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身份演绎传奇人生

2015-05-28 12:29田野
党史纵横 2015年4期
关键词:天津国民党

田野

李锡九,1872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任家庄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他追随孙中山,投身于反对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的斗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中共秘密党员的身份为党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李锡九任广州国民政府监察院首席常务委员、武汉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和军事裁判所所长。直到全国解放,他一直利用特殊身份,长期从事反蒋斗争和开展抗日活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投身北洋军阀的斗争

1905年,李锡九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名额,在日本经纬学校警察科学习警政,后来在东京自强学校应用化学科攻读理化。就在这一年的7月,孙中山先生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从欧洲来到了中国留学生集中的日本。经人介绍,李锡九结识了孙中山,逐步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参加了同盟会,从此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反对清朝政府的革命活动。

1907年,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相勾结,颁布了一个取缔中国留学生反清活动的规则。在同盟会的领导下,留日学生积极开展斗争,抗议日本政府的这种无理举措。李锡九也参加了这场斗争。最后,因抗议无效,他愤而回国,在保定担任直隶警务学堂学监。利用这一身分,李锡九积极传播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同时多方联络,着手在保定组建同盟会,发展会员。此间,李锡九还和江浩等人筹建了保定育德中学。这所学校后来为革命培养了不少人才。辛亥革命爆发后,李锡九和同盟会北方组织的一些同志,积极奔走声援,中华民国成立后,李锡九当选为直隶省议员,1913年4月,又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1919年“五四”运动后,天津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发展。1920年1月,天津反动当局先后逮捕了马千里、马骏、周恩来、于方舟等爱国学生20余人。京、津和各地许多报刊都纷纷谴责反动当局的行为。当时的省会议员,在对待学生爱国运动问题上,意见有分歧。少数议员主张镇压,多数则主张上书省长,要求早日释放爱国学生。为此,两派议员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辩论。李锡九、江浩等人积极参加了营救爱国学生的活动,并且争取了绝大多数议员的支持。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反动当局最终释放了学生和各界代表。

1922年,李锡九来到北京。这一年,对李锡九的一生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北京,李锡九结识了共产党人李大钊,思想开始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他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转变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就是在这一年,经李大钊介绍,李锡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此后,李锡九一直是以中共秘密党员的身份为党工作。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内,知道他是中共党员的人也极少。直到1979年编辑《周恩来选集》上卷时,邓颖超才第一次公开李锡九的秘密党员身份。

毛泽东亲自登门造访

192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通告,要求全体党员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并向各地党组织部署了参加改组工作的具体步骤,要求各省至少有一名中共党员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锡九、于方舟、江浩3人作为直隶省和天津的代表前往上海。由于李锡九是中共秘密党员,所以他是以国民党直隶省和天津市代表的公开身份参加国民党“一大”的。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原则,接受了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章程》等决议案。大会在讨论《中国国民党章程》时,有少数人反对国共合作,在会上制造障碍。李锡九站在国民党左派一边,同国民党右派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在大会上慷慨陈词,驳斥了冯自由等人的反共言论,受到毛泽东的赞赏。当他发言结束回到座位时,毛泽东走到他的位子前看了看他座位上的名字。当天晚上,毛泽东登门拜访李锡九,与他进行了长谈。在这次大会上,李锡九当选中央监察委员。

会后,李锡九、于方舟、江浩等人遵照李大钊的指示回天津,负责筹建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天津市党部和中共天津地方组织。当时,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发展共产党组织、开展工农运动,是与开展国民运动、发展国民党组织同时进行的。

同年2月,根据中国共产党“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要求,天津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全部加入了国民党。李锡九、江浩、于方舟等人在天津建立了国民党直隶省临时党部(同年4月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成立后改为正式省党部)和天津市党部,内设常务、组织、宣传、青年、农工、妇女等部,李锡九任组织部部长,邓颖超任妇女部部长。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李锡九和邓颖超相识,并且一道开展革命工作,结下了革命的友谊。省、市党部的机关设在以“李允中”的名义租赁的英租界义庆里40号。李锡九就住在这里。这里同时也作为在天津的国共两党与各方面联系工作的交通站。

