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解析

2015-05-28 07:08唐春玉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仁者论语君子

唐春玉

摘 要: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自然绕不开《论语》这部著作。追溯“仁”的来源,解析“仁”的基本内涵,获取“求仁”的方法,以开启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仁;论语;孔子;

不难发现,“仁”一词在《论语》中经常,据统计出现次数高达110次。“仁”字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可见仁学思想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就必须从“仁”字的渊源谈起,然后探析孔子对“仁”的突破和发展,从而引申出孔子赋予“仁”的新内涵。

一、“仁”字的来源

郭沫若先生认为“仁”字应该是春秋时期产生的新名词,因为在春秋以前所代表性的文献《尚书》、《诗》、《易》等著作和甲骨文中都未找到“仁”一词的影子。刘蔚华也认为“仁”字最早出现在春秋初期,最开始的意义为孝敬亲人、尊敬祖宗、友善待人等,这种观点是目前学术界所认同的。

据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仁为:“亲也,从人二。忎,古文仁,从千心作。外“尸”内“二”,古文仁,或从尸。”“千”在甲骨文中表示数量,“千”的数量与“仁”字的原意不符合。“千”应该是“人”字的象形,意味着“心上有个人”的意思,也就是把人放在心上,表达的是思念、牵挂、亲情的意义。《孟子·告子上》也说:“仁,人心也”,算是“忎”是“仁”字说的辅证。“忎”一字从构形上看“从身从人”,也就是人对人的一种情感表达,心中有人,把人放在心上,大概就是“爱人”同类意识的“仁”字的本意。再看外“尸”内“二”,“尸”表示的是,古代祭祀时代表已逝的人接受祭祀的活人,“尸”一般就是由死者的亲人、子孙后代或臣子所担任,所以“尸”的原意就是人,只是这个“人”是与死者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从两处可知,这时的“仁”主要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表达的是在血缘关系内人对人应有的情感和礼貌,是待人接物的重要原则和依据。

二、“仁”的新内涵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这个时期天下不太平,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殷周以来的神学思想体系和宗法等级制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冲击。诸侯兴起,权力超过中央,孔子站在维护周王朝等级制度的立场上,审时度势,立足当下的社会现实,直面人性问题,不断对以往“仁”的思想推陈出新,赋予“仁”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根据《论语》对“仁”100多处的解释和描写,我们大致可以把孔子的仁学思想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仁是一种品德或道德规范

“仁者,爱人”,“爱人”就是关爱别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人类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的相处之道,孔子把他概括为:爱人。所以“仁”与人是相通的,两个人的相处就是“仁”,“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仁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再如,“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一个品行高洁的君子如何没有了“仁”的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抛弃这种品德,即使在匆忙急迫时也坚守这种高尚的品德,在危险困顿时亦然如此。颜渊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忠实维护者和实践者,他家境贫寒,连吃、住都成问题,可是颜渊不仅能做到很长时间不违背这种仁德,而且还可以长久的坚持下去,“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颜渊坚持这种品德的精神连孔子都自叹不如,颇为欣赏。

孔子认为仁德对一个国家、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君主若能时刻践行“仁”,就可以对亲族厚道,就会遵守礼乐,顾及尊卑上下,那么老百姓就会争相模仿,从而使整个国家政治都走上正道,“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仁德强调关爱他人,是一种对家人和社会其他成员生命的尊敬和维护,是一种源于血缘关系又高于血缘宗族的“亲亲关系”,它是做人的内在德行,它由近到远,从个体上升到整体范围的爱。若一个人没有了这种品德的规范,礼乐对于他而言是没有用处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当宰予认为三年的守丧时间太久,三年守丧时间,礼乐必坏,而且违法了农作物生长周期,应该把守丧的时间缩短。孔子没有批评宰予不孝,而是责骂他不仁,没有感恩父母“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精心照顾。当子路认为管仲没有忠于公子纠,卖主求荣,没有践行仁德时,孔子反而认为管仲不以兵车使多国的百姓免于战争的折磨和创伤,保护了百姓的利益,实际上是做到了仁,“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未曰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总之,“仁”可视为一种品德或一种道德规范,它由内而发,自觉地发生对人、对己的要求。

