃性,让读者从内心认可译文,这才是译者发挥创造性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Humphrey,Louise,Amy Somers,James Bradley,Guy Gilpin.The Little Book of Translation[J].Mother Tongue Writers,2011.

[2] Common Sense Advisory.Language Service Market,2014.

[3] 程博,沈传梅.论译者的自由度[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

[4] 程敏.翻译,创译,还是重命名?——换一种角度看英文电影名的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9).

[5] 洪明.轮商务合同的创译策略及译者的自由度[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6] 黄德先,殷艳.译创:一种普遍的实践[J].上海翻译,2013.

[7] 吕和发,蒋璐.创意翻译的探索过程[J].中国科技翻译,2013,26(3).

[8] 腾国立.翻译当中的一支奇葩——解构创译[J].鸡西大学学报,2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