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要求各地党组织在“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纪念日,“须有相当的活动与宣言”。李锡九、于方舟等人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全力筹备组织各项活动。27日,李锡九代表中共天津组织出席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委召开的全体团员大会,并在会上讲了话。会议决定团天津地委协助中共天津组织全力筹备各个纪念日的工作。随后,中共天津组织又召集天津市学联负责人会议,讨论并布置工作。5月1日,天津党团组织发动各界举行游行示威,以纪念“五一”节和在京汉铁路罢工中被枪杀的林祥谦、施洋等烈士。4日,天津市学联主持召开有700人参加的纪念“五四”大会,天津市党、团组织特邀中共中央特派员蔡和森到会演讲。5日,天津市党团组织举行报告会,纪念马克思诞辰106周年,蔡和森再次应邀到会发表演说。7日,在天津党团组织的发动下、天津“五七”国耻纪念会在南开中学操场举行,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时的李锡九已经50多岁了。但他不辞辛劳,奔波于天津、河北各地,开展工作,表现得特别活跃。

5月活动结束后,李锡九到保定,以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骨干,建立了国民党保定市党部、共产党员张廷瑞、张秉均、刘曾宪为执行委员。随后,李锡九又到河北安平、饶阳一带,建立了国民党县党部。这个时期,为了发展农民运动,他在家乡创办了农民夜校和女校。与此同时,李锡九还在安平、饶阳一带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李子寿在回忆中说:“锡九大伯对青年一代特别关心。为了培养革命生力军,他常邀一些青年学生到他家。青年们在他家可以阅读《马列初步》、《新青年》等革命书刊及进步的文学作品,他也常常向青年们讲解。由于李锡九的多方面努力,在我村农民和青年学生中发展了不少党员,终于在1927年建立了中共任庄支委会。”

1924年7月,在中共北京区委成员赵世炎的主持下,天津全体中共党员在法租界24号路普爱里34号召开了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于方舟为委员长、江浩为组织部主任、李锡九当选为宣传部主任。10月,冯玉祥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开始倾向革命。他与直系援军第二路军司令陕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联合京畿警备副司令孙岳,发动了北京政变,扣押了曹锟,驱逐清帝出宫,促使了直系军阀倒台。冯玉祥的这一震惊举动是和李锡九的积极活动分不开的。

在天津开展革命活动

李锡九作为最早的同盟会会员,国会议员,当时在北方一带是有一定声望的。他除在北方发展国民党组织以外,更重要的是发展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

他与当时在直系的冯玉祥将军及其许多下属高级将领和幕僚交了知心朋友。为了瓦解军阀势力,李锡九说服和鼓励冯玉祥脱离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腐朽反动势力,站到爱国爱民反帝反封建的新的国民党一边,并且在与冯玉祥关系至为密切的胡景翼和孙岳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联名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1月,孙中山毅然决定北上,发表了《北上宣言》,“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于是,上梅、南京、广州、北京、天津等地人民团体纷纷发表宣言、通电、拥护孙中山的主张,支持孙中山北上,要求召开国民会议,并分别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天津是孙中山北上的必经之地,李锡九组织天津各界人民欢迎孙中山北上,开展国民会议促成会运动。12月4日,孙中山乘船到达天津法租界美昌码头时,李锡九和于方舟、江浩、马骏等人上船迎接孙中山,孙中山紧紧握着江浩、李锡九的手说:“兄弟为谋救国之策曾两次来天津,这次抱病北来,不是争权力的,而是为了消饵内战,主张南北议和,促成国民会议,废除各列强不平等条约。”随后,在李锡九等人的陪同下,孙中山、宋庆龄下船登上专车,前往日租界张家花园下榻。

1925年2月,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调整了领导成员,增补了两名候补委员,于方舟任书记兼宣传部长,李逸任组织部部长,卢绍亭任农工部部长,增设了教育宣传委员会和农工委员会,李锡九和江浩分工负责教育宣传委员会的工作。6月,为了从组织上加强党对天津工人运动和市民运动的领导,迅速掀起“五卅”运动的高潮,中共北京区委派李季达来天津,改组天津地委。原地委教育宣传委员会改为国民运动委员会,仍由李锡九、江浩负责该委员会的工作。从这时起,李锡九的精力全部转向直隶和北方的国民革命运动。

关于大革命时李锡九在北方的工作情况,1979年邓颖超在核阅中央文献研究室(当时称毛著编委会办公室)送来的周恩来关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关系的文稿时,两次打电话给编委会办公室的同志说,文稿中讲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共产党员,在北方只提于树德不够,建议加上李大钊和李永声(李锡九的本名)。她说,那时我在北方,对北方党的情况比较熟悉,北方是于树德、李永声、于方舟等,国民党顺直省党部成立得比较早,李永声的工作很活跃,他当时是中共秘密党员,一直以秘密党员的身份参加工作。应该尊重历史史实,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国民党人称他有“反蒋癖”