第二,做仁事的仁者,仁人

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君子把践行“仁”当成自己的责任,直至死才会停止这种实践理性精神。樊迟问老师如何才能成为仁者,孔子从樊迟本身的条件和性格出发,告诉他要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收获成果就可以成为一个仁者,“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当然这是从基本的层面来谈如何做仁事的。当子贡询问老师若一个人能做到广泛地施恩于民间而且能周济周围的百姓,可否称得上仁人与否时,孔子直面感叹到何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就是连尧舜这样的明君都达不到这种人生高度,“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救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仁者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修养。真正的仁者,他为了得仁能牺牲生命,把个体的自我与价值抛之脑后,一心做仁事,一心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者遇到该做的事,即使是老师都不会谦让,“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仁者爱憎分明,喜欢好人,厌恶坏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一个不行仁的人是没有办法长久地处在顺境中,也没办法长久的处在逆境中,只有仁者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并且据此作出选择,所以仁者行仁是自然而然的,“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雍也》)仁者聪明睿智,明辨是非,世人不可迷惑他,无法搅乱他的心智,“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仁者不逞匹夫之勇,有堪当天下大事的勇气,“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若一个人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个人一定不是仁者,“巧言令色,鲜仁矣。”(《论语·子路》)相反,若一个人刚强、朴实、果决、口拙,反而接近仁者的表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学而》)孔子认为自己没有见过仁者,更不敢奢求能达到仁者的境界,只是时刻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不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他认为自己仅仅能做到这种程度罢了,“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仁者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品质,能推己及人,成全和帮助他们,具有奉献的精神,“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所以我们在《论语>里只能找到三个仁者的身影,即微子、箕子、比干三人,“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

第三,仁是一种人生境界或个人价值追求

孔子弟子3000,72贤人,可是我们却找不到孔子以“仁”许其门下弟子,就连他最得意的高徒颜渊也只称赞他“其心三月不违仁”,而没有说他达到这种人生的境界。其余弟子,孔子知道他们具体能胜任何种职位,“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但均“不知其仁也”(《论语·公治长》)。对孔子而言,要达到这种人生境界是非常艰难的,甚至自己都不敢奢求,“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圣与仁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个人精神上的价值追求,志士仁人可以舍弃生命以求通达到生命辉煌的价值彼岸。孔子认为只有像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人才算得上真正达到了“仁”的精神境界,才有资格享有仁人的赞誉。管仲虽不知礼,却能辅助桓公,称霸诸侯,从而平定天下,不用一兵一卒之力使天下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功绩,也算得上一种生命的巅峰和辉煌,所以孔子依然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因为仁的精神境界如此之高,所以孔子时刻要求学生不断进行自我修炼,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用个体实践精神来完成求仁的使命,“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矣。”(《论语·里仁》)若个体能自觉地实践和追求“仁”的人生境界,就会慢慢地接近它,相反,若君子抛弃了它就等于放弃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仁学的现代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给当下的社会吹来一股清醒之风和带来一剂良药。孔子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爱,这种以生命互助和相通为基础的亲情伦理关系,有助于我们突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和障碍,深层次地进入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融洽,形成一种爱的良性互动。孔子强调个体的道德实践理性教导我们必须从身边做起,推己及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把他人当做亲人,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局面。这种既维护了家庭间的亲情,又在亲情伦理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等相爱,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全面理解和运用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王肃.孔子家语[M].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80.

[4] 黄怀德.论语中的“仁”与孔子的仁学内涵.齐鲁学刊.2007年第1期.

[5] 陈开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孔子研究.200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仁者论语君子
仁者甘死如饴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