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霞
摘 要: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是与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紧密关联的。虽然奥古斯丁没有留下任何以“政治思想”为主题的著作,但是他晚年创作的《上帝之城》在批判异教徒思想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及其政治思想。他的一些观点对于基督教政治思想传统的形成,乃至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上帝之城;世俗之城;国家;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09-02
作为一名虔诚的罗马基督徒,奥古斯丁身为罗马帝国的公民,又常常以“上帝之城”的公民自居,他的双重身份在其政治思想中得到了相对集中的体现。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罗马已经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也反对任何人对罗马帝国的神化,把它始终看作是一个尘世中的国家,善恶两面性一直存在。
一、《上帝之城》写作的社会背景
公元4-5世纪是罗马帝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在帝国内部产生了各种新的社会思想。奥古斯丁出生于354年,那个时候基督教在罗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313 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共同颁布了米兰敕令, 基督教才成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
(一)宗教背景
奥古斯丁出生的时候,基督教虽已得到罗马帝国的支持,但还没成为正式的国教。狄奥多西一世在公元380年颁布敕令,命令罗马帝国必须“遵守神圣使徒彼得给罗马人的信仰”。紧接着,他又连续下令禁止任何异教崇拜,基督教因此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公元410年,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这一事件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强烈震动,基督徒们在对生活绝望的同时也对信仰产生了怀疑。奥古斯丁感受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他尽一切才能和力量,使得人们相信基督教。因为,在奥古斯丁看来,唯有基督教才是真正健康的信仰。在文本中奥古斯丁先应用了大量的论证材料,驳斥了异教徒将罗马失败的原因归于摒弃传统信仰、独信基督的观点,然后才转入了对现实社会中种各种罪恶根源的分析上,大力劝说罗马人放弃崇拜异教神■,投身到真正有德性的宗教,才能迎来真正的福祉。
(二)政治状况
奥古斯丁生活的年代,是古代社会向中世纪转型的关键时期。罗马城是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在康士坦丁大帝迁都康士坦丁堡以前,罗马早期的城市化运动使罗马长期繁荣,整个社会结构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向一致。然而,随着蛮族的不断入侵和罗马帝国的不断分裂,整个罗马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在罗马帝国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帝国内部产生了各种从古代向中世纪过渡的新观念和新思潮,而他就是这些新观念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空间范围上来看,“罗马帝国”就是罗马城和附属于罗马城的各个行省。虽然奥古斯丁很清楚,在罗马的疆域之外还有“很多的蛮族”,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罗马”就是“世界”的中心与总和,也就等于他们的“整个世界”。显然,奥古斯丁写《上帝之城》就是为了重新评估罗马的历史地位,解释基督教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二、《上帝之城》中的政治思想概述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是其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人类社会起源于人性的堕落和对复归上帝的向往,世俗之城是通往上帝之城的路徑,因此世俗之城的作用也必然是为了向上帝的回归服务。本文主要从“上帝之城”“世俗之城”“国家”等概念及其逻辑关系来论述他的政治观点。
(一)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政治寓意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将整个世界历史分为两座城,即“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他说为了了解一个群体的性格特征,我们只需了解他们所爱的是什么。依据此标准,“上帝之城”就是上帝挑选出来的人民,他们坚持对基督教的真正信仰,按照“上帝之爱”的标准来生活的群体; 而“世俗之城”的人们就是爱自己,他们不信上帝, 以“私己之爱”为目的的群体。
在奥古斯丁看来,“城”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城”就是怀有不同的爱、不同的信仰的社会群体。第二, 他所说的“城”指的就是“社会”。他认为:“社会是按照一定协议组成的人的群体。”他用这个词来指具体的城市及其市民。按照这种理解,“城”这个词就可以代指“国家”或“社会”。
依据本文对奥古斯丁“城”的定义的理解,可以对其核心概念“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作进一步论述。他认为,世上所有的政体几乎都是恶的,根本就无法实现善,对其无论进行怎样分析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幸福和善只有在上帝之城中才能获得。奥古斯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政治情绪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他对“信仰基督教的罗马帝国为何会灭亡?”这一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他的回答还是比较简单的,他说“罗马帝国是现世的,人类不应当将信仰寄托于现世之物。”因此,他提出了“上帝之城”这个概念。奥古斯丁所描绘的上帝之城是一个没有罪恶,也没有任何灾难,一切都充满快乐的幸福天国。
那么,世俗之城的政治又是怎样呢?他认为世俗的政治作为世俗之城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世俗的政治是邪恶的,但我们却不能推翻它,主要是因为上帝对于我们“原罪”的惩罚才建立了国家,我们只能无条件接受上帝的旨意。奥古斯丁在文本中用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描述了世俗之城的起源。他写道:“上帝的权力决定了在战争中哪些人要被征服,哪些人又会来征服他们。然而以属地的利益和愿望为目标的社会又被分成很多的王国,对这些王国我们一般称之为‘世俗之城”。因此,世俗社会就起源于人性的堕落之后仍然保留的本性,对人们之间亲情的渴望,是在上帝的光照之下,人们为不同目标而建立起的“世俗之城”。
