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
郑军里,广西南宁人,198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后进入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深造,得到了黄胄、叶浅予、蔡若虹、杨力舟、王迎春等名家指点。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引起美术界广泛关注,并得到画界前辈张仃、周韶华、常书鸿、范曾、刘勃舒等人的高度评价,这次画展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其作品曾参加第六、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等收藏与陈列,曾先后荣获广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广西人民政府授予的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等等。
郑军里的人物画艺术根据不同时期的风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工笔人物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郑军里的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工笔人物画方面,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如1981年创作的《金秋》描绘的是一个苗族姑娘金秋时节四处驱逐麻雀途中口渴饮水的情节,表现了少数民族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作品中郑军里十分注重对“写意”的表现,全图没有设置过多繁杂的背景,而是仅仅抓住了主题人物、水、稻穗、麻雀,十分简洁,做到了简而不空、淡而不薄、物象少而意境深远的效果,大面积的空白经过色彩的渲染之后,显得幽静、空旷而悠远,使中国画的静、远、淡的意境得到很好地表达。该作品参加了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选展”,并发表于《广西美术》封面。还有1984年创作的《盛夏图》是一个大场面的艺术创作,画中表现了瑶民夫妇二人与两位女儿在夏天耕种完毕回家前的情景。作者对主题人物的描绘,舍弃了明亮的色彩,而是使用复色(偏灰一点的颜色)来塑造瑶族劳动人民的朴实与劳作的状态,这与盛装的瑶民有极大的区别,更能体现出劳作的场景。人物造型也没有加以拉长式的美化,而是在身高上适当地予以缩短,更突出了长期从事劳动的瑶民的身体特征。色彩方面,作者将一望无际的山与农田作为背景,但通过平远的处理方式使画面得以延伸,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淡淡的色彩与流动的云气使背景显得异常安静,更突出了主题人物的活动。整幅画静中取动,意味深长。此画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后来发表于《广西日报》。从此之后,他基本停止了工笔人物画创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写意人物画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郑军里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基本功扎实,造型准确,线条遒劲有力,设色技巧纯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比较重视工笔画的写意性,重视意境,他的画不是照片的简单临摹,或者是人物生活场景的照片化,这一点在那个年代难能可贵。
二、“历史人物”写意人物画
20世纪80年代中期,郑军里艺术创作的重心便完全转向了写意人物画。此时,他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正是高峰时期,能在全国美术展览中入选、获奖,但他却很理性,对艺术创作很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简单的盲从。
在转向写意人物画创作以后,郑军里一直在研究写意人物画的“意象性”,他认为写意画不是简单的粗笔挥洒,而是应该突出“意象性”。他一直研究并将这种“意象”创作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这一命题在他的120余幅历史人物组画中得到了完美表现。为了创作这批历史人物画,郑军里天天泡在图书馆里,翻阅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献资料与图片资料,尽可能深刻理解所描绘的对象,然后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立象尽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法则。为了更好地表现好这些历史人物,郑军里对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技法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古代英烈成了关键问题。因为我所选择的人物大都是豪迈、奔放、阳刚大气的古代英雄、豪杰、文学艺术家、爱国志士。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既能在沙场跃马驰骋,又能创作流芳百世的诗歌和永垂不朽的书法绘画。在刻画他们形象和性格特征时就不能单方面来认识他们,必须考虑他们的双重性和几重性,所以我采用了中国画独特的技法——‘大写意来表现他们,力求既能表现他们粗犷豪放的一面,又能细致地刻画他们具有的深邃的文化素养一面。”①
这一批历史人物画在中国美术馆一经展出,立刻引起不小的轰动,刘勃舒、常书鸿、程至的等老艺术家们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褒奖,认为郑军里的这批画很有价值,面目很新,很有想法。评论家夏硕琦在《墨彩交融、立象尽意》一文中对郑军里的这批历史人物组画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其云:“那恣肆纵横、元气淋漓的笔墨,简逸奔放、不尚法度的造型,使人在彩墨交融的萧萧数笔之中,窥见了画家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对华夏英烈们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画家在想象力的自由驰骋之中,闪烁着艺术创造的灵光,激荡着心灵的冲动,他以初生牛犊的勇敢精神,为画坛吹来一股清风。”②张士增在《笔精墨妙、神形兼备——漫谈郑军里的写意人物画》中认为:“郑军里笔下的历史人物,大都出自唐诗宋词、民间传说,许多是史有所载的真实人物,可以看得出,他对这些人物画的形象和性格都做了具体生动的刻画。他运用了大写意的造型和笔墨,不但避免了通常历史人物画形象概念化的弊病,而且更增加了画面的冲突性、戏剧性和感染力。画家对创作中何时何处该放,何时何处该收,都有适度的控制。而放又放得开,收也收得住。”③这些极为肯定的评价使郑军里更坚定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与前进的方向,更将传统意象理论作为自己以后创作的指明灯。
