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

2015-05-30 01:26吴建英
江苏教育 2015年9期

【摘要】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或者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文学作品教学因而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因此,倡导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追求“文学味”。教出“文学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文学视角解读文本,二是用文学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文学味道;文学视角解读;文学方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51-02

【作者简介】吴建英,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江苏海门,226100)校长,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潜心“情意课堂”的探索,“情意课堂教学范式及情意课程的构建”获江苏省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这“说明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珍贵的价值”(朱自强语)。的确,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激发他们亲近母语的热情;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和独特性,又能提升学生对语言的个性化审美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能激荡学生心灵,提升品性人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者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把重心放在字、词、句的认读讲解上,或者思想意义的支离破碎的分析上。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文学作品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久而久之,文学作品教学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应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问题1:如何从文学的视角解读文本?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家创造的,而是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文学的视角来解读文本。

首先,要关注文体风格,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例如: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感受节奏感、音韵美、意象美以及诗人情感,童话教学的重点则是体会幻想的乐趣、故事的奇妙、童话人物的性格等。其次,要着眼表达特色。文学作品的语言典范、优美,蕴含丰富的表达艺术。解读时,着眼表达特色,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再次,要揣摩语言细节。文学作品的细胞就是语言细节。细节是具体描写环境、刻画性格、展示情节的最小组成单位,可能是一个标点、一个字词或一个句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语言细节去探寻细节后的“秘密”、细节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最后,要联系作者背景。文学作品是作者基于一定时代背景下的内心倾诉。解读文本的过程,是现实的读者与彼时的作者进行心灵交涉的过程,是对时代背景下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感悟的过程。联系创作背景,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和收获的程度。

问题2:怎样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充满审美精神的阅读,涉及言语表达、审美感受、情感体验、自由想象、心灵沉思、精神陶冶等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用文学的方式,全面有机地把握好语言文字与文学熏陶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互补互渗,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用文学的方式教学是多样的。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是“语言的艺术”。第一,要从语言入手。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意蕴,引导学生获得语言感悟,其中美读品味至关重要。第二,文学作品是用画面、形象感染人的。文学文本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或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或编织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勾勒一个逼真的形象,让文本的情感具象、立体起来,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共鸣。第三,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智趣和理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阅读话题,引导学生冥思默想。所谓“冥思默想”,是一种沉入灵魂深处的默想。冥思默想的深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鉴赏领悟的深浅。第四,文学是“人学”“心学”,又是“美学”。教师可以通过进入文学作品本身所营造的意境,来把握文学作品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再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文学作品意象的理解与形象的再造,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另外,学生学习文学作品,还需要学习作者写作的“所以然”,懂得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时,适度拓展作者谈文章的创作感受和经验,能丰厚学生的文学内涵,对赏读文学作品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珍珠鸟》时,可以拓展作者冯骥才谈散文创作时的一段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这一拓展打开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了作者对散文创作的思考及散文的特点,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主旨有了更好的理解。

朱自强先生在《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0日)中的两段话,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文学教育”:

1.所谓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古诗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语言教育价值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能力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是一张纸的两面,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2.文学教育包含三个层面: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的培养、健全人性的养成。这三个层面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文学教育即语言教育。不仅如此,文学教育还是一种真正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语言教育,最能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的语言教育。

田本娜教授在《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年第2期)中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文学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概括地讲,就是两条:一是使学生掌握与人交流的语言工具,一是传承民族文化。具体讲包括: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学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而文学的内涵包括:语言、情感、审美三要素,这三要素正是完成语文素养的材料。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学习文学作品)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定要通过理解语言来感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