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五大风险和五个对策

2015-05-28 05:38庞振华
重庆行政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产业化疫病

□庞振华

☆经济研究☆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五大风险和五个对策

□庞振华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它面临后续投资难以为继、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灾害疫病难以克服、利益冲突难以协调、金融扶持难以落地等问题。如果实行产业化的企业经营不好,而其中的大部分土地实行了连片整治,会导致农民土地租金收不到、土地退不回、地方政府贴不起等局面,将给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重大隐患。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问题积累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

一、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五大风险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了整体性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超过1600家,其中区县级龙头企业超过120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超过6000余家,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领域。全市除渝中区外,其他37个区县均开展农业产业化探索。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土地经营权、收益权发生转移,农民承包地界限被打乱,土地耕种条件发生改变,有的规模化、集中度特别高,达到上万亩或上十万亩,如果相关产业经营不善,可能出现农民土地租金收不到、地方政府贴不起、土地退不回、复耕复不了等局面,将带来很大的发展和稳定隐患。农业产业化风险表现为:

(一)经营主体投资难以持续的风险

投资农业经营主体多种多样。一是有的主体自身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市场稍有风吹草动,经营就跌跌撞撞,本身抗风险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差。如全市超过6000余家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小型投资企业。二是有的主体管理不善、经营无方,把管理工业的一套照搬到农村,以致“水土不服”,而其又不愿或不能弥补农业投资亏损。三是有的主体对农业发展长期性预见不足,自身条件发生变化,投资难以持续。如长寿区新市镇一企业租用3000亩土地投资柑橘生产,因柑橘生产周期长,企业付了两年租金后出现资金困难,由当地政府垫付了五年租金,直到修公路征用该企业用地问题才得以解决。四是有的主体以投资农业为名,却行圈地占地之实。五是有的主体投资重点、策略变化,不愿再投入农业。如江津先锋区一企业租用7000亩地搞现代农业,但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现在已给当地政府报告当年农民的土地租金无法支付,让当地政府承担巨大经济压力和稳定风险。

(二)市场供需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

市场机制对农业影响越来越深刻,对农产品的价格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市场调节农业机制复杂。一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生产者对价格变动反应滞后,信息封闭或不对称决定了价值规律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滞后。二是重庆市农产品专业研究机构不多,研究不深不细不透,信息指导力不强。农产品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影响,而中国对国际市场预判和影响力弱,重庆的农产品在全国影响也不突出。三是农产品容易同质化竞争。以猕猴桃种植为例,黔江、万盛、秀山等地均提出打造猕猴桃生产基地,湖南和重庆其他区县也在推广猕猴桃种植,很容易形成同质化竞争。四是农产品市场不易预测,特别是全国和重庆市小农户众多且跟风种植严重。以生姜、绿豆等为例,总趋势为价高、增产、增量、价降等恶性循环。五是品种不优,特色化不足。如柑橘种植产业同构问题严重,优质规模效益较低。全市各地重复引进良种,发展随处可见,柑橘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现象非常突出。

(三)灾害疫病导致农业歉收的风险

农业生产周期有其自然规律。一种农作物的生长为三到五个月,有的果树从生长到成熟需三到五年,生产周期较长。一是农产品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较长周期内农产品受天然地理环境、大气、气候、光照、温度、湿度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影响,使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更是频频发生,发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更易导致农业歉收。二是疫病影响大。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疫病风险仍然存在。当前,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安全农业的要求高,而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农产品很难不受到疫病的影响。

(四)利益冲突影响资本安全的风险

农业产业化既是产业的调整,也是利益的调整。调整过程中,就会有各种利益冲突。一是看到龙头企业或大户在土地上赚了大钱,交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或家庭成员反悔,要求提前收回土地经营权或提高租金。如璧山区河边镇一企业租用农民土地发展生产,给农民每亩土地年收益远高于一般企业,但村民见企业效益好便经常到企业闹事,要求涨土地租金。二是对到当地发展的企业设置障碍,如占据地块核心位置却不愿给企业方便,或对企业用水、用电进行阻扰。三是经营主体对用工或待遇达不到农户要求,引起阻工或破坏。四是订单农业中,企业、农户双方因市场或质量原因相互不按签订的合同执行引发冲突。这些冲突都会影响企业长期投入和资本安全。

(五)政策瓶颈制约产业风险防控

一是商业保险还不能顺利进入农业产业。政府在农村公路、农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多,但我国及重庆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还不多,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少。二是农业风险分担体制、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还未建立。三是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还未推行。企业为降低成本也不愿提留农业保证金。四是农业产业因政策和抵押等原因不能贷款,企业反映产业周转资金困难,致使有的农业经营主体越投越少,资金风险无法防控。

二、化解风险的五大对策

农业产业要实现平稳顺利发展,必须风险可控,投资高效,经济提升,社会稳定。

(一)优选、培训、支持经营主体,把好产业入口关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经营主体与农户自愿原则,引导实力强、信誉好、业态多、产业链条长的龙头企业或经营大户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二是培育中小经营户,利用惠农政策,加大资金、利息扶持力度,既重基础设施建设,也重金融支持。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和教育培训,把人力和资本与农业有机结合,消除盲目发展。四是清除圈地、占地、套取农业资金的害群之马,让农业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五是鼓励经营主体持续关注、投入农业产业,做优、做大农业品牌。

(二)建立市场发布平台,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一是建立农业产业战略研究机构,用好卫星、气象、大数据资源,开展以农业产业经济为主,跨经济、物流、气象、生态、供需等学科的深度研究,为经营主体有偿提供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准确、权威的信息。二是发挥好重庆市和各区县农业产业化协会作用,互通信息,搜集并发布周边县市以及农产品主要销售地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加强沟通、服务、自律、发展。三是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利用好独特的气候、土壤、水系、自然资源打造无可替代的特色产业。四是积极推行订单农业生产,克服盲目生产,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订单合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有效规避风险。五是打造个性化市场,实行农超对接、农网(互联网、微信网)对接,直接下订单,培养忠实客户,减少中间环节。

(三)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抵御自然和疫病灾害能力

一是加强灾害和疫病预测预警预报,提高信息网络服务质量。完善市区县乡镇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村级信息服务点等农业信息发布体系,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平台,及时发布自然灾害、动植物病虫害和疫病动态,建立完善开通农技咨询电话,增强农业服务实效。二是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主动消除病灾,增强农业产业抵御自然风险和疫病风险的服务能力。三是加快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加强节水改造和排涝泵站等工程建设,增强抗旱排涝能力。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机耕、机播、机管、机收水平。四是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处置。五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物流畅通。

(四)注重依法治理引导,减少矛盾消除对抗

一是镇村社及时了解当地及周边土地流转价格,寻找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平衡点,协调好利益关系。二是广泛宣传合同法和银行信用等相关知识,并引导企业和农户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形成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制定推行示范合同文本,在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用工待遇等事务中明确权利、义务以兹遵循。四是宣传典型案例,依法打击不法行为,维护正当生产经营秩序。

(五)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一是创建农业产业风险金制度,实行政府补偿,企业为主各方投入的方式。二是开展商业保险扩展到农业产业试点,让商业保险覆盖到农业。三是实行中央、地方财政支持农业再保险,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摊机制。四是改变政府投入方式,既投入基础设施,又拿一部分资金投保险或保底价。五是建立适合农业发展的抵押担保模式,增加农业产业贷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作者: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主任

责任编辑:马健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产业化疫病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系统产业化之路