奥古斯丁在本书前五卷把罗马城描述成“世俗之城”,很明显,世俗之城在这里指异教徒的群体。在后续的论述中,奥古斯丁又对世俗之城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在他看来,国家的目的就是“提供现世生活所需要的利益,即使得我们能够在现世生活中享受健康、安全与人类友谊的世间和平。”因此,国家的功能就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救赎有罪之人。又因国家中的人民都是有罪的,所以国家又成为由上帝弃民所组成的“地上之城”的代表。由此可见,奥古斯丁对世俗之城的描述,反映出他的政治思想的积极方面,对后来学者对“国家”“人民”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在政治上的逻辑关联性
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多次指出“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绝对不是空间和地理位置上的划分,而是由不同人的选择和归属决定的。在文本中他明确地写到“天下万国,虽宗教与风俗各异……一个由愿依肉欲生活的人组成,而另一个由愿依精神生活的人组成,若各得其所望,则平安无事。”实际上这种区分并不能说明两座城本质上的重要区别。从根本上来看,依据不同人们所爱的对象不同,才可以对两座城进行划分。奥古斯丁认为原罪之罚虽然使人们失去了完满幸福的生活,但是并不能阻止人们对幸福的爱。按照他的这种观点,人们虽然都具有对幸福的爱的能力,但是由于爱的具体对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秩序。通过奥古斯丁在文本中的全面阐述,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因为两座城都是经由人们的选择不同,人们爱不同,所以两座城的发展历史是交缠在一起的。
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上帝之城中也存在各种世俗等级。奥古斯丁在卷十一中写道:“在事物中……有生物贵于无生物……这是自然界的等级。”由此可以推理出,在上帝之城中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那里也有各种等级差别。可见,在一个阶级社会中尊卑贵贱、次序等级是不可缺少的秩序。在这个社会等级链中,处于最高地位的就是上帝。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个理想国家就该是上帝之城,但是这个理想国家与世俗国家还是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奥古斯丁说:“这两座城在世界时,常是混合不清的。”上帝之城也不是一個虚幻,奥古斯丁对其作了世俗性的种种描述,例如“在婚嫁生育,就是两座城都具有的”,在上帝之城中照样也有“互相恩爱,夫妇和睦”的思想。从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上帝之城中并不仅仅是精神生活,它也有和世俗之城一样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质与精神的追求是上帝之城的居民和世俗之城的居民所共有的。很明显,一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不是彼此隔离的两个部分,因此,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政治实体或社会群体。在现实中,我们无法用外在的任何标准或者地域的划分来区别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区分它们的标准只能依靠内在的生活态度。
上帝之城的至善就是永久的、完全的和平。因此,“只要属天之城在大地上客居,她就会召集来自各个国家、说各种语言的公民,组成一个客居的社会,在其中不会有人注意习俗、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差别,而属地的和平是通过这些东西取得的。”所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在政治上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与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当时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危机,他的“两座城”的隐喻,都是设想达到一种幸福和平的生活。因此,“世俗之城”是向上帝之城过渡的必然手段,其目的还是围绕“上帝之城”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的。
三、《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后续效应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虽然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但是他的政治思想是西方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说基督教的政治观,极大地改变了西方政治发展的方向。
然而,欧洲的社会并没有像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所阐述的那样,上帝之城通过净化心灵,拯救人民在世俗之城的种种罪恶,而是步入了一个混乱不堪、错综复杂的时代。但是奥古斯丁的思想和他的著作的影响是深远的。奥古斯丁在神学的框架下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思想,对中世纪人们的政治观念和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否认国家是一种正义的组织,采用了一种价值中立的国家定义,即“一个有所爱的事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只要有忠诚的共同纽带就会形成政治上的共同体,社会可以看作是这种共享的中间价值领域,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的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免受侵犯的安全和有序的社会交往这是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的人民所共同期望的。因此,世俗国家是上帝之城实现拯救计划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夏洞奇.“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奥古斯丁思想中的两分倾向[J].现代哲学,2005(3).
[4]吴飞.奥古斯丁与罗马的陷落[J].复旦学报,2011(4).
[5]夏洞奇.“地上之国总是无常”:奥古斯丁论“罗马帝国”[J].历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