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 周文
摘 要:傩文化是具有民族历史沉淀的民间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原始艺术、民俗、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昭通傩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在工艺、民俗、文学、戏剧等多方面的价值,从而使其起到“活化石”的作用。
关键词:昭通;傩文化;文化;价值
一、昭通傩戏简述
傩,是一个既古老又神秘的文字,通过古籍的记载和诠释,研究者得出结论:傩,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祭祀活动,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傩文化是指傩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复杂奇特的原始文化现象,在三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成为融多种宗教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的文化形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中国的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傩文化的记载。在云南昭通,现在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这些都成为古老傩文化的载体,为汉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对于昭通傩戏的传入至今有两种说法,一说由江西传入,一说由四川传入,且不论从何传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昭通傩文化不但具有宗教文化的深厚内涵,还具备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奇异、神秘的色彩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昭通傩文化包括傩祭、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端公(昭通对巫师、法师、坛师的称呼)为驱鬼逐疫、除灾呈祥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祭、傩仪。端公所唱的歌称为傩歌、端公所跳的舞则称为傩舞。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了傩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这两个文件的印发,对于唤起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认同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效应。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518个项,2006年6月10日迎来了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至此以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目前,昭通市彝良县、镇雄县、大关县的傩戏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加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面对其民俗祭祀仪式和参与群体的减少,昭通市傩戏正举步维艰地生存着,无论是昭通市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群众,都应高度正视傩戏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傩戏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线,我们应当让学生关心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温家宝总理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主角和核心是传承人,促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
三、昭通傩戏的价值
(一)地域民俗文化价值。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古人们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及知识局限性,面对天灾和疾病时总以宗教观念为信仰,巫傩文化由此诞生,巫傩活动在远古时期极大的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巫傩之风的传承与盛行融入各地习俗之中。昭通的傩歌折射出乡音乡情,傩舞富有张力、节奏强烈,鲜活动人的傩面具形象地塑造了人们理想化的诸神形象,傩戏显现着观演一体的戏剧情境,300多年来,昭通傩文化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造成昭通各县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生活贫乏,傩戏以一种既娱神又娱人演出方式成为盛行于乡间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傩戏与昭通的民俗有着密切联系,如:家道不顺,就请端公来家中“庆菩萨”,请求神灵驱邪逐鬼,以保家宅安乐,人财兴旺,;家中老人小孩體弱多病,就在端公的主持下对神许愿,许下保命钱,当老人小孩平安时,又请端公做法,偿还心愿,此谓“还钱”;家中有人亡故,请端公来“做斋”,端公在道场内为亡故之人念经,超度亡灵。
傩戏与昭通的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傩戏,直接反映了群众的农事生产生活。立冬时节至第二年的立春时节,这两个时节气候好否对于农民一年的耕种收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年冬季端公戏演出最为活跃。如遇干旱时节,为求农作物得以存活,村人集体组织请端公做法事。通过念经祈福、打窖求雨、求神祗普降甘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法事连续3天,此谓:“打窖”。这不仅反映了老百姓对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传播了相关的农事知识。
(二)审美观赏价值。昭通傩文化蕴含着当地人民美好淳朴的理想和愿望,昭通傩戏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是记录昭通历史文化的典籍。昭通傩戏剧目丰富,所表演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民间神话故事,表演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掌坛师动作粗犷,语言幽默诙谐,滑稽幽默,唱腔高亢而又婉转,自成一派。端公在表演中传递出真善美,而观众也能悟出伦理道德。
傩戏活动中、集歌、舞、剧于一身,端公们穿着傩戏戏服,脸戴形态各异的面具,唱着高亢粗犷的傩歌,配上夸张的形体动作,吹奏起牛角号、边鼓、小鼓、大锣、小锣、马锣子、铙、提手、钹、镲子、排铃、唢呐等乐器来烘托气氛,昭通傩戏富有乡土气息,风趣幽默,贴近百姓生活,是昭通傩戏文化的集大成者。傩舞,除常见的傩祭仪式外,端公们还能表演一些神奇的法术,如,昭通市威信县端公罗廷良的特别技艺:(1)斩财门:在主人修房造屋完后,请木匠做好堂屋的大门,择黄道吉日,焚香鸣炮,用两个碗装满水,中间放上一双筷子,念咒用法斩断筷子,碗不动,水不动,管主人家六畜兴旺人财两发、百事大吉。(2)文坛高焰:将九张八仙桌子重在一起,不用绑,每张桌子的四条腿下方各垫一张钱纸,最上面的八仙桌上面放上一张小方桌设坛作法,作法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直到法事作完掌坛师才下来,整个过程不用绑安全绳,不用人扶,上下轻松自如。内容:赈济孤魂野鬼(没有后人的死者),做过后保四境平安、主人家吉祥清静。道具有:铙钹、钵、大鼓、大罗、大包铛、小包铛、小锣、马锣、海角、佛帽、法衣、袈裟。端公神秘惊险的傩技表演,使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与傩戏发生精神共鸣,艺术与傩戏相互融合。
傩戏演出时,端公除身穿法衣,手持法具,还要戴上面具,面具是傩戏表演的一种特征,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昭通傩面具分为纸壳面具和木雕面具两种,纸壳面具用油漆彩绘而成,各种颜色显得光彩夺目。木雕面具用杨木和柳木刻制成古代人物形象和传说形象和民间人物形象,面具的眼、耳、鼻、口等部位要镂空,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对角色性格形象深层刻画,栩栩如生。如“王灵宫”、“统兵之帅”、“魁星”、“茧尤”、“八蛮将军”、筐筐老者、大姨妈、二姨妈、苗老三等,跟京剧脸谱有些相似,表现出浓郁的民俗特色。傩面具是一种造型艺术,千姿百态,内含的雕刻技艺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观之能体会到厚重的艺术美感,具有独特的视觉审美价值。
(三)艺术传承价值。昭通傩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承明清,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进程,融合歌舞、仪式、雕刻等多种文化因素,集宗教、民俗、语言和神话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形成一套完整的民族历史文化系统,它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昭通傩戏大多取材于民间,它的内容大多与伦理道德有关,包括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等。如《搬桃山》、《收孽龙》这些大型正戏剧目以神话故事为主,主要是表现神和歌颂神的。《搬桃山》和《收孽龙》,主要是讲“川主大帝”(即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杨戬)桃山救母和收服孽龙拯救百姓的故事。这些剧目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对人们的思想有着一定的教化作用。
傩文化是具有民族历史沉淀的民间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原始艺术、民俗、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旦消失将无可挽回。通过对昭通傩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在工艺、民俗、文学、戏剧等多方面的价值,从而使其起到“活化石”的作用。
參考文献
[1] 王龙生,徐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传统艺术价值功能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3(6).
[2] 王龙生.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J].云南:云南艺术学院,2014.
[3] 徐艺.昭通傩戏的保护性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Y434。
作者简介:徐艺(1975- ),男,云南绥江人,昭通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研究;周文(1976- ),女,云南罗平人,昭通市昭阳区二中音乐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