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宏
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背着一身行囊,挎着相机,沿着宽阔的辽河河岸走村入户,调研访问,采访录音。这两位老年人,便是我和老伴儿,我们在为辽河“作传”呢!
我和老伴儿生在辽河边,长在辽河畔,属于典型的“土著居民”。虽然辽河边上生活着千千万万的子民,但很多人对家乡这条河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她的昨天更是一无所知。这未尝不是辽河子孙的悲哀。另外,我和老伴儿在翻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在很多资料中,关于辽河的讲述显得支离破碎,有些讲述甚至以讹传讹,误人视听。为给辽河一个完整、准确、翔实的讲述,还原她的真实面目,我决定和老伴儿一起,沿辽河走一趟,将她的“身世”、“风俗”、“地理”等诸多方面的事情搞清、摸透,并整理出来,形成一个总体的文字介绍。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最大河流,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它发源于河北平泉县,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4个省区,在辽宁盘山县注入渤海,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2.9万平方公里。基于辽河流径四省1430公里这一现状,我俩觉得全程挖掘辽河文化这一工程量实在是浩大,于是决定暂时只考究辽河在我们的居住地——台安县这一段的“昨天”和“今天”。
说干就干,我和老伴儿做好外出采访的准备之后,便像新闻记者一样出发了。我们沿着辽河在台安县境内的走向,先后走访了达牛、西佛、新开、富家、新華等五个乡镇、28个村,全程达200多公里。每到一地,我们必先入村到户,查阅村中的档案,采访村中的老者,尤其是生活在辽河边上的老渔民,了解辽河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情况。
古人形容开创新事业艰难时,有句成语叫作“筚路褴褛”,现在用形容我和老伴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为了寻访到第一手资料,我和老伴儿真是“触风雨,犯寒暑”,披星戴月:饿了就啃一口面包,渴了就喝一口辽河水,累了就躺在酥软的辽河滩上睡一觉;有时天晚未找到宿处,就在辽河滩一人多高的荒草中合衣忍一夜……真可谓是“八千里路云和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艰辛努力,我和老伴儿终于完成初稿。全书共80万字,分辽河之源、辽河文明、辽河小镇、历史记忆、物产资源、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几部分,系统地归纳整理了辽河台安段的风土人情,对辽河的阶段性地理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
我们通过走访,提出了辽河的最早名字——“潦水”,将辽河的历史推溯到战国时代。此论一出,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我和老伴儿也算是填补了辽河文化的一段空白。为了推溯这一历史记实,我们走访了37位辽河子民,查阅了《旧唐书》、《资治通鉴》、《淮南子》、《山海经》、《清史稿》等16部史书。同时,我们又对辽河水系的构成,包括历史上的几次大型改道,都做了翔实的记述。
捧着沉甸甸的书稿,我和老伴儿心里美滋滋的。我们虽然挨了无数的累,吃了无数的苦,但收获还是蛮大的。这部书虽然普通,但我和老伴儿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颇有意义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