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表明培育更多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不仅能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促进传统产业深度变革
“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深度变革,创造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由此可见,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在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能级的推动与提升。如从传统的零售和批发到电子商务模式,从传统的银行柜台交易到互联网金融模式,从传统的纸质书籍到电子期刊、在线教育模式,从传统的车站排队购票到智能交通查询和网上订票模式等,概莫如此。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涌现,提高了投资的附加值与科技含量,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产业分立界限,使得不同产业部门得以寻求交叉产品、交叉平台以及利益共享的交叉部门,催生出新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开发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致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正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需要依靠更多“创客”为之努力。推广“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助于降低大众创新的准入门槛,加快创新的速度和频率,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
首先,创客时代的生产变革不在于更改生产过程,而是解决由谁生产的问题。将以往“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生产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分布式生产,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信息脱节和产能过剩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在2015年工作部署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就是要借助互联网,鼓励全民创业,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迎接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
其次,创客时代的到来也有助于在中国经济降速换挡期,缓解就业压力,倡导知识立业的社会新风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广大中小微企业,有研究表明,平均每一人创业大概可带动四至五人就业。把“草根”创新与解决就业难问题相结合,有助于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和创客文化,还有赖于从体制机制和政策设计层面,加快简政放权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互联网时代,既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善治作用,主要表现在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调控手段,灵活应对互联网技术在创新变革中引发的各类问题。
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监管机制,在鼓励创新的原则下逐步完善和规范新的生产服务方式;二是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切实保护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培育好“创客”滋生的土壤;三是要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推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发展;四是要推进公共数据开放,打破行业信息孤岛,加强信息资源的供给与传播,促进互联网时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深度与广度;五是要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鼓励政府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六是要建立和完善商业信用体系,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使用和相关方权益,降低业态创新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