郑军里的历史人物画十分重视神韵与意趣的表达,他将自己对历史英烈人物们的崇敬之情通过手中的画笔尽情地挥洒,将这份情灌输到自己艺术创作的始终,使这些作品蕴含着浓浓的情意。在创作中,他比较重视气势,下笔奔放潇洒,将水彩画的技法技巧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中,使用泼墨的技法,有着风雷激荡的感觉,抑扬顿挫,酣畅淋漓,毫无拘束,如《羲之爱鹅》《徐渭像》《周勃像》《庄周梦蝶》等,在这些作品中,他将古代画论中的“立象尽意”“迁想妙得”等美学命题在自己的创作中完美地予以阐释。
三、“少数民族风情”写意人物画
在完成历史人物组画之后,他的创作思路更加清晰起来了,能否将这种大写意的技法与意象艺术的创作理念运用到现代人物画题材中呢?能否运用到自己熟悉的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中呢?带着这个问题他多次下乡写生采风,用这些素材一次一次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在积极的尝试与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又形成了自己新的面貌与风格。
郑军里将广西少数民族人物作为自己长时间艺术创作的题材,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一方面,自己身为瑶族人,常年生活在广西,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非常熟悉,他多次到少数民族地区写生、采风,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他知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己身在广西,不能去画自己不熟悉的其他地方的人和事物,画也不一定能画好。更重要的是现代画都市题材的画家太多了,他并不想去跟风,只想随着自己的艺术感觉抒发自己的情感,也许这样更显得独树一帜。
郑军里的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用水,淡墨、淡色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异样的韵味。以《桂西雨》为例,作者通过大量的用水使墨、色较淡,然后大笔挥洒,信手写出,意味深长,然后施以胶或清水喷洒,将雨天的效果表达得恰到好处。他对水的应用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许多人是害怕用水多了会使画面变软,没有力量,而他则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水容易留下笔痕的特点,使自己的画面很见笔,很干净利落。由于水使用得好,因此他的画很清雅,别有一番景致,清润、自由、空灵、宁静、平和等这些形容词加在一起也许都不一定能描述出它的美。他的这些用笔、用墨习惯、特点与北方徐悲鸿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物画家风格迥异,而独具特色,是属于典型的南方式的写意人物画,这也是他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郑军里的绘画十分讲究用笔,中锋、侧峰兼用,用笔变化极其丰富。他用笔大胆,率意中有着严谨,潇洒中透着准确,这需要画家对人物、动物的结构了解得非常精准,胸有成竹。他将书法用笔的轻重、缓急、提按、方圆、顿挫等感觉运用到人物画创作中。著名画家陈玉圃也看到了他善于用笔的特点,其在《心音地长啸——郑军里绘画艺术》一文中云:“军里对笔墨深悉个种三味,其线条运用生动和畅,运转自如,或逸若游丝,婉丽而雅;或势若崩云,雄强而奇。笔恣纵横,信手挥洒似不经意,而笔笔精到略无疏漏处,意趣天成。或放、或收、或抑、或扬、或挫锋而变,或顿笔而奇,凡笔随意转,略无滞碍。”④
郑军里还十分注重写意画的造型,写意画的造型与工笔画有着极大的区别,写意画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舍弃,是在经过艺术家提炼、概括后形成的造型。在郑军里的画里,注重的是意象造型,他说:“东方的意象艺术造型区别于西方具象、抽象艺术体系,它既没有再现物象的种种自然属性,也没有符号式的理解生活,而是体现那看不见则又感觉到生命内在律动的思想,以灵活机动的表现方法去再现物象的神情意趣。”⑤
不仅郑军里的小品画是如此风格,即便是大型创作也是风采依旧,如《春风》《大山之子》《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雷沛鸿》等。以2012年创作的《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雷沛鸿》为例,此图是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作者构图极其疏朗,没有进行大场面的人物组合与排列,也没有进行过多的背景刻画,仅仅是对主体人物雷沛鸿进行了深刻地描绘,旁边配以几个随从。技法上画家运用写意的笔法与酣畅的墨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雷沛鸿的气质与学养。整幅作品清润洒脱、水墨淋漓、意味深远。
概而述之,郑军里的作品清新自然,水墨淋漓、意趣十足,用笔奔放雄强,毫无滞弱之感,作者并不追求博大雄浑的雄壮美,而是将清新雅致、格调高雅、安详恬静的南方独有的艺术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注释:
①郑军里.众里寻他千百度——用传统意象理论指导中国画创作[J].南方文坛,1994(2).
②夏硕琦.墨彩交融 立象尽意[J].美术,1993(12).
③张士增.笔精墨妙 神形兼备——漫谈郑军里的写意人物画[J].艺术探索,2000(3).
④陈玉圃.心音地长啸——郑军里绘画艺术[J].艺术探索,2005(4).
⑤郑军里.自言自语[A].魏恕.厚德载物——郑军里美术研究文集[Z].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