1926年3月22日,国民军第三军撤出天津后,在天津的国民党等机关又都转入地下。李锡九也随同国民军撤离天津,南下广州。

在广州,李锡九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与林伯渠、吴玉章等人一起工作,后来又担任了国民政府监察院首席常务委员,这期间,他一直秘密参加中共地下党支部的活动。据徐彬如回忆:“国民党中央党部和中山大学相距不远,所以他(指李锡九)和林伯渠都参加中山大学的中共支部过组织生活。当时我任中山大学总支部书记,他和林伯渠、吴玉章的党费都交给我,每月80元。在总支部中,他和林伯渠的年龄最大,都已59岁了。李锡九同志为人耿直,和国民党右派斗争坚决。不几个月,林伯渠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工作,李锡九也走了,可能是到武汉去了。”

李锡九的确去了武汉。12月,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全国革命重心已经转移到长江流域。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国民党中央和广州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12月13日,在武汉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代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职权,并决定1927年1月1日在武汉正式办公。与此同时,蒋介石为把持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提出迁都南昌,并且蛮横扣留了由粤迁汉途经南昌的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李锡九在这场“迁都之争”中,坚决地站在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左派一边,遭到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分子的忌恨。迁都武汉后,李锡九担任了武汉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兼军事裁判所所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李锡九和在武汉的国民党左派强烈谴责了蒋介石的行径。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就在这时,武汉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徐谦以李锡九是共产党员为名,下令逮捕了李锡九,将他关押在武汉军警督察处。恰巧该处处长过去曾被军事裁判所判死刑,后经李锡九审核认为量刑过重,予以改判。这个人感戴李锡九的救命之恩,就将李锡九安排在他家中暂避。后经国民党内一些老朋友的营救,在九江的汪精卫致电汉口方面,李锡九才被释放。重获自由后,李锡九由汉口经上海回到北平,在右安门内赋闲在家,种菜务农。期间,汪精卫曾邀他担任司法院委员,他婉言拒绝。后来,李锡九组织了十几人,成立三民主义研究社,宣扬新三民主义思想,坚决揭露蒋介石的反动行为。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派别的反蒋活动,凡有此类活动,李锡九必到,所以国民党人都称他有“反蒋癖”。

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承德后随即派兵进抵长城各口。驻守长城内外的中国守军,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自动奋起抗战。军阀孙殿英部也参加了长城抗战。在孙殿英率部参加长城抗战、移住沙城一带时,孙殿英先后几次派人到北平,聘请李锡九担任他的高级顾问。李锡九来到孙部后,积极帮助策划抗日事宜。他还通过孙殿英向北平何应钦保释了关押在北平的共产党员韩麟符。韩麟符出狱后,即被李锡九介绍到孙殿英部队担任政训处处长。李锡九还介绍了共产党员宣侠父、孙金营、王仲青等人到孙部任职。中国共产党方面通过李锡九派去了不少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帮助改造这支军阀部队。

1933年5月,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蒋介石为了对付抗日同盟军,对孙殿英采取了又拉又压的两面手法,要孙殿英率部进攻驻张家口的抗日同盟军。李锡九劝阻孙殿英不要打抗日同盟军。经过李锡九的工作,孙殿英表示决不向抗日同盟军开一枪,蒋介石的阴谋未能得逞。随之,蒋介石又命令孙殿英让出沙城一线。李锡九再次献计,孙殿英采纳,以无处可去为托词,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孙殿英的上述行动,大大地缓解了对抗日同盟军的压力。这期间,李锡九曾赴天津与中共组织商洽,派南汉宸到孙殿英部担任高级顾问。李锡九、南汉宸与孙殿英在包头共商西进计划,希望通过南汉宸与杨虎城的关系,与杨虎城部及陕北红军共同经营西北。但是,最终因孙殿英不听劝告,使得计划失败,李锡九也返回北平。

