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念丽
前不久,我在美国的波士顿参观学习。这天上午,我到一所自然中心幼儿园(Boston Nature Center preschool)参观,看见了一幅该园张贴在公共信息栏上的图(见图1),立即被图片上这个浑身沾满泥浆的稚嫩女孩的面孔和同样一身泥浆的小狗所震撼。这幅图的标题是“这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最佳方法”。我马上联想翩翩:在中国的幼儿园,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弄成这样,会是怎样的反应?如果教师真把孩子弄成泥猴样,有关部门在评估时会给他们怎样的成绩?
记得1998年我从日本留学回国,女儿4岁半,进了某幼儿园中班。第一周是入园适应期,第二周我去接孩子时发现女儿的衣服仍是干干净净的。我的第一反应是去摸摸女儿的额头,并询问老师:“为什么我女儿的衣服会这么干净?”没想老师笑着答我:“呵呵,迄今为止,还没见过家长会因为孩子衣服干净而来问原由的,您是第一个!”记得我当时曾这样说:“在日本的保育园,如果孩子的衣服干干净净,可能就是两个原因:孩子生病了,教师罢工了!”
我感觉,美国和日本的教育理念有共同之处:尽可能让孩子与自然亲近,让孩子尽情享受自然的恩赐,以增强其体魄,锻炼其意志。在他们看来,与自然亲近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
接着,我又看到了该园同样贴在公共信息栏上的图2、图3,它们显示的是该园幼儿在冬季玩泥巴和跨越泥塘时的愉快情景。
后来,我走进该园户外的一片树林,看见未经任何修饰的树枝或下垂或横挂,一群四五岁的幼儿有的在树枝上凌空悬挂,有的在树枝间摇摆跳跃,有的则在细细的树枝上疾步如飞,一个个如小猴般灵巧自如。在这大自然的氧吧里,他们与温暖的阳光近距离接触,与醇厚的泥土相依相伴,获得了大自然最好的滋养,增强了生理和心理的免疫力。
美国最佳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作者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其著作中聚焦了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提出了“自然缺失症”之说,并以大量翔实的数据说明该症与肥胖症、注意力缺陷以及儿童抑郁之间的相互关系。阅后心里颇为震撼。环顾今日周围,“电子保姆”、雾霾、祖辈代养等,导致城市孩子与大自然日益疏远,就连农村的孩子也与田野和山林渐行渐远,孩子已很难在原野上自由嬉戏和奔跑了。
理查德·洛夫曾说:“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大自然的接触。”希望本文能唤起我们对学前教育深层次的思考:如何让孩子更多地亲近自然,使我们的孩子不会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