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全面实施,教师又要面临新一次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语文为全体学生所接受。所以,因材施教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很重要,是践行新课改的主要手段。本文以新课改为出发点,分析因材施教模式应用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对个体差异的中学生产生的效果,并提出提高中学语文教育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中学语文; 因材施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5)09-0041-1
一、因材施教教学法在中学语文中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上。首先,因材施教能使学生激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其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个客观的掌握,了解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弱点,并因此设定相关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备课前,要针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而设定不同的难易程度及讲解方法。使学习差的学生也能听懂、学会,这样会大大调动起差生的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学习成绩。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對性的教导,让每个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自己的优点。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要多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有新的想法并勇于实践。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会使学生放松自己的戒备心理,没有负担地养成创新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要经常举行各种学习小组的活动,让学生在分组学习中养成互帮互助的品德。团队的交流也会使学生们看到彼此的优点和自身的缺点,在潜移默化下改正自身的不足,并对团队合作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思想上使学生具有责任感,更利于其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
二、因材施教方法在中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1)在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方法差异中的使用
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个深刻的了解,在心中根据学生的成绩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来划分出优、中、差三个层次,当然这个划分是隐蔽的,否则会给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压力,带来自暴自弃的后果;这个划分也是动态的,会因为学生的成绩和方法改变而发生变化。在教师备课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划分来进行分别地准备,要注意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激励,实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特别安排,使学生根据学习内容配合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会的目的。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设置一些相对难的题目,激发其学习的无限潜能;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要找到其长处,并进行慢慢地引导,使其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2)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差异中的使用
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其成绩的好坏与其兴趣、态度、能力等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来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科和语文板块上,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兴趣方向。对于喜欢语文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为其提供语文上拓展的知识内容,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对于只喜好某一板块的学生,教师要多对其进行引导,培养其语文其它方面的爱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更深刻的联系,纠正态度而喜欢上语文,进而提高语文成绩。教师还要注意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不同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例如:针对言语概括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经常性的训练,让学生经常做一些内容较长的应用题,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自信心,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
三、中学语文教育应用因材施教方法的远期效果
因材施教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效果很理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符合将来社会上对不同种类人群的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只是博学多才,还有术业专攻型,这正和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其次,因材施教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使其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快适应。教师在进行因材施教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培养,使其养成了认真、严谨、自信的性格,对将来步入社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后,因材施教还对落后山区的学生语文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根据山区的教育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法,为国家培养了适应当地发展的人才。总之,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使用因材施教法,可以满足各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法是中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模式,对我国语文教育有着长远的影响。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将此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切实应用到教育工作中。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找到学生间的差异,使用因材施教法对其进行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语文知识。因材施教法的实施还靠每位教育最前线的教师们共同的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