1936年春,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天津,指导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工作。1937年2月,刘少奇率北方局领导机关移住北平。初到北平时,刘少奇住在西四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林枫家里。半个月后,刘少奇搬到鲍家街后面的寿逾百胡同17号居住,担当铺保的就是李锡九。当时负责北方局情报工作的王世英夫妇曾以李锡九的家为交通站,对外以亲戚相称。李锡九家是中共北方局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地点。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李锡九来到心中圣地——延安。在这里,他见到了毛泽东,二人进行了多次长谈。后来,李锡九把他的女儿李芝光也送到延安参加革命,被安排在延安保育院工作。毛泽东得知她是李锡九的女儿,便尊称她为大姐,特地送她一匹川马,说保育院离延安40里,有匹马骑往来便利些。毛泽东对李锡九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红军大学讲授《辩证法唯物论》时说:“对于真正的三民主义纲领,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早已执行。并且十年来真正的三民主义传统也仅仅在于共产党一方面,国民党除若干分子如宋庆龄、何香凝、李锡九等人而外,抛弃了这个传统。”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锡九奉中共中央指示,再赴河北孙殿英部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9月27日,周恩来在致朱德、彭德怀的电报中说,已派边章五、李锡九、杨秀林、孙叔东分别与孙殿英、许权中、赵寿山、张荫梧接头,使他们背靠太行山脉进行游击战争。李锡九到孙部后被任命为顾问。1938年,孙殿英部有一部分渡过黄河到豫西。当时,中共估计日本侵略军将会向河南大举进犯,决定在豫西开辟敌后战场。李锡九奉党的指示在豫西利用孙殿英的名义,召集了几百学生筹办了豫西教导大队,训练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此间,李锡九曾在西安和中共代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接触频繁。据徐彬如回忆:“邓小平和卓琳从延安出来,经西安到前方去,在办事处同李锡九见面。因为李锡九同鹿钟麟私交比较好,邓小平请李锡九介绍了河北的情况,并请他给河北的有关人士写信,布置河北的工作,主要的是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工作。李锡九给邓小平写了介绍信。”李锡九后来又担任国民党西安行营、天水行营主任程潜的顾问,还曾一度被委为河北省政府委员。

周恩来赞他是“老成谋国”

抗战胜利后,李锡九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利用在国民党内的老关系,一直在华北国民党上层军政官员中进行统战工作,瓦解国民党军队、争取一些国民党军队的起义等。他曾参与策动高树勋的起义,后又在北平通过耿毅做国民党华北补给区司令耿右麟的工作,使其将一批军用物资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李锡九曾经作为傅作义将军的秘密使者,赴平山西柏坡和中国共产党商谈北平和平解放事宜。1948年冬,李锡九、耿寿伯致电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并转毛泽东:“锡九等于鱼晚抵易县厂城德顺长,有要务极待商决,请派负责人速来,并准备北上处理一切。时机稍延即逝,如何盼复。”12月11日,经毛泽东同意,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华北局薄一波、聂荣臻、董必武:“转来李锡九耿寿白致主席鱼电悉。望速派汽车接他们至华北政府招待所住下,即以其所谈电告。”当时负责接待李锡九等人的是华北人民政府建设局局长、李锡九的叔侄李子寿。李子寿回忆说:“我和大伯已多年不见,这次不期而遇,谈及公事,他只简单告诉我:‘这次出来是为商谈北平和平解放问题,固事关重大机密,他未详谈,我也没有去询问。我派专人送他们去石家庄,再转赴平山。大约一个月后,他们返回北平途中仍取道保定,还是由我负责接待的。”

北平的和平解放,李锡九是作出努力的。后来,中共中央还要他去长沙做程潜的工作,要程潜“按兵不动,大军过江以后再起义”。李锡九不辱使命。1949年1月22日,李锡九参加了各界人士55人联名给毛泽东、朱德的致敬电,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尔后,又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同年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他还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李锡九担任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在中国国民党中央革命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他当选为民革中央委员,先后负责民革北京市分部和河北省分部的筹备工作,担任北京市分部主任委员和河北省分部的召集人。李锡九曾感慨地说:“从自己一生的经历中,深切体验到中国人民受尽帝国主义的侵凌和反动势力的压迫,革命也是屡遭挫败。现在中国已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成为强大的国家,人民做了主人……我虽然老了,但决心贡献自己的力量,跟着大家一齐前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新中国建立后,百业待兴。李锡九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中,积极为新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周恩来曾赞他是“老成谋国”。

李锡九一生俭朴,从不奢华浪费。数十年奔走革命,风尘仆仆,从来都是低调、简单。在衣食方面,但求温饱,反对奢华。建国后,尽管他年事高、职务高、资历老,但从不搞特殊,还总是谢绝各种特殊照顾,他常常教育身边工作人员和子女踏实做人,廉洁奉公。1951年6月,李锡九因患食道癌住院,1952年3月10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80岁。

猜你喜欢
天津国民党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快过关了
《天津之眼》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天津宝成博物苑
初次在外过夜
大雾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